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1月27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從當前青海交通運輸中主要體制生態來看待運輸基礎水平與產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提出面向產業服務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趨勢和基本方向。
關鍵詞:青海;交通運輸;產業經濟
城市化發展與交通之間相互影響,體現協調共生的關系特點,其中地區交通環境與當地經濟水平和人口規模發展緊密相關。從宏觀視角來看,區域性交通發展差異更多體現地區經濟發展基本情況,我國西北地區經濟發展態勢顯著弱于東南部沿海地區,部分地區甚至存在地域經濟的顯著塌陷。青海地區便是西北經濟發展的典型之一,透過青海地區的交通運輸發展及基礎建設情況,可以看到青海經濟發展狀況和基本趨勢,更可宏觀全面地了解我國西北部地區的經濟態勢。
一、青海交通運輸發展基本情況
1.各類交通運輸的基本情況首先是公路交通情況,目前青海公路交通完成了多條高速公路建設,其中一級高速公路總里程接近400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西寧為中心,連接周邊7個市州,實現東西部聯系和輻射的主線路運輸框架。其中,二級以上公路總里程約為12000公里,實現了面向區縣、農村的公路通行,全省超過400個鄉鎮和3600個建制村實現了道路通行。
其次是水運方面,目前青海地區水運通航歷程約為600公里,碼頭數量約為70個,主要填補了黃河積石峽庫、拉西瓦庫區等方面的航運空白,實現了諸如青海湖、李家峽、公伯峽等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輸聯系。在鐵路方面,目前青海地區建成了關角山隧道項目,蘭新鐵路而雙線等項目,實現了地方鐵路與國家鐵路主干線的相互貫通,為當地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提供了基礎性交通運輸的全面支持。航空建設方面,青海地區完成了西寧機場、格爾木機場等重點機場的改擴建,搭建了德令哈、果洛大武等機場,形成了一主八輔航空新格局。
2.交通運輸呈現顯著增長趨勢從視角對比來看,青海地區的交通運輸基礎建設水平呈現穩步提升狀態,其中鐵路歷程相比于2012年增長幅度達到30%,公路里程增長幅度約為25%,航空里程增長最為顯著,總增幅約為130%。
二、相比全國其他地區青海交通
運輸發展差距從省內情況來看,青海省的交通運輸發展成果喜人,但是相比于周邊地區如甘肅、陜西、四川等,差距仍然顯著。在道路交通方面,青海地區交通運輸主要存在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交通運輸資源使用率水平過低目前青海地區交通運輸資源使用率還比較低,其中產業發展與周轉量水平之間顯著不匹配。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青海地區幅員遼闊,大部分產業為資源能源類產業,所處位置相對偏僻,導致需要投入更高的運輸條件和運輸成本,運輸效果未能得到有效的發揮,整體建設水平不足。
2.交通運輸結構失衡目前青海地區交通運輸方式中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仍然是主導地位,其中公路運輸在產業運輸中占比高于鐵路,公路運輸中短途運輸又在整個公路運輸中占據絕對地位,導致整體運輸格局傾向于短途運輸服務領域。青海地廣人稀,絕大多數人口和產業分布于東部,對于運輸距離要求較高,運輸需要保證便捷性和時效性。但目前主流短途運輸模式很難有效解決區域經濟差異情況,無法實現應有的運輸服務,難以實現不同運輸方式彼此之間的有效互補。
3.交通運輸無法契合產業需求地區交通運輸的核心在于為產業發展提供服務,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青海交通運輸與當前產業經濟法發展之間契合度不高。青海經濟第一產業需要加速現代化進程,推進各類衍生品的市場化服務;第二產業強調集約和深加工,要求通過不斷增高附加值的方式提升比重;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業更需要依賴交通運輸服務。交通運輸業在整體規模和產業服務方面嚴重滯后,相關交通運輸投入未能真正作用于產業支持領域,為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三、青海地區交通運輸建設與發展策略
1.完善交通服務機制,強化地區間聯系青海地區的交通運輸發展首要解決的就是東西部之間的運輸服務,根據相關經驗,青海地區東西部貫通,需要強化鐵路運輸機制,因此在后續的發展中,要加大鐵路運輸交通體系的全面建設,改編當前鐵路運輸占比不高的現狀,同時控制運輸成本,保證交通運輸能夠為產業發展提供服務。西部地區人煙稀少,在建設中可以降低基礎設施的修建標準,除了必要主干道和主要城鎮外,可以采用分散修建二級甚至三級公路的方式,來滿足分散村鎮的交通運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2.采用多元交通運輸模式的并行發展機制青海地區交通運輸基礎建設需要投入更多的建設成本,以解決交通運輸落后于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青海地區的產業經濟中有著大量的特殊運輸需求,后續發展還需要投入智能管理系統來進行產業輔助,因此在交通運輸方面需要重視多種運輸方式的協同并行發展模式。鐵路運輸模式在提升其重要性的同時,還要著力打造航空運輸。青海地區大部分地區地形環境相對復雜,具有開發航空運輸的優勢。在鐵路運輸方面,目前青海地區貨運鐵路僅有西寧至格爾木段,為了后續的產業發展,需要進行一步進行線路拓寬,加強全面投入,打造青海交通運輸新格局。
3.做好交通運輸和產業發展集中規劃交通運輸的基礎建設需要與產業經濟發展彼此同步,目前青海地區第一產業為牧業,但是從整體規模來看,牧業環境相對分散,需要利用交通運輸來進行集約式發展。在鄉村振興背景下,交通運輸需要充分顧及牧業產品本身不易存儲、規模小但頻次高等特點,搭建相應的交通運輸服務體制。在集約化發展中,可以通過改進現有農牧業生產格局,利用集中區域開展交通運輸高質量服務,來實現產業優化,實現集中發展,為青海地區產業建設提供幫助。
4.充分發揮交通節點作用青海地區自然環境復雜,目前開展大規模的基礎交通建設和完善較為困難,除了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投入外,還需要針對資源配置情況和應用維護情況進行考量。結合青海交通運輸的基本優勢,可以將公路運輸作為核心,打造節點運輸機制,構建分散牧區與城鎮區域節點之間的相互關聯,實現及時有效的交通運輸服務,使各個節點之間能夠相互通達。
同時,公路運輸還可以與鐵路運輸之間進行節點聯系,實現多渠道交通運輸優勢的整合。除了陸地運輸之外,還應當發揮航空運輸的節點特性,對現有的航空運輸節點機制進行優化創新,通過多種形式的節點銜接,來實現交通優勢資源的整合。例如玉樹巴塘機場可以實現與周邊文成公主廟、黃河源頭等旅游資源的整合。為了能夠實現節點輻射,交通運輸方面需要對現今僅有的三家航司六條同行線路進行擴展,吸引更多航空公司、更多航空線路進入,同時開設機場巴士、快速交通等方式,實現機場到周邊旅游景點之間的接駁。
參考文獻:
[1]張卓穎,石敏俊.中國區域價值鏈的空間分布及演化特征—基于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2019(11):14.
[2]史振東,顏秉龍.淺談區域經濟發展及交通運輸體系一體化[J].農家科技,2019.
[3]張玲,郝京京,戢曉峰.城際貨物運輸聯系的網絡特性及空間組織優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9.
[4]KelleP,SongJ,JinM,etal.Evaluationofoperationaland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tradeoffsinmultimodalfreighttransportationplann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9,209.
作者:韓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