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3月13日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摘要:針對GNSS-RTK作業范圍及測量精度受到參考站距離的限制、CORS受地域范圍限制而不利于跨區域作業等問題,提出了采用千尋位置服務進行電力工程勘測設計的方法,詳細介紹了千尋位置服務的使用流程,并對千尋位置服務與CORS的定位精度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千尋位置服務的定位精度穩定可靠,定位效率更高、服務范圍更廣,可有助于提高工程作業效率,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GNSS-RTK;CORS;千尋位置服務
電力工程師論文投稿:《電力勘測設計》是電力勘測設計行業唯一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類期刊,刊號為ISSN1671—9913/CN11—4908/TK,由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主辦。本刊自2018年起改為月刊,每月月底出版。面向全國各電力勘測設計企業、電力產品制造企業、相關行業勘測設計企業及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發行,覆蓋面較廣。主要刊登電力勘測、電力設計、電網設計、產業政策、企業管理、工程管理、科學研究、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論文、綜述、專論、信息等。內容豐富,權威性高。
0引言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定位技術(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realtimekinematic,GNSS-RTK)技術由于受到參考站距離的限制,測量精度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遞減[1],雖然利用已建成的連續參考站(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tations,CORS)可以解決這一難題[2],但CORS僅能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使用,且申請審批過程也比較繁瑣,不利于跨區域作業。由于電力勘測設計自身的特殊性,某單一區域的CORS很難滿足工程需求。2013年11月啟動的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及后續的千尋位置服務為此提供了解決方案。本文以電力工程為依托,通過對比分析CORS與千尋位置服務獲取的同名點的平面及高程數據,以驗證將千尋位置服務應用到電力勘測設計中的可能性,以期能夠解決電力工程勘測設計中遇到的問題。
1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及千尋位置服務
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工程于2013年11月啟動。2015年底前建成了由150個框架網基準站、300個區域加密網基準站構成的網絡,并投入運行,提供米級精度的定位服務。2016年5月18日正式投入運行,開始面向全國提供亞米級位置服務。2018年底前建成全國范圍區域加密網基準站網絡,提供更高精度位置服務。作為導航應用的核心,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由基準站網絡、數據處理系統、運營服務平臺、數據開發系統和用戶終端五部分組成,用戶可根據需要獲取實時亞米級、厘米級、后處理毫米級精度的位置服務。
千尋位置基于北斗衛星系統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system,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LONASS)、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satellitenavigationsystem,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以“互聯網+位置(北斗)”為理念,利用遍及全國的超過2200個地基增強站及自主研發的定位算法,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大數據運算,并通過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增強全國一張網的整合與建設,構建位置服務開放平臺,為全國用戶提供包括動態厘米級和靜態毫米級在內的多種不同精度的位置服務及延展服務,利用互聯網運營模式整合產業上下游,推進高精度應用,實現部門間、地區間和用戶間資源統籌、數據共享,滿足國家、行業、大眾市場對精準位置服務的需求[1,3-4]。
2千尋位置服務的使用流程
千尋位置服務的使用方法與傳統的CORS類似,首先,在千尋位置官方網站上申請并購買符合用戶需求的定位服務并獲取相應的用戶名和密碼;然后通過系統設置使GNSS接收機處于流動站接收機狀態;最后設置GNSS接收機差分數據鏈的相關參數。其中,“千尋知寸”差分服務器的IP地址為60.205.8.49。差分服務端口總共有三個,端口8001對應ITRF2008坐標系統,端口8002對應WGS-84坐標系統,端口8003對應CGCS200坐標系統[1]。
實際生產應用中,根據測區的數據坐標類型選擇相應的端口獲取相應坐標系統下的差分數據。如果GNSS接收機是三星座(GPS、GLONSS、BDS)接收機,其數據流選擇RTCM32_GGB;如果GNSS接收機是雙星(GPS、GLONASS)接收機,其數據流選擇RTCM30_GG[1]。
3應用分析
為了驗證千尋位置服務的數據采集精度能否滿足電力工程測量的精度要求,以電廠地形測量、220kV輸電線路定位測量以及開關站地形測量三個電力工程為例,通過采集同名點的方式,分別對千尋位置服務與CORS的精度進行比較分析。由于電力測量對測量精度有嚴格的限制,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選擇千尋位置服務提供的厘米級高精度定位產品“千尋知寸”(FindCM)來完成相關地形測量、定位測量等工作。
在電廠地形測量中使用GNSS接收機分別基于CORS和“千尋知寸”對K1、K3、K5、K8共計4個圖根點在不同的信號遮蔽條件下進行了實時差分定位技術(realtimekinematic,RTK)定位,以CORS的RTK定位結果為基準。在220kV輸電線路定位測量中使用GNSS接收機分別基于CORS和“千尋知寸”對W1、W2、W3、W4共計4個塔位在不同的信號遮蔽條件下進行了RTK定位,以CORS的RTK定位結果為基準。在開關站地形測量中使用GNSS接收機分別基于CORS和“千尋知寸”對A1、A2、A3共計3個控制點在不同的信號遮蔽條件下進行了RTK定位,以CORS的RTK定位結果為基準。
根據測試結果,“千尋知寸”與CORS的RTK定位坐標差最大平面差值為0.056m,平面差值中誤差為±0.036m;最大高程差值為0.056m,高程差值中誤差為±0.040m。結果表明,在不同觀測區域和不同觀測條件下,基于“千尋知寸”的RTK定位結果與CORS的RTK定位結果精度良好,平面差值和高程差值的中誤差均小于5cm,測量結果可靠。
在遮擋條件下,基于“千尋知寸”的RTK初始化時間比CORS略快,“千尋知寸”有利于在遮蔽條件下快速固定取得測量成果,定位效率更高。基于千尋位置服務的厘米級高精度RTK定位相比基于CORS的RTK定位初始化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受信號遮蔽影響略小,定位精度穩定可靠,而且由于千尋位置服務范圍更廣,其定位精度受距離影響較小,可以滿足可研、初設及施工圖階段電力勘測設計等領域的測量精度需求[5]。
4結語
目前在電力工程勘測中,GNSS-RTK及CORS廣泛應用在線路平斷面及定位測量、地形測量、水下地形測繪及航空攝影測量中,電力勘測工作面對的復雜信號環境使得原有GNSS-RTK及CORS不能完全滿足工作的需要。根據測試結果,基于“千尋知寸”的RTK定位精度穩定可靠,相比傳統技術手段定位初始化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服務范圍更廣,可不受參考站距離限制、不受地域范圍的影響,可以滿足電力勘測設計等領域的測量精度需求。利用千尋位置服務有助于提高電力勘測的外業作業效率,為高質、高效地完成電力工程的勘測設計工作提供支持,具有一定的應用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韓善鋒,岳永軍,韓慶敏,等.“千尋知寸”定位服務在物探生產中應用可行性分析[J].物探裝備,2018,28(02):125-127.
[2]高永甲.淺談徠卡GNSS連續運行參考站網(CORS)[J].測繪科學,2009,34(S0):85-86.
[3]劉東軍.千尋位置服務與CORS系統的精度探討[J].石化技術,2018,25(04):229.
[4]黃永帥,史俊波,歐陽晨皓,等.千尋北斗地基增強網絡下的實時觀測數據解碼及定位性能分析[J].測繪通報,2017,(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