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shù):
摘要:海子作為20世紀中國為世界文學貢獻出的一位富有世界眼光的詩人之一。他在朦朧詩高潮過后的無節(jié)制的浸漫之中把眼光投向了中國貧瘠的農(nóng)村鄉(xiāng)土,堅持從生命經(jīng)驗出發(fā),用詩歌探求生命存在的意義。隨著時間距離的拉開,我們將會越來越發(fā)現(xiàn)海子詩歌的不可忽視,他的死亡和詩歌文本,“不但已成為逝去歷史的象征符號、中國先鋒詩死亡或再生的臨界點,而且預示并規(guī)定了未來詩壇從執(zhí)著于政治情結向本體建設位移的向度和走勢”,①因而,在這個意義上,探求海子詩歌的獨特性就顯得尤為重。
關鍵詞:理想 家園 激情 幻滅
Abstract: As the 20 th century Chinese for haizi world literature to contribute a rich world vision poets. He in misty climax of incontinence after the JinMan in look to China's poor rural local, adhere to the life experience from the start, with poetry to search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existence. With the distance of time pulled open, we will increasingly find haizi poetry can not be ignored, his death and poetry text, "not only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lost history, China avant-garde poetry death or regeneration of critical point, and predict the future poets and regulations from obsession to political complex object construction of displacement direction and trend", (1) therefore, in this sense, and to explore the uniqueness of haizi poetry is particularly heavy.
Key words: the ideal home passion disillusioned
中圖分類號:I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 言:
本文主要通過對海子詩歌及詩論中 “家園”、“馬”、“太陽”、 “遠方”等意象的分析,反映他在詩歌這個語言世界及現(xiàn)代都市與鄉(xiāng)村這個現(xiàn)實世界對精神家園的尋找,從而論述在80年代背景下家園對詩人和詩壇的意義。
一、“家園”——抒情的起始
海子15歲考上北大,在此之前,他出生于安徽懷寧縣高河查灣,并在此度過了大學之前幾乎所有的時光。海子詩歌中對田園,鄉(xiāng)村的熱戀應該是起始與此。
海子的生活經(jīng)驗其實并不復雜,與之前的朦朧詩和與之同時的“第三代”詩人的作品相比,他的抒情短詩中,能夠讓人找到直接的時代感的地方比較少,總是刻意對鄉(xiāng)村田園中生命的靈性、淳樸的狀態(tài)的描寫而避免將文明都市直接入詩。
海子對世界的經(jīng)驗大都來自閱讀,對當下和歷史的看法都是從閱讀中獲得。也就是說,閱讀得來的二手經(jīng)驗彌補和掩蓋了他對現(xiàn)實世界的經(jīng)驗不足。
??因此,海子所謂的“鄉(xiāng)村”和與之有關的意象元素并非有確切的現(xiàn)實指向,而是作為抒情的起點存在,成為幾乎所有的抒情短詩的話語背景,是“一種能夠涵納他過渡豐富與熱烈情感的最佳客體對象”。但是“鄉(xiāng)村”這一意象元素并不是指向海子追求的精神家園。“在鎮(zhèn)子邊的小村莊/有兩棵秋天的柿子樹/柿子樹下/不是我的家”(《昌平柿子樹》)。海子是農(nóng)村的子弟,農(nóng)村是起點,農(nóng)村為海子提供的意象元素和詩思,詩人以此開始了自己詩路的征程。
二、“馬與太陽” ——激情與理想
詩歌就是海子的精神家園,就是他的生命本身,他用全部的青春與生命獻身于詩歌。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海子經(jīng)常使用獨特的意象來象征他的詩歌世界。比如,以“馬”的意象來隱喻他的詩歌生涯。馬和人有著特殊的關系,是人類的伙伴和朋友。在農(nóng)耕文明占主導的社會,馬一直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運輸工具。對在農(nóng)村生長了15年,經(jīng)歷了農(nóng)耕文明的艱辛的海子來說,以這個意象來隱喻詩歌,詩歌對海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馬奔騰的所展現(xiàn)的颯爽英姿與奮斗精神,來象征作為詩人青春與生命的詩歌極為貼切。
再次,我們都知道馬不會迷失方向,無論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回家的路,詩人乘負詩歌之馬可以尋找到精神的家園。因而海子選擇“馬”來隱喻他的詩歌生涯是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的。他在《日記》中提到,“我的詩歌之馬大汗淋漓,甚至像在流血——仿佛那落日和朝霞是我從耶酥誕生的馬廄里牽出的兩匹燃燒的馬、流血的馬——但是它越來越壯麗,美麗得令人不敢逼視。”②
如果說,“馬”恰切地象征了海子苦難但充滿理想與激情的詩歌生涯,那么,“太陽”就是他詩歌的理想,是詩歌王國中的神,因為太陽是最光輝燦爛的事物,它可以驅散一切黑暗。他引凡·高的話說,“那些不信仰太陽的人是背棄了神的人”,相信理想,相信詩歌為人類尋找精神家園。而且“是人,都必須在太陽面前找到自己存在的依據(jù)。”③
