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針對目前園林植物種植設計中存在的植物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失調問題,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在園林植物的種植設計時應以滿足生態要求為基礎,同時,結合美學原理,兼顧其經濟性、文化性、知識性等內容,擴大園林植物功能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其綜合效益。
關鍵詞:生態園林;規劃設計;植物配置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mbalance between plant landscape and natural landscape in planting design of garden plants, the paper analyzes its causes, and proposes that on the basis of meeting the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the garden planting desig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and the economy, culture, knowledge, and expan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founctions of garden plants to fullly play its comprehensive benefits.
Key words: ecological garden; planning and design; plant configuration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植物配置中存在的問題
植物配置從概念的提出到現在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植物配置理論的發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屬物、硬質景觀的軟化劑,而是開始獨立成為空間及景觀畫面的主要構成因素。但在近些年的城市綠化建設過程中,由于沒有遵循科學與藝術高度統一這客觀規律,植物配置方面出現了不少問題。
1.注重觀賞效果,忽視生態效應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西方古典園林中的大面積草坪和小灌木拼成圖案,傳入中國,一時間大面積的草坪加上色塊組成圖案成為園林中的時尚,的確綠蔥蔥的大面積草坪能給人寬闊和心曠神怡的感覺,也能使園林潔凈明朗。但從草坪實際效果來看,草坪的管理費是一般喬灌木的3—5倍,而發揮的生態效益則是同樣面積喬灌草復合群落的1/4。另外,小灌木組成的圖案一年中的養護費也相當高,而其發揮的生態效益遠不如喬木。因此,這種過分追求觀賞效果,而忽視生態效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注重眼前效果,忽視長遠景觀
當今園林設計中,為了追求眼前的綠化效果,盲目的密植設計。密植雖然說以后可以再移植,但是首先造成了一種人力的浪費。其次加上在移植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還會引起植株的死亡,造成資源浪費。況且密植后的一些植株由于下半部分缺少陽光,生長不旺盛,移植出來以后,不能立即應用于其它地方的布置,這樣又會增加苗圃土地的壓力,所以合理的種植無論對植株的生長,還是對植物資源的利用,都有積極的作用。
3.植物配置樹種單調,造成植物群落不穩定
從現在的綠地植物配置來看,所使用的植物品種比較單調,且常綠和落葉、喬木和灌木搭配不盡完善,這就造成了植物群落的不穩定,近年來許多園林綠地植物生長不好,病蟲害較多,究其原因就是人工植物群落不穩定的原故。
二.生態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
(1)生態環保是當代潮流的主題,我們園林工作者更應是此潮流的引領者之一。所以,現代園林除了追求人的參與外,還要追求自然的生態特性,滿足人類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植物景觀除了供人們欣賞外,更重要的是創造出適合人類的生態環境。園林綠化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降低噪音、涵養水土、凈化空氣、調節溫度、濕度及防風阻塵等生態效應,這就要求植物配置前要熟悉不同園林植物的生態習性和不同抗性,科學的選擇植物品種,最大程度地發揮不同植物的生態功能。
(2)園林中配置植物,不同的場合對植物配置有不同的要求商業區中的植物要求挺拔秀麗、崇高慷慨,在一些靠近商業門面的處所,還不能遮擋門面。因此,不能選擇太過濃郁的樹木,而應多選擇高大挺拔、樹形精巧、枝葉不太茂盛的植物。住宅小區環境對植物要求較高,因為住宅小區綠化除了綠化美化環境外,更重要的是它為住戶提供了一個每天進行戶外休閑的場合,植物配置應根據空間環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配置原則。小區植物配置相對而言層次較為豐富,喬、灌、花、草聯合,創造一個精巧、生態、健康的休閑空間。水體是園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因為有了水,才顯得有靈氣,有秀氣。因此,水體周圍的植物配置也非常重要,水邊植物應種植耐濕、不落葉的親水植物、水生植物為主,如水石榕、水蒲桃、樣蒲桃等。還可以適當種植樹形比較飄逸的植物,如柳樹、雞爪戚、紅楓等。
(3)園林中的植物配置應根據設計意圖、設計理念做不同的安排如一個公園的方案設計,應根據方案的功效分區,配置植物時應差別看待。如主入口畢竟是采用“先抑后揚”還是“開門見山”的設計手法,其植物配置就大不相同。公園內的植物配置也應根據分區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植物搭配。兒童運動區的植物配置請求色彩較為壯麗,層次應合適,不能太陰閉;老年運動區則要求配置較為茂密的植物,創造一個安靜的休閑空間;體育運動區的植物配置則應達到豁達通透的效果,滿足體育運動的需要;而文化娛樂區的各種建筑物較為密集,因此應配置能美化烘托建筑、營造文化教導運動和娛樂氣氛的植物。
