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9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對工程質量檢測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節能監測就是保證節能建筑施工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本文在此對于建筑節能監測的分類及其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幾點問題做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論文發表網,節能環保論文,節能檢測,分類,圍護結構
前言:建筑節能檢測,是用標準的方法、適合的儀器設備和環境條件,由專業技術人員對節能建筑中使用原材料、設備、設施和建筑物等進行熱工性能及與熱工性能有關的技術操作,它是保證節能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手段。與常規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一樣,建筑節能工程的質量檢測分實驗室檢測和現場檢測兩大部分。實驗室檢測是指測試試件在實驗室加工完成,相關檢測參數均在實驗室內測出;而現場檢測是指測試對象或試件在施工現場,相關的檢測參數在施工現場測出。
一、建筑節能檢測的必要性
簡單來說,建筑節能就是要“減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和“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率”。我國建筑節能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 1993年便制定了GB50176《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建筑業急劇膨脹,新建建筑不僅在建造過程中消耗了大量能源,而且在較長的使用過程中還繼續消耗大量能源,建筑能耗已占全國總能耗的1/3。2000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全國范圍內的建筑節能工作力度。然而,現實卻不然,尤其在夏熱冬冷地區,多數設計人員的建筑節能相關知識比較欠缺,對新的建筑節能規范和標準理解有待提高。針對以上現象,為了確保建筑節能工程的質量,必須通過相關的檢測,來實施建筑節能施工質量監督。
二、建筑節能工程檢測的內容及分類
節能檢測作為檢查驗收的重要手段,用來確保節能分部工程的施工質量,除開設備系統(熱源系統和采暖系統)外,節能檢測重點圍繞材料,構件,圍護結構(通常指外圍護結構,包括外墻、屋面、窗戶、陽臺門、外門以及不采暖樓梯間的隔墻和戶門等)進行,檢測的參數主要是這些材料構配件的傳熱系數值。傳熱系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差為1度, 1小時內通過1平方米面積傳遞的熱量,用K表示,單位為W/m2·k。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越小,則隔熱保溫性能越好。K值的測量分為實驗室測量和現場測量兩種。
1、實驗室與現場檢測
與常規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一樣,建筑節能工程的檢測分實驗室檢測和現場檢測兩大部分。實驗室檢測是指測試試件在實驗室加工完成,相關檢測參數均在實驗室內測出;而現場檢測是指測試對象或試件在施工現場,相關的檢測參數在施工現場測出。
2、型式檢驗與抽樣檢測
從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來分,建筑節能檢測分進場部品構件材料、保溫隔熱節能系統及組成材料的型式檢驗(簡稱型式檢驗)和現場抽樣復查檢測(簡稱復檢)以及現場監督檢查檢測(簡稱監督檢測)。
型式檢驗是建筑節能部品構件材料、保溫隔熱節能系統進入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必要條件,進入施工工程現場的企業應具有檢測參數齊全的有效型式檢測報告。由于建筑節能工作大量推廣時間不長,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和供應等各層面的相關人員對建筑節能技術、節能系統產品認識普遍有待提高。在這期間,加強節能宣傳與培訓、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監督尤為重要。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定期與不定期對建筑節能施工過程中的監督檢查,可以及時糾正設計環節中出現的不足、杜絕施工階段偽劣節能產品混入施工現場,避免產生“豆腐渣”工程。
