時間:2019年11月2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在我國教育發展的幾十年間,我國教學質量、教學規模、教學體系逐漸取得顯著的發展,并在不同領域獲得卓越的成就。從大眾化教育、全面化教育的角度分析,我國普通高等院校雖采取擴招政策,在擴大我國國民教育規模同時,卻為高校學生的就業活動帶來阻礙。為此,我國高校紛紛通過開設就業指導課程,著力解決當前的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問題。本文結合雙創語境下就業指導現狀,探析創建高質量就業指導路徑的策略。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質量,就業指導
在擴招政策的推進下,我國大學生規模與日劇增,在滿足各行各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逐漸呈現出人才飽和的狀態,不斷出現高校學生畢業后面臨就業窘境,無法有效且直接地為社會發展創造價值的問題。因而為改善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局面,我國相關政府相繼出臺多部倡導大學生創業的方針與政策,要求高校不斷加強雙創教育,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緩解當前就業困局。
一、雙創語境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現狀
1.課程設計缺乏合理性
第一,我國大部分高校雖然為響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號召,相繼創立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課程。然而部分院校在課程開設動機上,僅僅為滿足國家有關部門所下達的政策,就業指導課程實際課時安排不夠,在物力人力上投入低下。第二,部分學生對就業指導缺乏深入的認識,雖然就業指導被列為必修課,然而大部分學生一致將就業指導認為是副科,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不足,僅僅為獲得相應的學分而參與課程,難以廣泛引發學生真正的重視。第三,就業指導通常被安排在大四階段,無法促使課程內容被深入地講解與詮釋,以致后期,就業指導課程淪為形式,無法滿足高校學生社會發展需求。總體來講,現階段高校就業指導教學效果差、參與度不足,缺課問題頻發。
2.就業指導內容創新不足
當前階段我國部分高校,就業指導的開展通常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與教學理念,即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將相關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互動性不足,教師更難以摸清學生的興趣與需求,無法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甚至缺乏對學生內在需求進行有效的探索與分析。因此在教學模式上較為單一,而在教學內容方面,部分高校難以根據現有的社會形勢對就業指導進行及時調整,高校教師缺乏對行業和市場的認識,所傳授內容與社會發展存在嚴重的脫節,且所枚舉的案例信息較為落后,無法適應新時代下高校學生發展。最終影響大學生在創業就業過程中形成有效的競爭力。總而言之,高校就業指導的內容問題,主要集中在課程內容與社會實際的契合度上,如果不能徹底解決教學內容問題,將難以形成高質量、高成效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
二、雙創語境下構建高質量就業指導路徑
1.重建課程體系
學生就業問題是民生根本,關系著國家的穩定與安全。普通高等院校要在思想層面上,對雙創政策形成高度的重視,將創業與就業課程納入人才培育范疇中,教學大綱要結合社會實際,與時俱進,應充分分析當前時代特點和形式特征,結合不同學年的學生心理特征,開展科學合理的就業指導課程設置,促使形式單一的就業指導轉向為創業與就業兼顧的課堂教育體系,并使其貫穿于整個教學體系,適當調整教學課時,推進教師為在校學生展開全面而系統的就業指導活動。
運用系統化的指導模式將與創業創新征程相關的政策,準確而及時地傳遞給大學生,著力引導學生去了解當前行業發展狀況和市場需求情況,提高高校學生就業或創業的適應力,明確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創業自主性,以此為后續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互聯網+語境下,高校應努力構建并探索信息化技術在就業指導中的運用,力圖構建出結合高校就業指導的網絡教學平臺,發揮數字信息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作用,從而構成符合社會產業發展與學生心理特征的課程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
2.創新課程內容
就業指導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的重要環節,改革課程模式與教學內容具備重要現實意義。高校通過在課程內容質量與教學模式優化層面的努力,能夠有效推進就業實踐與就業理論相結合,提升就業指導教學效果。在實際就業指導課程開展中,教師可采用信息型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譬如,將就業指導課堂翻轉到招聘現場或利用仿真訓練,促使學生形象地認識到就業、創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能。
并通過校企合作模式,使學生在企業見習或參觀企業生產流程中,豐富高校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此同時,也可運用集體討論的方式,調動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的主觀能動性,以此將高校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具備啟發式的指導模式,從而引導高校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分析當前階段的大學生就業問題。
3.增強創業創新
高校課程評估機制是有效保障就業指導的教學大綱、教學方針有效實施的重要方式。不斷優化課程考核指標和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及創業能力的培養,能夠有效滿足創新創業政策在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編排中的要求,促使創新創業課程內容在高校就業指導教育中的不斷推進。
因而高校首先應將“關注結果”的評估模式轉變為關注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創新能力及創業價值觀的評估模式,在實踐過程中,高校不僅需要重視相關理論體系的整合程度,更需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將就業指導評估方向同現代企業人才考核標準相協調,將現代企業所急需的創新、能力、素養等要素納入課程日常評估中。
并在此基礎上,優化高校管理考核工作,對任課教師在就業指導中的教學效果,教學方式及教學觀念進行評估與考核,從制度上,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使其在真正認識雙創教育與就業指導的重要性的基礎上,從學生角度出發,以社會發展為契機,為學生提供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
三、結語
在社會經濟增速放緩的局勢下,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問題不斷惡化,高校學生就業問題也日漸嚴峻,因而創新創業政策的頒布能夠從實質上解決企業創新不足與學生就業困難等雙重問題,為我國社會市場經濟與高校教育發展提供全新的發展方向。
就業方向論文范文:新形勢下農林類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探析
【摘要】隨著畢業生的逐年增多,農林類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基于此類問題,本文分析了農林類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舉措,從而進一步完善農林類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建設,提高畢業生就業率。
【關鍵詞】農林類,高校,就業,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