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林業生態保護體系作為社會生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林業產業發展的階段,一定要高度重視新時代出現的新變化,同時應科學合理地改變林業發展結構,不斷創新和優化林業發展結構模式,如此一來,不僅實現了提升生態林業綜合管理的目標,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林業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策略
引言
林業資源之于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就如同肺之于人類,對于生態環境而言,林業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工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進而造成嚴重的工業污染,使得林業環境受損。在工業化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森林資源被過度開采的現象,進而給林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對于林業長期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帶來極大的阻礙。
1林業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1.1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林業資源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有重要作用。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是林業資源的重要作用之一。樹木根系有固定土壤的作用,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緩解雨水對土壤的沖刷,減少水土流失,保護附近土壤,加強對其他地表植物的保護。林區生長的樹木種類較多,樹木覆蓋土壤的范圍比較大,減少了土壤表層及內部水分的蒸發,使土壤能保持較高的含水量。
1.2防風固沙
防風固沙是林業資源所具備的重要功能。在森林中,樹木種類繁多,生長旺盛。樹木的根系非常發達,深入土壤深層,能夠牢牢抓住周圍的土壤,能吸收周圍的水分,保證周圍土壤的濕潤度。遇到風沙天氣,林業區域中的樹木能夠起到降低風速的作用,甚至可以改變風向,避免沙丘移動,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
1.3調節氣候,防止污染
樹木能通過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保持良好的生長態勢,同時吸收熱量,有效降低林業區域的溫度。蒸騰作用能增加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調節空氣濕度,還能增加降水。除此之外,林業區域中眾多樹木的生長都離不開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眾多樹木同時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吸收大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更多氧氣。而蒸騰作用能吸收大量空氣中的熱量,釋放一定水分,不僅能起凈化空氣的作用,還能改善空氣污染狀況,達到防治污染的效果。
2林業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策略
2.1加強宏觀調控
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就必須先將林業生態建設做好,而林業生態建設的基石是積極保護環境。保護環境不單單是表層的不亂扔垃圾,對于政府來說,要對自然資源科學合理地規劃使用,通過一定的政府宣傳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林業生態保護不只是一項公益性的工程,它的可持續發展是直接影響人們的自身利益。
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可以讓林業生態保護的高投入,長周期,規模大的特質問題得到解決,很多的企業投資者認為對林業的投資在短期內得不到高收益,因此不愿意為林業生態建設投資,這也就造成了林業生態建設的擱淺。但如果政府參與這個投資過程,按照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對投資者予以政策支持和引導,那么就有很大可能保證林業生態建設的順利進行。
2.2促進林業生態的建設
我國應改變傳統以采伐天然林為主的模式,轉變成采伐人工林的模式。現階段,在我國目前的經濟背景下,我國林業建設不僅可以實現人和自然的協調發展,而且也會改善我國目前的生態環境。因此,如果我國想要促進生態良好的發展以及生態富有的發展等,就一定要高度重視林業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改變傳統以木材為主的模式,將生態建設為主要目標。
同時,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大力推廣林業科技成果研究,督促林業經營者積極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開發和深入研究先進的技術,促進林業生態建設的發展,同時也能保證林業建設的運行系統、發展模式、以及管理系統等符合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形勢。
除此之外,想要將天然林的采伐轉變成人工林采伐,應高度重視人工培植,同時,我國政府應針對天然林的商業采伐,采取強制性措施,如此一來,不僅對我國天然林資源起到了保護作用,而且在建設商品林基地過程中,也促進了我國生態建設。想要保護我國天然林資源,還應科學合理地改變我國森林的利用結構和森林發展模式,不僅可以解決木材供給問題,而且也促進了林業生態保護和林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在保持市場導向的過程中,也應全面分析市場的選擇,實行分類經營模式,全力促進速產林、豐產林以及工業原料林的發展,以此來保證其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相符合。
2.3健全林業生態法律
根據我國目前的林業生態保護情況來看,亂砍濫伐,不按時節的開采天然林的問題屢屢發生,人們對林業的保護意識淡薄。因此想要促進我國林業生態保護的發展,就必須提高人們對林業的保護意識,而這就需要一定的法律條例作為規范,完善且有效的林業法律制度的建立能夠讓人們明確有所為,有所不為,相對地增強人們對林業的保護意識。健全林業生態法律,應注意到制度中的不合理現象并加以改善,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增強林業工作人員的自我效能感,找到自身價值所在,而且會提升林業保護部門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真切地起到對林業生態的保護作用。
2.4落實林業生態保護責任制度
由于林業生態保護工作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在實際工作當中易出現疏漏,因此,在林業生態保護過程中,應落實林業生態保護責任制度,明確林業生態保護人員的具體工作內容,充分發揮出責任機制管制,以及引導作用,提升工作效率。生態保護工作實踐階段,要將責任制度細化到具體的工作人員,科學合理地統計和整理林業生態保護資源,保證每一階段都有明確的責任人,如此一來,不僅有效地避免了林業生態保護工作中存在的機制風險,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林業生態保護工作效率。
2.5發揮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作用
要想提高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性,使林業可持續發展,林業部門需要重視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明確這一工作的具體內容以及實際效用。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其中,對林業生態保護工作進行有效指導,促進其長遠發展。基于此,林業部門需要合理完善原有的林業制度,提高林業管理體系的完整性,推進林業生態保護系統的建設進程,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林業部門還要加強對技術創新的重視,加大樹種培育力度,培養新型優質樹種。保證這些樹種的存活率,增加林業樹木種類,發揮林木的生態保護作用。相關部門還要加大對林業生態建設的投入,為相關建設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促使林業生態保護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
科技論文投稿刊物:綠色科技是全國從事農業、林業、園林、生態、環保、旅游、自然資源、綠色產業與經濟、綠色建筑等行業科研、教學、經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參考刊物和論文發表臺。
結語
通過分析可知,有效開展林業生態保護工作不僅能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污染情況,還能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因此,林業部門需要加強對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視,全面掌握這一工作的具體內容以及基本特點,提出科學有效的發展策略,加強生態林業建設,提升生態保護水平,促進林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俊昌,胡明形.加快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J].北京林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1)
[2]楊自強,陽學林.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在生態環保型經濟框架中的作用和發展思路[J].農業與技術,2018(7)
[3]尚靜敏,張麗華,于斌成,等.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在生態環保型經濟框架中的作用和發展思路[J].吉林林業科技,2019(1)
[4]王粵.生態保護背景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20):348.
[5]林壽珣.林業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及實現策略闡釋[J].綠色科技,2018(5)
作者:朱訓偉 1 寇蓓 2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