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意義]有效地克服認知視角偏差,可以助力情報研究工作人員或組織全面系統客觀地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情報研究工作對象,對于做對和做好情報研究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方法/過程]在總結國內外有關情報認知視角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構成要素、系統要素、空間、時間、崗位職位等維度,建立五個多元思維模型。[結果/結論]這些模型能夠幫助情報研究工作人員或組織克服視角欠缺或局限,進而推動情報研究工作更好更快且可持續地發展。
關鍵詞:情報研究工作;認知視角偏差;多元思維模型;認知心理學;多維視角
個人或組織,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和所積累的經驗,已經形成自身的認知視角和思維模型。“認知視角”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人的認知能力。例如,“三季人”“盲人摸象”“井底觀天”“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等很多中國成語、名言警句、寓言故事都對個人和組織的認知視角偏差進行了深刻的哲學思考和生動精辟的論述。其告誡個人和組織,在認知客觀事物時,要從內容、空間、時間、人員或組織等多維度擴展現有認知視角,克服因自身或情境等原因造成的認知視角偏差,科學客觀地把握事物的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
思維模型,是采用簡單易懂的圖表、符號、公式、語言等形式,對事物的運行規律或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策略等進行的可視化、抽象化、程序化和結構化的描述,對于高效地克服認知視角偏差具有重要的作用。國內外情報行業的學者和專家[1-18],從認知心理學和認知偏差或認知偏見等角度對情報研究工作現狀與發展進行了較多的論述和分析,對情報研究工作目前和未來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圖書館論文投稿刊物:《圖書與情報》始刊于1981年,由甘肅省圖書館、甘肅省科技情報研究所聯合主辦。自創刊以來一直以學術質量建設為核心,關注圖情業界的最新學術熱點與動態,注重刊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國內與國外相融匯的科研學術成果,是一份圖情界非常有影響的兩棲類學術刊物。
吳文生[19]就航空發動機跨認知邊界的創新模式進行了研究。但是,從情報研究工作個人或組織的認知視角做好情報研究工作的專門研究還鮮有文獻報道。綜合分析國內外的研究成果,結合情報工作實質,從構成要素、系統要素、空間、時間、人員崗位職位等五個維度建立五個多元思維模型,克服情報研究工作人員或組織的視角欠缺或局限,盡可能地擴展多維視角,將情報研究工作對象的整體與部分、優勢與劣勢、固有屬性與內在特征、運行規律與發展趨勢研究得系統、全面、準確、深入,進而推動情報研究工作更好、更快且可持續地發展。
1構成要素維度
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從幾何上講,點沒有長度、寬度和高度,線只有長度、寬度和高度中的一個,面只有長度、寬度和高度中的兩個,體有長度、寬度和高度的全部。從虛實上講,點、線、面,都是虛擬的概念,只有體是真實存在的物體。從維度上講,只能觀察到一個點是零維、能觀察到點與線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是一維、能觀察到點、線、面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是二維、能觀察到點、線、面、體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是三維。對于思考、分析、研究和把握情報研究對象的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可以借用點、線、面、體的思考模式,即要站在零維的點、一維的線、二維的面、三維的體等構成要素維度,建立多元思維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任一位置(16個格中的任一格),所要面對的都是剩余同樣數量的位置(剩余的15個格),只是自身與其他位置的上下左右關系不同。采用這一模型,既要從局部到全局、從微觀到宏觀、從虛的概念到實的物體的視角,也要從全局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從實的物體到虛的概念的視角,對情報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以使研究更加全面、準確和深入。
例如,開展戰斗機發動機的情報研究,向下可以研究其壓氣機、轉子和葉片等,向上可以研究其戰斗機、空戰系統等。在這個模型中,個人所處的位置,是其擅長做的、容易做的;離其較近的位置,是可以做的,通過努力能夠做好的;離其越遠的位置,是越不擅長做的、很難做的,或者是根本做不到的。采用這一模型對情報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首先要做好最擅長的或容易做的,其次要努力做好可以做的,同時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做好難做的。當然,更需要跳出能力陷阱,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逐步擴大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圈,提升開展情報研究的能力。
2系統要素維度
系統是交互的要素組織起來的組合,為實現一個或多個特定的目的,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一些要素和子系統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整體。對于思考、分析、研究和把握情報研究對象的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要站在系統要素、子系統和系統等情報研究對象系統要素維度視角,建立多元思維模型。采用這一模型,既要從系統要素到子系統、再到系統,也要從系統到子系統、再到系統要素的視角對情報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以使研究更加全面、準確和深入。愛因斯坦說,這個層級的問題很難靠這個層級的思考來解決。
在系統層面,你看到的層級越多,你看到的世界就越簡單,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就越容易實現連續性和跨越性創新發展。站在情報研究對象的不同系統層級,打破自身認知視角邊界或局限,逐步擴大和加深自身的認知視角,找到系統要素、子系統與系統的關系,站在上層降維攻擊或站在下層升維賦能,打斷并重構系統層級關系,理清情報研究對象背后真正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地改變,小步慢跑,實現漸進式創新發展。
