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0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文章在論述了“打開喉嚨”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從生理現象、適度感的解決、訓練方法等幾個方面對聲樂教學中“打開喉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 鍵 詞:核心論文發表,歌唱藝術范文,打開喉嚨,喉頭位置,適度感,訓練方法
在聲樂教學中,“打開喉嚨”是聲音訓練的重要部分。喉嚨打開的程度直接影響到聲音的質量,影響到是否能夠獲得美好、豐富、科學的聲音,影響到藝術作品的表現,影響到歌唱藝術壽命的長短與否。因此,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也就成為聲音訓練中的重要技術細節之一。
一、打開喉嚨對于歌唱的意義
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魯索在講述歌唱方法中,對“打開喉嚨”歌唱的重要性做過明確的闡述:“喉嚨是聲音發出時的必經之路,如果開的不夠大而企圖發出一個豐滿而圓潤的聲音是不可能的,同時,喉嚨又是氣息呼出吸進之處,如果喉嚨緊鎖著,聲音就只好去尋找另外的通路,要不就只有悶在里面。”由此可見,在訓練歌唱時,把喉嚨打開,放下喉頭并穩定在吸氣的部位,它的意義在于能夠使聲帶在正常情況下運動,并使聲音得以正常發揮,進而更加輕松地駕馭作品,更加完美地演繹聲樂作品,其重要意義還在于能夠科學地解決好打開喉嚨的問題,使演唱者的生理狀態更為健康,歌唱的藝術壽命得以延長。
二、歌唱時正確的喉頭位置及適度感的解決
喉嚨是咽和喉的總稱。咽在口腔的后部,分為上部和鼻腔相對的鼻咽,中部和口腔相對的口咽,下部在喉的后部稱喉咽。歌唱的主要通道就是整個喉咽部,這條聲道暢通了,聲音就會明亮、集中、富有共鳴。喉則是介于咽和氣管之間的部分,因喉內有聲帶,是人聲的振源體,通過氣流沖擊聲門引起聲帶振動而發出聲音。如果喉嚨處于緊張、僵硬或緊閉的狀態,氣息就無法暢通無阻地送上來,聲音便“卡”在喉嚨里。
在日常生活的聲音運用習慣中,人們的喉頭位置比較隨便,有些人平時說話習慣喉頭位置比較高,有些人則比較低。一般說來,歌唱時的喉頭位置應該比平時說話偏低一些。但有不少歌者存有喉頭上提的問題,這是發聲中的最大障礙,它直接影響著發音的質量,嚴重干擾了聲樂教學的進程,成為聲樂教學中最普遍的錯誤。凡發聲中喉頭上提的人,呼息受阻不流暢,聲音“卡”在喉嚨里,唱到高聲區就會憋得臉紅脖子粗,嗓音不能持久,吐字受到妨礙,聲音出現顫抖或音不準現象,弊病甚多。意大利聲樂專家吉諾·貝基來華講學時,課堂上不斷地重述:“喉頭上來就不行,要穩定或低一些,不要擠、壓、捏,喉嚨要打開,一定要記住這個概念。”所以,正確的喉頭位置應是相對穩定地在吸氣狀態的喉位上,這樣就容易得到氣息的支持,還可使發音管得以向下伸長,可使聲音自然掛上胸腔,使聲音變得渾厚、寬廣,聲區更容易統一,可增強歌唱的整體感,聲音的穩定性就會明顯增強。
雖然歌唱講究開喉,但如果解決不好適度感問題,使開喉過大或者過小都會給歌唱帶來不利。如開喉過大,就會出現氣多聲少的現象。由于發聲時,只有大量氣息涌出,缺乏聲帶擋氣的力量,使氣息的呼出與聲帶向下擋氣的力量失去平衡,氣流迅速跑掉,從而造成聲音虛漏,音色暗淡蒼老,歌唱時會感到氣息不夠用,不能完整地唱完一個樂句。而開喉過小,就會出現聲多氣少的現象。由于氣吸得淺而少,聲音得不到氣息的支持,發音靠喉嚨支撐用勁,聲帶閉得過緊,發出的聲音扁平尖亮、生硬蒼白、缺乏共鳴,這種捏著喉嚨歌唱的毛病是因為不懂得開喉引起的。長期這樣發聲,會因聲帶及喉部肌肉用力過多而引起聲帶充血、水腫,而導致嚴重聲帶疾病。
三、打開喉嚨的訓練方法詳解
充分了解了打開喉嚨在歌唱中的重要意義及有關的生理常識,解決了適度感問題,接下來就是訓練問題和解決技術細節問題。打開喉嚨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筆者結合教學就幾個常用方法詳解如下:
