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0月1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生殖健康作為一個全新概念和研究領域,已受到全球大多數國家的關注。l994 年開羅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行動綱領》中,把2015 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作為全世界共同奮斗的目標。要實現這一日標,我們面臨的問題還很多,年輕成人的生殖健康問題便是其中之一。
關鍵詞:期刊之家,未婚妊娠人群,未婚人流人群,教育
上世紀80 年代以來,我國年輕成人婚前性行為的比率逐年增加,但他們的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識卻很貧乏,使得這組人群的生殖健康問題更顯突出。對重慶市未婚人流女青年避孕情況調查的結果顯示,有21.2%的被調查者在初次性交時不知道可能導致懷孕,采取避孕措施的不足l/5;在未婚人流者中,近70%從未采取避孕。由于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禁止談“性”,加之對年輕成人的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識教育的忽視,使得這組人群很難從正規渠道獲得科學的生殖健康知識和良好的生殖保健服務。這意味著有婚前性行為的年輕成人,正面臨著非意愿妊娠、人流及性傳播疾病等生殖健康的高風險。
近三十多年來,中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生殖健康保健和避孕服務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重慶,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覆蓋面已達工廠、鄉村,已婚夫婦從新婚開始就受到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人員提供的生殖保健和避孕服務,他們甚至在家里就可獲得避孕藥具。但是,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已婚夫婦,卻忽視了對未婚年輕成人的生殖健康宣傳教育服務工作。在調查中發現,僅有21.9%和16.3%的年輕成人能真正直接從醫生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那里獲得避孕知識和避孕藥具。由此可見,在重慶,目前針對年輕成人生殖健康所提供的服務還很少,而年輕成人卻渴望得到生殖健康的服務。調查結果顯示,86%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在年輕成人中進行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識的教育,僅2.8%的被調查者認為沒有必要;就是否可能在年輕成人中發放避孕藥具的問答中,肯定回答的有56.3%,明確回答不可以的僅10.5%。這就在服務與被服務之同形成了一對矛盾狀況,即較完善的服務體系與滯后的服務工作的矛盾;追切的服務需求與很少的服務提供的矛盾。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滿足年輕成人生殖健康的需求,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應該成為計劃生育部門一個的新的工作目標。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國民經濟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引進的同時,西方的性道德觀亦隨之涌入,這對中國傳統的婚姻家庭倫理觀是一個很大的沖擊,致使國人特別是青年的性觀念發生了改變,婚前性行為就是一個證明。從一些大城市的有關資料可知,婚前性行為在逐年上升[1]。婚前性行為的增加,亦將導致未婚妊娠和未婚人流的增加。上海市的詞查資料[2],上海市近年來未婚妊娠和人工流產已占人流總數的四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的趣勢(如:l990年為25.4%,l991年為25.73%,l992年為26.4%)。未婚妊娠人流不僅危害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給家庭和社舍帶來不良影響,這一問題已引起了社含各界的關注。
未婚同居、未婚人流,已是全世界各國共有的社會問題。在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由于社會、文化等原因,早已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方面的研究最為活躍,許多學者從生殖健康及社會心理學方面進行了多角度、多學科的研究,如未婚妊娠和人工流產的社會家庭原因[3、4],妊娠青少年的性心理、性行為特征[5],青少年性知識、避孕及性傳播疾病狀況[6、7],以及怎樣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預防青少年妊娠人工流產等[3、8]。
研究認為,未婚妊娠及人工流產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它不僅與社會經濟、種族、文化、地域有關[3],家庭環境亦是不可忽視的因素[4],而青少年的性知識缺乏常是未婚妊娠的重要因素[5]。預防青少年妊娠、人流不僅要靠社會、家庭的努力,主要還得靠青少年自己,要讓他們認識到未婚妊娠、人流的后果。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已在中學開設了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識的裸程,或建立了為青少年提供性知識信息和服務的機構。
在國內,因數千年的傳統文化禁止談“性”,對婚前性行為和未婚妊娠人流的研究受褚多因素的影響,起步較晚,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才有研究文章陸續在專業雜志上發表。婚前性行為在國內是十分敏感,也是十分隱蔽的問題,從以下數據便可見一斑。根據婚前體檢所得資料,上海市未婚婦女有過性經歷的比例達71.3%[9]。而上海的另一個調查結果卻表明,婚前性行為的比例為l2%[10],雨項結果相差甚遠。這可提示有婚前性行為者雖可能受所謂的西方文明的影響,認為婚前性行為是正常現象,是個人的事,有的甚至認為是一種時尚,是思想解放的表現,但又受到中固傳統性觀念所形成的社會輿論的影響,大多數婚前性行為是隱晦的,不會向社會公開。正因為如此,這組人群很難從正規渠道獲得避孕知識和避孕藥具。從上海市對婚前性行為和未婚人流的情況凋查結果看,這組人群僅有30%左右的人采用過避孕措施,約有40%的人完全不懂如何避孕[1、10]。這就意味著,在有婚前性行為的女青年中,大部分面臨著妊娠的危險。由于國家現行的計劃生育生育政策,她們中大部分人并沒有懷孕生育的意愿,最后只能靠人流或引產終止妊娠。眾所周知,人流、引產對婦女的健康是不利的,而未婚人流者在術后往往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營養,故對其身心健康的危害更甚。如何降低未婚人流率,保護這組人群的身心健康,理應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鄧依柳,等.上海市1202例未婚女青年人工流產情況調查[J].生殖與避孕,1992,12(5):62.
[2] 馬庚田,姚本中.上海市未婚先孕原因分析及降低未婚先孕對策的探討[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1993,7(5):281.
[3] Hollingsworth DR., et al.Teenage pregnancy:a multiracial sociological problem[J]. Am J Obstet Gynecol,l996, 155(4): 741.
[4] Pongracz M. Demograhpie characteristics of pregnant adolescents and soeializing effort of the family background [J]. Demografia ,l987,30(2-3):273.
[5] Miller BC. Family configaration and adolescent sexu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J].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l987, 9(2):111.
[6] Harvey SM. Trends in contraceptive usc among university women1974-1983:a decade of change[J]. J Am Coll Health, 1988,36(4):209.
[7] Persson E.,et al. Sources of information,experiences and oplmions on sexuality, contraception and STD protection among young Swedish students[J].Adv Contracept,l992, 8(1): 41.
[8] “Reducing the risk”program helps teens delay first sex[J]. Contraeopt Teehnolupdate ,l992,13(5):84.
[9] 吳耀春,等.上海未婚婦女性經歷、妊娠、人工流產情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1990,6(11):48.
[10]樓超華,等.婚前避孕措施使用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生殖與避孕,l992,1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