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沈陽祝家現代果樹示范基地景觀工程主要以"百花、百果、百樹"為特色,以表現生態的設計理念與創造豐富的景觀形態為主要目的,集生態旅游、農業觀光、健身娛樂、休閑會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通過現有場地條件,將文化、生態、景觀等要素有機貫穿其中,創造出沈陽地區具有獨特代表性、標志性的景觀空間。
關鍵詞:溫室景觀 農業文化 生態園林
一、規劃范圍和用地面積
規劃區域位于沈陽市東陵區祝家鎮東南下高士村附近。距離沈陽市區內約24公里,占地面積約18.9公頃。
二、規劃設計依據
1.甲方有關的設計意向;
2.建設部有關園區的設計規范。
三、規劃目標
1、運用現代、綠色、生態的設計理念打造勃勃生機的農業景觀,形成獨具特色、功能完備的溫室區生態示范景觀園區,拋棄傳統意義上農業感極強的設計形式。
2、本著與周圍景觀環境相協調的生態性設計原則。
3、根據園區內各功能的特點進行綠地布置。結合場地的特點,充分體現生態、低碳氛圍,在有限空間內,以植物造景為主,盡量擴大綠地空間,使景觀成為有融生態、休閑、觀賞為一體的生態型溫室景觀區。
景觀的設計以"綠盈花繞,生態景區"的綠地系統規劃總體目標為指導,適應沈陽市整體規劃綠地系統結構的特點,構建開放式綠地系統、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綠色區域,力求成為21世紀生態園林景觀的典范。
4、充分考慮植物的后期養護,盡力降低養護成本。利用生態學原理,使植物自然更新,最終達到穩定的綠化景觀效果。
四、現狀分析
1.優勢:規劃區三面環山、松林環保形成天然綠肺,自然環境優良。
存在問題:基地地形比較復雜,南北高差不等,東高西低,土壤為黃粘土,地下水位高,不利植物生長。現狀植物品種單一,生長狀態不良等。
2.亮化設施不夠完善。
五、設計指導思想
1、使各種休閑景觀、生態植物群落、游憩場地、生活設施、微地形及水體與各景觀區建筑協調,使整體布局更加科學合理。
2、打造人性空間,滿足功能要求。
滿足職工對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的雙重需求,創造人性化景觀空間。滿足不同分區功能的要求,又能體現特定環境的人文內涵和景觀特色。
3、體現環境特色,形成整體風格
根據不同分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特點,力求創造內容豐富、各有特色的局部景觀空間。總體呈現"清新自然、開放舒朗"的風格特色。
六、設計原則
1.景觀應該適應開放性、新型溫室區的規劃特點。
2.講求效益。建造時要節約投資,因地制宜,減少土方,縮短管網,利用地
方材料,縮短時間。做到場地多用,既是交通樞紐和聚會場所,又是休息游玩之地,給人們提供不同層次的選擇。
3.形象美好。場地空間處理具藝術性和思想內涵。富于人情意趣,有良好的
尺度和景觀。令空間、場地、陽光、綠化、自然和人工融為一體。
4.經濟原則。快速建設往往出現蔑視資源與資源浪費的失誤,為了合理有效
地完成建設,我們的廠區景觀設計方案強調低投入,即降低日常維護成本,而
以生態養護為主,重點地段重點投資的對策將會取得良好的效益。
七、景觀構想
1.總體方案構想
構思考慮在原有規劃的基礎上,構建"一軸、一環、四點"的景觀形態輪
廓。運用豐富的植物元素與人工造景手法,充分考慮植物的層次、色彩以及花期等各項生長特性,結合植物生長變化規律,創造出線性三維空間。
一軸--南北向的軸線,為主入口通向各主要溫室的主路,景觀空間上強化,以"實"為主,突出重點。
一環--以沿溫室外圍的景觀路為各景點的景觀"空間聯廊"。
四點--分別按照所處地域的特點,打造出四個不同觀賞的景點。
2. 景區劃分及重要景觀節點
設計以入口大門為起景,由南向北形成主景觀,整個景觀主軸設置長廊主要功能是為人員提供陰涼休憩的場所。中心廣場主要以鋪裝為主,為人們的活動及作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由中軸向兩側,進入景色宜人的環形路,環路兩側成片栽植顏色鮮艷的灌木、模紋以及地被植物。共分為四個功能區域:
