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1月1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核心學報之免耕栽培技術推廣面臨的難題 給大家推薦本站優秀雜志:《鄉村科技》,《鄉村科技》雜志以服務農村、農業、農民為宗旨,以實際、實用、實效為特色,以農村基層政府工作人員、農業科技人員、廣大農民和各類農村專業戶為讀者對象,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薦新優品種,介紹致富經驗,傳遞農業信息,普及科技知識,融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趣味性為一體,是新時期農民的優秀科普讀物。主要欄目有:政策要聞、新優品種、市場動態、科技簡訊、致富寶典、種植天地、加工貯藏、機電能源、養殖大觀、特色鄉村、縣域科技、法律顧問、健康人生等。
摘要:免耕栽培是一項農業先進應用技術,分析了免耕栽培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以期促進免耕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核心學報,免耕栽培技術推廣,存在問題,對策
免耕栽培技術是一項高效低耗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該技術的推廣有利于農業的節本增效和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寧國市免耕栽培面積已發展到油菜6 533.33 hm2、小麥近666.67 hm2、水稻直播1 666.67 hm2的成績,有效地培肥了土壤,提高了土地的生產能力。然而免耕栽培技術仍然存在推廣后勁不足的問題,現加以分析,并提出對策。
1免耕栽培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1思想觀念落后,農民素質不高
不少農民對免耕技術還缺乏足夠的認識,怕擔風險,怕示范失敗,不敢帶頭示范種植。有的農民認為種田效益較差,打工掙錢更加容易,對農業生產和新技術不夠重視[1],增加了農技推廣工作的難度。目前,農村勞動力以老人、婦女為主,接受新技術能力有限。農民當年從免耕栽培中看到好處,得到實惠,技術要領也已經掌握,但第2年仍要農技人員上門進行技術指導,否則寧愿采用傳統精耕細作的辦法。農民素質較低,市場意識差,制約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和應用,使許多科技成果不能盡快轉化為生產力[2]。
1.2田塊條件限制,推廣經費有限
因免耕栽培技術受田塊和播種時氣候影響較大,應選擇排灌便利、土壤條件較好的田塊進行。但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因田塊不能集中連片,不能速灌速排,導致免耕技術措施跟不上,免耕前期易出現缺苗或草害現象,有些農民便產生疑惑,造成免耕效益不明顯,影響示范推廣。示范推廣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基層農技推廣部門受自身經費限制,極大限制了基層干部從事新技術推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致使免耕技術推廣力度明顯削弱,造成上面熱心、全力推廣,下面無心、無力將工作落到實處的被動局面。
2對策
2.1組織領導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大量青壯年陸續向城市轉移,農村勞動力矛盾日趨緊張。應高度重視免耕技術示范推廣,通過政府參與,加大行政引導力度,把免耕技術作為主推技術來抓,制訂發展目標、規劃和激勵機制,營造推廣免耕技術的良好氛圍。
2.2轉變思想
推廣免耕栽培技術,是農作物種植方式的一場革命,由于傳統精耕細作觀念已深入人心,少數干部、群眾對免耕技術的優勢、效益不太了解,部分農民仍然認為要獲得高產,就必須進行精耕細作。要因勢利導辦好示范樣板,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指導農民干,通過免耕示范讓農民看到免耕的信心。通過宣傳引導、培訓教育、能人帶動,農民就會知道免耕其實是科學的種田方式。
2.3示范指導
實踐證明,示范是加快新技術推廣最有效的辦法[3]。通過試驗示范田、項目基地、召開經驗交流會和現場觀摩會等多種形式,把技術送到千家萬戶、田間地頭,把示范田辦成技術指導推廣的陣地、農民科學種田的課堂。在示范推廣基地選擇上,應優先考慮農民的積極性、適宜田塊和交通,以便技術指導和農民學習觀摩。示范規模不求大,但點要多、面要廣、質量要高,便于農民看有示范,學有榜樣,達到辦好一個點,帶動一大片的目的。
2.4政策支持
以項目實施為平臺,強化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技結合,加快關鍵技術的集成推廣,為免耕技術推廣獲得成功提供重要保證。在免耕技術示范推廣過程中,把科技入戶、良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進行整合[4],加大補貼力度,創造良好條件,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和項目質量標準。加大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科技示范戶和農民科技骨干人才的培養,充分發揮其技術推廣和科技致富示范帶頭作用,建立技術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技推廣新模式,使農業技術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2.5綜合推廣
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目標,將優良品種、適時播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蟲綜防等關鍵技術綜合推廣,形成適用不同作物、不同模式的免耕栽培技術體系。因地制宜抓好不同品種、不同密度、不同施肥等對比試驗示范,不斷總結經驗,摸索配套栽培技術措施,最后以點帶面積極穩妥推進免耕技術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讓免耕栽培技術惠及更多的農民。
3參考文獻
[1] 蔡派.中國免耕栽培技術推廣現狀與展望——兼論糧食生產重大技術補貼政策[J].世界農業,2007(5):30-31.
[2] 張忠民.安康市農作物免耕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農技推廣,2006(12):21-22.
[3] 趙虎生.寶雞市夏玉米免耕栽培技術推廣應用之探討[J].陜西農業科學,2009(2):133-134.
[4] 張明學,陳亮樹,程盛.曾都區免耕栽培技術推廣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技推廣,2008(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