(4)園林中的植物配置還應注意季相變更觀賞效果也會跟著變更。植物是裝飾美化環境的。因此,既要考慮不同的植物在同一個季節在形態色彩上的不同,又要考慮到同一種植物隨著季節的不同所涌現的變更,如樹葉什么時候變黃,什么時候開端落葉,什么時候開花,什么時候成果等。只有充分懂得了植物的季相變更,才干配置搭配好植物。風景旅游區就更應器重植物的季相變更,將植物在不同季節的不同效果呈現給大家。
2.生態園林的設計原則
(1)統一的原則:植物景觀設計時,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但又要使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統一感,這樣既生動活潑,又和諧統一。總之變化太多,整體就會顯得雜亂無章,失去美感。過于繁雜的色彩還會引起心煩意亂,無所適從,但太平鋪直敘,沒有變化,也會顯得單調呆板,因此生態園林設計時要掌握在統一中求變化。
(2)景觀性原則:應該表現出植物群落的美感,體現出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和諧。這需要我們進行植物配置時,熟練掌握各種植物材料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對整個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體把握,根據美學原理和人們對群落的觀賞要求進行合理配置,同時對所營造的植物群落的動態變化和季節景觀有較強的預見性,使植物在生長
周期中,“收四時之爛漫”,達到“體現無窮之態,招搖不盡之春”的效果,豐富群落美感,提高觀賞價值。
(3)均衡的原則:將體量、質地各異的植物種類按均衡的原則配植,景觀就顯得穩定、比較順眼一點。如色彩太濃重、體量太龐大、數量繁多、質地粗厚、枝葉茂盛的植物種類,會給人沉重的感覺;相反,色彩素淡、體量小巧、數量減少、質地細柔、枝葉疏朗的植物種類,則給人以輕盈的感覺;根據周圍環境,在配植時有規則式均衡(對稱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對稱式)。規則式均衡常用于規則式建筑如莊嚴的陵園或雄偉的皇家園林中。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園、公園、植物園、風景區等較自然的環境中。如:湖南許多現代城市風景園區各種花草樹木都有,種類繁多,但在植物配置上很講究,如蜿蜒曲折的園路兩旁,各種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則鄰近的左側就植以數量較多,單株體量較小,成叢的花灌木,以求得均衡。
(4)生態位原則:生態位概念是指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種與物種之間、物種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城市園林綠地設計和建設中,應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征、合理選配植物種類、避免物種間直接競爭,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以利于物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又能形成優美的景觀。
(5)經濟性原則:創造宜人的園林環境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應堅持節約和可持續性的原則,避免過度設計,在景觀營建過程中全面考慮景色美觀性、景觀穩定性、景點針對性和成景長遠性,多選用壽命長、生長速度適中、易粗放管理又較耐修剪的植物,既用好當前一次性投入的資金,又能為以后節約長期管理所需的費用。
三、植物配置應講究藝術性
植物配置應遵循美學原理,在遵循生態的基礎上,根據美學要求,進行融合創造。不僅要講究園林植物的現時景觀,更要重視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及生長的景觀效果,從而達到步移景異,時移景異,創造“勝于自然”的優美景觀。
1、對比與調和
植物景觀設計中對比是用形體、體量、色彩、高度、線條等方面差異大的園林要素組合起來,形成反差大,刺激感強的景觀效果,給人以興奮、熱烈、奔放的感受。在植物景觀設計中常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主題或引人注目。如公園的入口及主要景點常采用色彩對比進行強調。恰到好處地運用色彩的感染作用,使景色為之增色不少。調和是指比較類同的景物組合在一起,容易協調,我們把這類景物之間的關系叫調和。一般在高大的建筑前常常種植高大喬木,或者配置大片色彩鮮艷的花灌木、花卉、草坪來組成大的色塊。這就是運用了協調的原則注意了植物與此建筑體量、重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大體量的植物或者大面積的草坪花卉與高大宏偉建筑在氣魄形成協調。
2、變化與統一
植物景觀設計時,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都應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但又要使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統一感,這樣既生動活潑,又和諧統一。變化太多,整體就會顯得雜亂無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離破碎,失去美感。過于繁雜的色彩也會引起心煩意亂,無所適從,但太平鋪直敘,沒有變化,就會顯得單調呆板。
3、韻律與節奏
景觀設計中,利用植物單體有規律的重復組成景觀稱為奏。在重復中產生節奏,在節奏中產生韻律。韻律和節奏在林植物造景中作為藝術原則被廣泛應用。比如,杭州西湖的堤上,柳樹和桃樹間隔種植,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產節奏韻律,避免布局呆板,游人在游賞時就不會感覺單調,是感覺有韻律的變化,
4.結語
生態園林的植物配置離不開生態學和美學,園林本身就是一門交叉的學科,涉及許多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因此,生態園林設計時要與農業、林業等行業,互相依存、共同發展。生態園林設計不能是綠色植物的堆積,不能是簡單的返璞歸真,而是各生態群落的審美基礎上的藝術配置,是園林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因此,要繼續認真學習研究中國園林的精髓,繼承和發揚中國園林的藝術手法,把生態學理論與園林景觀藝術相結合在一起,創造一個生態協調穩定、景觀優美的休憩地,極大地改善豐富和調節人們的精神生活。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