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城市園林綠化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特別是生態園林的誕生,使園林建設從過去的強調園林的美學價值、重視人工建筑轉向強調發揮生態、社會、美化等綜合功能,尤其是追求生態效益,把維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作為生態園林建設的首要目標。本文闡述了生態園林的含義、庭院園林建設在城市生態園林中的地位以及生態園林方法在庭院綠化中的具體應用,特別是在規劃設計庭院平面圖中,應用生態園林觀點的具體原則,將為城市生態園林建設提供指導。
關鍵詞:園林綠化論文范文,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生態園林,城市庭院,園林綠化
生態園林是以生態學原理指導城市園林建設,獲取城市綠化最佳的生態效益和最高綜合效益,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它著眼于城市綠地系統的整體性及和諧性,注重城市園林綠化與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一致性,注重城市園林規劃與城市環境空間分布格局的統一,以現代城市園林綠化的方法實現人與城市環境的和諧,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滿足城市居民多方面的需求。
1 生態園林建設是城市園林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城市的擴建,形成包括以公園為主的公共綠地,工廠、機關單位為主的專用綠地等城市綠地系統。但在諸綠地系統中,庭院面積一般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城市綠化的主要部分,庭院綠地建設量大面廣,是綠化美化,提高城市綠地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對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增進居民身心健康至關重要,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環境建設的加強,庭院綠化建設日益受到重視。
2 園林在庭園綠化建設中的應用
2.1 提高庭院的綠地率和綠視率
在庭院設計建設中,應改變傳統園林風格,合理分配園林諸因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體)的比例關系。重點突出植物造景,同時充分運用植物覆蓋所有可能覆蓋的空間,努力提高庭院的綠地率和綠視率。
2.2 造多層次的人工植物生態群落,提高單位面積的葉面積系數大面積的綠化空間可以創造多層的群落類型,庭院綠地小范圍建設同樣必須注重園林的生態效果,要堅持植物造景,豐富綠化層次,運生生態園林原理,設計多層次結構,喬、灌、草立體種植,構成復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葉面積指數總和,提高光合作用率。
2.3 樹種的選擇要因地制宜且富于生活氣息
由于庭院植物最接近居民生活,所以在植物選擇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2.3.1 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植物的生態習性與栽植地環境條件相一致,這是生態園林的基礎,也是園林植物發揮效益的基礎。所以在庭院綠地中,根據栽植環境條件選擇樹種;努力做到園林植物生態習性與立地條件相一致,不可亂點鴛鴦而造成植物生長不良,大大影響其景觀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發揮。
2.3.2 力求細膩精致
庭院是一個小空間,在植物配置上盡量選用姿態優美的植物材料。樹種一般以常綠樹為主,配以少量的落葉樹,由于西北地區冬季嚴寒漫長,以常綠樹為基調可改善冬季荒涼景象,以花灌木、地被植物為主,少種喬木樹種,特別是高大落葉喬木。要求所造景觀給人以精致的感覺,大大提高美學價值和觀賞價值。
2.3.3 力求豐富多彩
庭院樹以觀賞價值高或葉色豐富的樹種為主,如選用松柏球,龍爪槐、紫葉李等。一般如白榆、柳、楊等不宜多植。花灌木和一些植物可以展現五彩繽紛的景觀,彩色樹給人以秋的聯想;白花給人以寧靜、柔和之感;黃花表示樸素,紅花表示歡迎,種植一些又可食而且易于栽培的植物種類,讓居民更接近生活,而且可參與管理和養護。
2.4 庭院構圖的建設必須符合現代人們的心理特征
生態園林的建設必須符合現代人們的心理特征。由于社會發展,城市化人口增長,環境污染,生態的破壞,“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秀媚閑適的空間破壞了。城市人口所要求的是綠色視覺藝術空間,向往綠色,追求自然是現代人們的心理需求和消費熱點。庭院綠地因其本身的特殊功能和特殊環境,所以在設計建造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4.1 首先滿足居民的使用功能
庭院的平面設計要充分考慮居民戶外活動、小憩之所需,出入的設置、活動廣場的安排等要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環境而定,如老人活動場地應該有一個封閉、安靜、向陽的環境,休息設施布置應以聚合為主,便于老人相互交談,減少寂寞,兒童活動場所開放、活潑,活動設施應設置在軟質地坪上,使兒童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另外,居民區綠地建設應考慮交通穿越功能,如果在綠地布置時忽略了交通功能,則建成后的綠地就會經常遭受踐踏而破壞。
2.4.2 庭院構圖要和諧而有變化
建筑平面一般以直線為主,庭院平面構圖也應以直線為主,與建筑平面構圖線知保持平行或垂直,使其作為建筑平面線條的延伸,以此達到一種和諧統一,同時在景觀布置時應創造一種輕松,活潑氣氛,故應有曲線的變化,如水體形態,花木群落,觀賞路徑等要避免規則的幾何圖線,以自然流暢的曲線型為主,使其隨意并充滿生機與活力。
2.4.3 庭院周邊敞開化,擴大視野空間,豐富城市景觀
庭院周邊敞開化是現代園林的主要特色,綠地的邊緣宜直接與道路、建筑相連,不宜用硬質欄分隔,但由于構圖和功能所需,周邊可布置灌花叢,也可散置灌木要。以示空間分隔,這種園區給人以平易親切,接近自然之感,同時,從園林美學上來講,因利用植物的林緣線的曲折變化和林冠線的起伏變化所形成的節奏的韻律使周邊處理更能取得良好的視覺效果。庭院綠化的圍墻宜采用通透式的景墻,盡量避免實墻,使庭院的景點與街坊道路的景點互為補充,互為借景,在視覺上給人更多的滿足,可以提高綠地的社會效益和利用率。
2.4.4 植物配置應注重面塊效果
生態園林中植物材料是基礎,庭院綠地植物配置是構成庭院綠地景觀的主題,根據生態園林觀點,不僅要有上層、中層、下層植物,而且要有地被植物,形成一個飽滿的植物群落,而在這一群落的每種植物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形成一個塊面效果,從而避免庭院小面積范圍植物配置形成的雜亂之感,植物種類也不宜過多,開花矮小,耐修剪的花灌木應占較大的比例,如月季,刺玫、貼梗海棠、水臘、紅葉小檗等。但必須注意的是不能盲目追求塊面效果而不顧植物生長規律和工程造價,導致植物生長不良和資金浪費。
總之,運用生態園林觀點,滿足庭院的功能要求,創造優美的居住生活環境是園林工作者的追求目標。
參考文獻:
[1] 陳紅兵,姜宗林. 試論生態文化世界觀與文化價值取向[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6(03)
[2] 袁玨. 城市景觀的生態機能再認識[J]. 四川建筑. 2006(03)
[3] 吳志強.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的背景和展望[J]. 建筑與文化. 2006(04)
[4] 寧永鎖. 淺議城市景觀的生態設計[J]. 山西建筑. 2006(10)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