1.“打哈欠”的訓練方法
“打哈欠”的訓練方法是指在歌唱中,用來降低喉頭和擴大咽腔的方法。人在“打哈欠”的初期,不讓哈欠打出來,強行把嘴閉上。這時,軟腭部分會自動上抬,鼻腔興奮擴張,同時喉頭也會自然下降,咽管(鼻咽、口咽、喉咽)隨著“打哈欠”的動作拉開上下的距離,擴張腔體的空間容積,使聲音的共鳴通道寬敞而又通暢。這種“哈欠”狀態就是“打開喉嚨”的狀態,也就是歌唱時的狀態。法國著名生理聲學家于松稱它為“隱蔽的哈欠”。它給聲音和氣息的流通提供了必要條件。
2.貼著咽壁吸著唱的訓練方法
“打哈欠”的目的是“打開喉嚨”,使喉頭穩定在低喉位上。但是,很難在歌唱發聲的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打哈欠”的狀態。而運用“貼著咽壁吸著唱”的感覺,不僅能使演唱者的喉頭穩定在低喉位上,而且可以自如地、松弛地“打開喉嚨”。人在吸氣時,喉頭處于最自然、最松弛的狀態,喉嚨不擠不壓,氣息通暢。只要在歌唱發聲的全過程中,能夠自始至終保持這種“吸著唱”的感覺,就能始終保持低喉位“打開喉嚨”的狀態。這需要演唱者在心里“想”著,“內視覺”看著,以保證“吸著唱”的狀態貫穿始終。
3.瞬間“喝氣”的訓練方法
人在受到驚嚇時,緊張的神經系統會使腔體迅速擴張。借助這種驚訝的瞬間向里“喝氣”,就會感到咽部有涼爽感,喉頭有種“向后撤”“向下沉”的感覺。重要的不是“喝涼氣”本身,而是產生“涼爽感”的各部分器官的動作變化,它不但降低了喉頭的位置,而且改善了咽喉的形態。這種突發性的擴張運動,可在瞬間把喉嚨打開,此時的狀態就是歌唱時的正確狀態。
4.“模仿”的訓練方法
聲樂是音響的聽覺藝術,學習聲樂離不開具體的歌唱的音響,模仿是必須的。模仿者必須具備敏銳的聽覺,能夠清楚地分辨聲音色彩的優劣。在模仿中,發聲器官就能憑借聽覺的音響信號做出迅速反應,這種由聽覺指揮生理的條件反射,可以下意識地調節發聲狀態。如模仿人的“寬嗓子”歌唱,模仿人的“哭泣”聲,模仿牛的“叫聲”等,都能使咽喉等共鳴器官處于興奮擴張的狀態,此時的喉嚨便是打開的。通過模仿來領會與體驗聲樂理論中所闡述的科學方法,掌握其要領,不斷練習,就能形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另外,用發聲時比較合乎歌唱狀態的“U”母音進行練習,也是掌握“打開喉嚨”歌唱的不錯方法。
結束語
核心論文發表—中國最權威的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網,集合省級期刊發表、國家級期刊雜志發表、核心期刊征稿等各級期刊投稿論文發表服務,每本期刊均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認證的正規期刊。專業的團隊,一流的服務品質,全心全意打造最高效的職稱論文發表平臺。
網站并非期刊的官方網站或雜志社,是專業從事期刊發表服務的中介機構,與所有期刊雜志社均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系與密切的聯系,能夠為客戶提供最新最權威得期刊征稿資訊,讓客戶第一時間把握最準確的期刊投稿事宜。本著讓客戶發表論文省時、省心、省錢的原則,我們會針對客戶的論文稿件的撰寫方向,推薦高質量、高通過率、低價位的學術期刊,如果您有需要,我們也根據您的要求提供論文指導,直到論文發表為止。沒有最專業,只有更專業,期刊資訊我們最前沿,期刊征稿我們最權威,期刊發表我們最全面。
參考文獻 :
[1]鄒本初著.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俞子正,田曉寶,張曉鐘編著.聲樂教學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劉郎主編.聲樂教育手冊[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