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2月0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從農藥的標簽及外包裝、形態和簡單的理化性能檢查等方面介紹了購買農藥的簡易識別方法,以為農藥的選購提供參考。
關鍵詞:期刊之家,農藥,真假,簡易識別,選購
農藥質量合格與否或者是否屬于偽劣產品,由產品標準規定的各項技術指標及檢驗方法來判定,一般需要通過質量檢測單位才能作出結論。但在實際購買農藥時,也可通過以下幾方面對農藥質量進行簡易識別。
1從農藥標簽及包裝外觀上識別真假
根據國家標準GB3796-1999《農藥包裝通則》、GB4838-2000《農藥乳油包裝》規定,農藥的外包裝箱應采用帶防潮層的瓦楞紙板。外包裝容器要有標簽,在標簽上標明商標、品名、農藥登記證號、組裝量、凈含量、生產日期或批量和保證期[1]。在最下方還應有一條與底邊平行的顏色標志條,標明農藥的類別:除草劑——綠色;殺蟲劑——紅色;殺菌劑——黑色;殺鼠劑——藍色;植物生長調節劑——深黃色。農藥包裝容器中必須有合格證、說明書。液體農藥制劑一般每箱凈重不得超過15 kg,固體農藥制劑每袋凈重不得超過25 kg。農藥制劑內包裝上須牢固粘上標簽,或直接印刷標識在小包裝上,農藥標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用戶按農藥標簽上的使用方法施藥,沒有藥效,甚至出現藥害,廠家應負全部責任。
(1)標簽內容。農藥標簽上應注明產品名稱、農藥登記證號、產品標準號、生產許可證號或生產批準證書號以及農藥的有效成分、含量、重量、產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方法、生產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項和生產企業名稱、地址、郵政編碼等內容,分裝農藥的,還應當注明分裝單位。缺少上述任何一項內容,則應提出疑問。
(2)產品名稱。標簽上的產品名稱必須有農藥通用名(中文通用名和英文通用名),商品名稱經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后才可使用。因此,消費者在購買農藥時,要注意凡是不能肯定產品中所含農藥成分名稱的產品不要輕易購買。
(3)產品包裝。相同計量的產品規格應相同,不能有大有小,內外包裝應完整,不能有破損。
(4)產品合格證。每個農藥產品的包裝箱內都應附有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消費者在購買農藥時要查看有無產品出廠合格證,以確定所購產品的質量。
(5)散裝農藥產品不能購買。由于散裝農藥摻假容易,真偽難以識別,出了問題難以處理。
2從農藥物質形態上識別優劣
①粉劑。可濕性粉劑應為疏松粉末,無團塊,顏色均勻。②乳油。應為均勻液體,無沉淀或懸浮物。如出現分層和混濁現象,或者加水稀釋的乳狀液不均勻或有浮油、沉淀物,都說明產品質量可能有問題。③懸浮劑及懸乳劑。應為可流動的浮液,無結塊,長期存放可能存在少量分層現象,但經搖晃后應能恢復原狀。④片劑。熏蒸用的片劑如呈現粉末狀,表明已失效。⑤水劑。應為均勻液體,無沉淀懸浮物,加水稀釋后一般也不出現混濁沉淀。⑥顆粒劑。產品應粗細均勻,不應含有許多粉末[2]。
3簡單的理化性能檢查
(1)可濕性粉劑。拿一透明的玻璃瓶盛滿水,水平放置,取半匙藥劑,在距水面1~2 cm高度一次性傾入水中,合格的可濕性粉劑應能較快地在水中逐步濕潤分散,全部濕潤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 min,優良的可濕性粉劑在投入水中后,不加攪拌,就能形成較好的懸浮液,如將瓶搖勻,靜止1 h,底部固體沉降物應較少[3]。
(2)乳油。用一透明的玻璃瓶盛滿水,用滴管或玻璃棒移取藥液,滴入靜止的水面上,合格的乳油(或乳化性能良好的乳油)應能迅速向下、向四周擴散,稍加攪拌后形成白色牛奶狀乳液,靜止30 min,無可見油珠和沉淀物。
(3)水溶性乳油。該劑性能與水互溶,不形成乳白色,國內該劑型較少,只有甲胺磷等。
(4)干懸乳劑。干懸乳劑是指用水稀釋后可自發分散,原藥以粒徑1~5 μm的微粒散于水中,形成相對穩定的懸浮液。
4與《農藥登記證》核對
國家規定,生產農藥必須辦理《農藥登記證》或《農藥臨時登記證》,經營單位和農民購買農藥時,有權要求生產廠家、經銷單位出示該產品的農藥登記證復印件,并與該產品的標簽核對。如發現產品標簽上的登記證號和標簽內容與登記證上的內容不一致,應提出疑問,并及時向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反映。待問題查清楚后,再決定是否購買[4]。
5農民購買農資需注意的事項
(1)選購農資時,應選擇有固定經營場所、證照齊全且信譽好的經營單位。
(2)種子、化肥、農藥都有嚴格的保質期要求,若無保質期就很有可能是假冒的或過期變質的。選購時,要檢查農資產品外包裝上是否標明產品名稱、廠名、廠址、出廠日期和保質期等標識,是否有合格證等。
(3)索要蓋有經營單位公章的信譽卡、發票。這些憑據上,要清楚準確地標明購買時間、產品名稱、數量、等級、規格價格等。一旦發生糾紛,這些都是依法處理的主要證據和依據。
(4)貨比三家,不貪便宜。大量農資產品投訴案例表明,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經營者就是抓住農民貪便宜的心理,以各種理由有意“讓利”引誘農民購買。
(5)發現問題及時投訴。如買的農資產品出現質量、假冒等問題,直觀上能認定的,可直接到當地消協或相關部門投訴。若直觀上不能認定,應及時到有關部門進行產品質量檢驗。
6參考文獻
[1]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化學保護[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3.
[2] 韓熹萊.農藥概論[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0.
[3]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新編農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9.
[4] 郭之達.真假農藥的鑒別[J].現代農業,200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