然而,正如有太陽的地方就有陰影一樣,太陽在代表著光明的同時,也意味著黑暗的存在。寫太陽的詩是血淋淋的,是夜晚和地獄的,是破碎天空和血腥大地的。詩人做好了孤軍奮戰(zhàn)的準備,有孤軍奮戰(zhàn)的力量和勇氣。他真的以全部的生命之火和青春之火投身于太陽的創(chuàng)造,以全身的血、土與靈魂來創(chuàng)造永恒而又常新的太陽。太陽作為詩人的一種理想是光明的,但現(xiàn)實卻是黑暗的。也正因為黑暗現(xiàn)實的存在,才有對光明理想的向往。所以太陽是包孕黑暗和光明的,“創(chuàng)造太陽的人不得不永與黑暗為兄弟,為自己。”④而“太陽就是我,一個舞動宇宙的勞作者,一個詩人和注定失敗的戰(zhàn)士。”⑤所以“我和黑夜,同母。”“我是如此的重視黑暗,以至我要以《黑夜》為題寫詩。這應該是一首真正偉大的詩,偉大的抒情的詩。”⑥詩人在詩歌中經(jīng)常寫到黑暗、黑色、黑夜、夜、黑風、黑雨滴,作為標題的就有《黑風》、《海子小夜曲》、《夜晚親愛的朋友》、《八月黑色的火把》、《一滴水中的黑夜》、《夜色》、《黑翅膀》、《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獻詩》、《黑夜的獻詩》。他認為《太陽·斷頭篇》“這首詩,是血淋淋的,但同樣是溫情脈脈的,是黑暗無邊的,但同樣是光芒四射的,是無頭戰(zhàn)士的是英雄主義的但同樣是人民的是詩人心上人的,是夜晚和地獄的,是破碎天空和血腥大地的,但歸根到底是太陽的。”“歸根結底是太陽/而夜晚將同時存在下去”太陽的到來是為了要驅散黑夜。正因為這個寒冷的現(xiàn)代之夜,用繁富包裹貧乏,所以詩人要用詩歌理想——太陽來驅趕,而詩人他只有孤獨地離去。
三、 “土地”——核心和基石
海子是行動的詩人。他拼命的寫詩,用詩歌完成自己的生命,他“全身心沉浸在詩歌創(chuàng)作里,任何別的創(chuàng)作或活動簡直被我自己認為是浪費時間”(海子日記)。
?? 海子是農(nóng)村走出來的孩子,因此,他很自然的選擇了“大地”作為他詩歌中全部意象的基石和起始。“大地”這一詞匯中蘊涵的深厚的歷史感也使海子很容易對史詩的概念契合。“大地”包含兩重含義:一、實體,主體,生命的核心;二、詩的基石,最原始、最本真的素材,人類文化的經(jīng)典。
??“大地”是一個開始,它孕育和負載著一切生命。大地的特點是沉默的,幽暗的,荒蕪的:“請對誠實的大地/保持緘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重建家園》);“荒涼大地承受著荒涼天空的雷霆”(《黎明之一》);“大地孑然一身 至今仍孑然一身”(《北方的樹林》)。但是海子心中的土地是死亡的,土地已被失去,“土地的死亡,迫害我,形成我的詩歌”(長詩《土地》)。這都充分表明了海子對現(xiàn)代文明的敵視態(tài)度,他渴望拯救土地,還土地本來的面目。
“土地”除了上述象征性的含義以外,另一層文化性的含義。“土地”實際上代表人類經(jīng)典文化的總和。這在海子的長詩中有更加明確的體現(xiàn)。“土地”的文化含義是海子文化精神的基礎,他的詩歌,不僅肩負著救贖被工業(yè)文明異化的現(xiàn)代社會和現(xiàn)代城市,更加肩負著延續(xù)和發(fā)展世界文明的雄心。海子要用他的詩歌(尤其是長詩)作為“詩和真理的統(tǒng)一”,創(chuàng)造這樣的“大詩”是海子的終極夢想。
四、結論
與以“非非”、“他們”為代表的第三代詩歌解構意義不同,海子要在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為人們建構一種生活的意義,為人類的靈魂尋找家園。從他的詩歌意象“馬”、“太陽”、“麥子”、“家園”、“流浪”、“遠方”等我們可以看到詩人一直苦苦掙扎的印跡。海子死時帶有四本書,其中之一是《孤筏重洋》。這本書的作者是挪威的托爾·海涯達爾(Thor Heyerdahl)。因為對真理的熱愛,他親身冒險乘木筏在太平洋上漂流。歷經(jīng)各種磨折終于到達波利尼西亞群島證明了自己的推斷是正確的。這次震驚世界的遠航被喻為當代最勇敢的壯舉之一。海子就是這樣一個勇敢的以身獻詩的人。為了人類的苦難,為了人類能找到一個精神的家園,詩人獨自忍受著不被理解,沒有知音的孤獨,不斷地尋找。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詩歌內(nèi)部的反省,如何在新的時代凝聚詩歌自身的素質成為詩人面臨的新課題。繼海子詩歌后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詩歌,還有待詩人們不懈的探索與努力。
注釋:
①羅振亞.朦朧詩后先鋒詩歌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②海子《日記》《海子詩全編》901頁,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
③海子:《動作》(《太陽·斷頭篇》代后記),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
④海子《日記》,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
⑤海子《動作》,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
⑥海子《日記》,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
參考文獻:
⑴燎原:《撲向太陽之豹——海子評傳》,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
⑵崔衛(wèi)平主編:《不死的海子》,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9年版。
⑶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版。
⑷高波:《解讀海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⑸王光明:《艱難的指向——“新詩潮”與二十世紀中國現(xiàn)代詩》,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⑹陳超編選:《以夢為馬——新生代詩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⑺唐曉渡、王家新編選:《中國當代實驗詩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
ISSN:0577-91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shù)據(jù)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