例如,可以站在基礎級管理(Schedule)、部門級管理(Management)、單位級管理(Administration)等情報研究機構管理的不同系統層級,可以站在戰略/宏觀情報研究、戰役/中觀情報研究、戰術/微觀情報研究等情報研究層次的不同系統層級,可以站在情報研究工作管理系統、情報研究操作系統、情報研究具體操作體系等管理系統的不同層級,采用升維與降維視角對情報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以實現情報研究工作的創新發展。
站在情報研究對象的同一系統層級,評估和識別各系統要素的長板/短板、重要與一般、頂層與底層,通過要素重組與增減、長板增長與短板補長、突破長線發展的重要要素、攻克最基礎要素等實現情報研究對象的創新發展。例如,對情報研究工作、文獻研究工作、情報科研工作、情報專業體系、情報研發體系等情報研究對象,可以從同一層級的不同構成要素視角進行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以使研究更加全面、準確和深入。
3空間維度
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事物或問題的空間視角,可以包括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上面和下面、遠處和近處、高處和低處。在思考、分析、研究和把握情報研究對象的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時,個人或組織可以站在不同空間視角建立多元思維模型。
采用這一模型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情報研究對象,既要站在前面(正面)和后面(反面)、左面和右面、上面和下面、遠處和近處、高處和低處,也要采用第三選擇思維或灰色思維站在這些面的過渡面。這樣,可以從多位置、多距離、多高度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情報研究對象,克服“當局者迷”“盲人摸象”和“蘇東坡效應”等認知視角偏差,做到“眼觀六路,心系十方”,做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而實現“從系統思考、從全局謀劃、從整體把握情報研究對象的運行之“形”和發展之“勢”。例如在撰寫某國航空發動機發展歷程時,既要從政治、經濟、安全與技術等角度對需求進行分析,也要從預先研究、管理、研制和市場、使用與保障等角度進行論述,才能保證脈絡清晰、內容全面、特點清晰。
4時間維度
觀察、認識、思考和分析事物或問題的時間視角,在宏觀上可分為歷史、現在和未來;在歷史的中觀上可分為遠古、古代、近代;在未來的中觀上可分為近期、中期、遠期;在現在微觀上可分為事前、事中、事后。在思考、分析、研究和把握情報研究對象的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時,個人或組織可以站在不同時間視角建立多元思維模型。
采用這一模型,從長時視域、整體或全局視域、長遠視域,全面準確地研究研究對象的發展背景、發展脈絡、經驗與教訓等,全面準確地研究現有情況和目前進展,全面準確地研究未來發展趨勢或演變方向,以真正做到了解歷史、把握現在、開創未來。這樣,可以不拘于一時一事,不基于個別時段做出長時段的結論,既不高估近期(1-2年)的變化/價值/利益,也不低估近期(5-10年)的變化/價值/利益。
例如,開展戰斗機發動機發展研究的情報研究,既要對其當時所處的全生命周期的具體階段進行研究,也要對當時階段的前后階段進行研究;既要對其歷史發展(產生背景、發展歷程、里程碑事件)情況進行特點與規律的研究和經驗與教訓的總結,也要對其未來可能的發展態勢和趨勢進行研究和預測。
5人員崗位與職位維度
位置決定立場,位置決定思維,位置決定行動。不同工作崗位的情報研究人員或組織具有不同的經歷和閱歷,不同工作職位的情報研究人員或組織認識和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識和技能,在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時,都不可避免地受由自身所處工作崗位和工作職位所造成的視角或視野局限的影響。因而,情報研究人員或組織要采用換位思維、角色扮演、紅隊藍隊、多學科小組等方法。
采用這一模型,打破“當局者迷”和“鏡像思維”等認知視角偏差,擴展自己的認知情報研究工作的寬度、廣度和深度,做到“八面玲瓏”,各方滿意。例如開展基于系統工程思想的航空發動機情報研究工作系統構建的研究,既要分別扮演基礎級技術人員、基礎級管理人員、部門級管理人員和單位級管理人員進行換位思考,要思考基礎級技術和管理人員關注的基于系統工程思想的情報研究具體操作系統(流程、標準、作業指導書、模板、案例等)的內容,要思考部門級管理人員關注的情報研究操作系統(情報研究需求系統、具體操作系統、產品層次系統)的內容,要思考單位級管理人員關注的情報研究工作管理系統(使命、愿景、情報研究操作系統、技術支撐與保障系統)等內容,以構建滿足各方要求的適用的情報研究工作系統。
6結束語
跨越認知視角偏差構建情報研究工作多元思維模型,情報研究工作人員或組織,首先要實實在在地認知自己在認知視角方面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成見、局限甚至偏差,對自我蒙蔽保持敏感,避免無知自大,保持認知謙遜;其次,要具備認知勇氣,克服認知怯懦和習得性無助等,發自內心地想打破固有思維,不斷地建立和完善多元思維模型,并將這些模型內化于心;再次,要做行動的巨人,不做說的巨人,要不斷地應用這些模型,進而不斷強化于行;最后,要像21天效應、66天效應、一萬小時定律等那樣進行刻意練習,長久堅持,固化為丹尼爾•卡尼曼提出的感性思維系統。
參考文獻
[1]霍耶爾.情報分析心理學[M].張魁,朱里克,譯.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
[2]霍耶爾,弗森.情報分析:結構化分析方法[M].張魁,等,譯.北京:金城出版社,2018.
[3]高金虎,張魁.情報分析方法論[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7.
[4]譚多幸.論情報咨詢中的換位思維[J].情報理論與實踐,1998,21(5):275-276.
[5]張丹.認知偏見對情報分析客觀性的影響及其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0(2):273.
[6]嚴貝妮,汪傳雷,周賀來,等.情報分析中的認知偏差表征及其克服[J].圖書情報工作,2011(16):10-13+56.
[7]王知津,王樹義.情報分析中的誤判心理及其對情報失察的影響[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16):12-15,24.
作者:李彩玲,梁春華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