(1)小型采摘區 場地中心為小型樹池,采用喬灌搭配的方式形成一個小型的景觀。此空間設置的植物冠大陰濃,以大喬木為基調樹種,開闊、厚重、龐大而不失俊秀。配以形體優雅、規則的中小喬木、灌木。主要的植物有:紫丁香、梓樹、五角楓、蒙古櫟、紫葉稠李、茶條槭等。
(2)花卉觀賞區 在這個區域內種植的樹木色彩鮮艷豐富,多用色葉花卉觀賞區是花卉植物的天堂,百合與玫瑰花清淡的芳香氣味能夠使人感到優雅寧靜,有效地凈化空氣和心靈。在園路小徑的兩側適當的點綴觀賞性較高的灌木和模紋,提高了整體的觀賞效果。在花卉觀賞區內,主要栽植二年生宿根花卉,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同時也減少了花卉養護管理的人工作業量。主要的宿根花卉有:肥皂草、側金盞、石竹、玫瑰、大花鐵線蓮、荷包牡丹、風信子、叢生福祿考。主要的喬灌木有:油松、銀杏、稠李、暴馬丁香、紅瑞木、五角楓、金葉風箱果、金葉水蠟、膠東衛矛球等等。
(3)休閑活動區 該區域的種植形式主要以常綠和落葉大喬木為主,以區域范圍內原有的柳樹作為背景樹種,選擇花色鮮艷的植物作為主要景觀樹種,同時通過不同組團間的植物顏色搭配的不同,塑造不同的季節景觀。在園路兩側,種植冠幅較大的庭蔭樹種,為人們在路上行走乘涼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主要的植物有:沈陽檜柏、梓樹、山杏、山皂角、金鐘連翹、紅王子錦帶、日本繡線菊等為主。在休閑區域周圍,采用荷蘭菊和婆婆納作為地被花卉,采用可上人草坪與綴花草地相結合的形式,增加人們親近自然的機會。
(4)綜合服務區 該區域主要以鋪裝為主,。在廣場中央設置一個方形的樹池,栽植常綠的喬木、冠大陰濃的闊葉喬木及點綴少量的灌木,形成一個小的微縮景觀。主要的植物有:青扦、水曲柳、山皂角、丁香。同時,寬敞的場地空間,為人們的活動及作業提供了寬闊的場所。
八、亮化設計
為了滿足整個廣場的夜間照明,在沿路側均設置庭院燈。在以景觀美化為主要作用的一些區域則采取景觀燈、草坪燈、射燈等進行搭配使用,以達到豐富亮化方式的作用:為了增強主體感覺,在中心廣場的處設置了一排地燈,使人們在夜間也能領略到設計之妙。
九、種植設計
植物種植的設計在整個園區規劃設計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整個空間設計的靈魂。所種植的植物必須要達到與周圍環境條件相和諧的要求,且滿足植物群落的豐富性及穩定性的特點。具有改善環境、營造景觀氛圍、遮蔭等生態功能,并與空間環境形成良好的融合效果,從而達到和整體空間意境的完美結合。
1.植物配置形式應與周邊景觀相協調配合。園區沿路三周主要采用具有線條感的整形模紋及地被,營建簡潔、現代、大氣的景觀效果。而對于園區內部的周邊綠化則應用喬、灌、草結合,以豐富的層次及自然式的栽植形式,營造清新、宜人的小環境。對于作業道預留地旁的綠化,以自然、生態的野花組合種植形式為主,形成亮麗的景觀效果。
2.植被品種的選擇上,根據觀賞要求進行合理配置,同時對所營造的植被景觀效果的動態變化和季節景觀有較強的預見性,使植物在生長周期中達到"收四時之爛漫","體現無窮之姿態"的效果,豐富群落美感,提高觀賞價值。
具體植物品種:
喬木主要品種:楓楊、衛矛、白蠟、銀杏、五角楓、水曲柳等。其中五角楓、銀杏等秋季觀賞樹種的應用,強調色彩變化的特色。
灌木主要品種:連翹、丁香、水蠟、紫葉小檗、膠東衛矛等。
模紋主要品種:膠東衛矛、金葉風箱果、紫葉風箱果、金葉榆等。
地被主要品種:波斯菊、月季、夏堇、八寶景天等,管理相對粗放及景觀效果好的品種。
參考文獻:
1.張錫娟,秦華. 觀光農業園的景觀規劃初探[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2.聞佳.特色農業觀光園景觀設計研究[D].2011.(05)
3.趙建勛. 對安徽休閑觀光農業的認識與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 2007(22)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