三、建筑節能檢測的幾點方法
1、外墻保溫系統外墻保溫系統的節能檢測
主要包括系統耐候性試驗、系統抗風載性能試驗、系統抗沖擊性能試驗、抗拉強度試驗和傳熱系數測定試驗等。而在當前的建筑節能檢測中,主要技術是能夠快速準確地測定建筑外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即得出外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傳熱系數的測定方法主要有熱流計法和熱箱法兩種。熱流計是建筑熱耗測定中常用儀表,其檢測基本原理為:在被測部位至少布置兩塊熱流計,測量通過建筑構件的熱量,在熱流計的周圍和對應的冷表面上各布置4個熱電偶測量溫度,并直接傳輸進入微機系統,通過計算可得出傳熱系數值。而熱箱法的工作原理為:在試件兩側的箱體(冷箱和熱箱)內,分別建立所需的溫度、風速和輻射條件,達到穩定狀態后,測量空氣溫度、試件和箱體內壁的表面溫度及輸入到計量箱的功率,就可以計算出試件的熱傳遞性質,熱箱法不適合于現場檢測,適合于外墻、樓板、門窗的熱傳遞系數的實驗室測量。目前較先進的方法還有紅外線熱像儀法。紅外線熱像儀是集先進的光電技術、紅外探測器技術和紅外圖像處理技術于一身的高科技產品。熱像儀測量物體表面溫度是一種非接觸式、快速的測量儀器,測量物體表面溫度分布,能夠直觀的顯示物體表面的溫度分布范圍。此外還有顯示方法多、輸出信息量大、可進行數據處理、操作簡單、攜帶方便等優點。
2、建筑外門窗試驗建筑外門窗的節能檢測
主要包括保溫性和氣密性能的檢測。門窗是建筑外圍護結構中熱工性能最薄弱的構件,通過建筑門窗的能耗在整個建筑物能耗中占有相當可觀的比例。調查表明,我國北方一些地區的采暖建筑由于采用普通鋼門窗,冬季通過外窗的傳熱與空氣滲透耗熱量之和,可達全部建筑能耗的50%以上;夏季通過向陽面門窗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所得的熱量,成為空氣負荷的主體。外門窗保溫性能以傳熱系數為評定指標。其檢測方法為標定熱箱法。試件一側為熱箱,模擬采暖建筑冬季室內氣候條件,另一側為冷箱,模擬冬季室外氣候條件,在對試件縫隙進行密封處理,試件兩側各自保持穩定的空氣溫度、氣流速度和熱輻射條件下,測量熱箱中電暖氣的發熱量,減去通過熱箱外壁和試件框的熱損失,除以試件面積與兩側空氣溫差的乘積,即可得出試件的傳熱系數。外門窗的氣密性檢測一般可采用壓力法,就是利用風機等增壓或減壓的原理,使建筑外門窗內外之間人為造成壓力差,測定在該壓力差條件下的空氣滲透量。
四、圍護結構檢測中須注意的問題
1、溫度和濕度對材料導熱系數的影響
材料的導熱系數與容重有關,但任何保溫隔熱(絕熱)材料,無論是無機的還是有機的,多數是有孔材料。如果是閉孔材料,濕度對其導熱性能影響小些;如果是開孔材料,濕度對其導熱性能影響很大。一般說來,材料隨著溫度的升高,孔隙中空氣的導熱和孔臂間輻射換熱也增強,使得材料導熱系數增大,因此,在檢測導熱系數時要注意環境溫度的控制,要記錄環境溫度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2、濕度對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影響
設計圍護結構傳熱系數,是以設計規范提供的標準條件下導熱系數,乘以一定系數進行計算的。這個系數只有在一定條件下適用,有些條件下并不適用,由此可見,環境的濕度會對材料的傳熱系數測試產生影響,應引起注意。
3、風速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風速影響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熱流計法和熱箱法),可導致檢測結果偏大;風速也影響紅外熱像的檢測結果,使溫度分布產生誤差。
4、人為操作帶來的誤差
測溫選點不同帶來測溫本身的不準確,同時直接影響用溫度計算的間接檢測結果,如能耗、熱流計的傳熱阻等。傳熱系數測點方位的選擇,如南向和西向受太陽輻射影響大,不宜進行傳熱系數檢測,如一定要檢測,應進行遮擋處理。檢測位置的不同影響其數據的代表性,如果進行傳熱系數檢測,最好用熱箱法檢測幾面墻;用熱流計法每面墻布置幾個測點比較具有代表性;這些測試結果需要用紅外熱像儀輔助檢測比較準確。
5、檢測中應注意的熱橋問題
在節能建筑中由于施工誤差、保溫隔熱材料熱工性能差和設計不合理等原因,導致相當數量的圍護結構熱工性差或產生熱橋,室內出現結露、長霉和室內溫度達不到標準要求的現象。因此,在進行節能檢測時,要兼顧熱橋部位的檢測。
6、圍護結構的外墻節能構造檢測和處理
圍護結構的外墻節能構造檢測時薄抹灰系統檢測比較好檢測和恢復處理;有網和無網現澆體系的鉆芯取樣,可能很難取出完整試樣;夾心保溫墻體要鉆芯樣到結構層,等于破壞了結構,修補恢復時要按結構方案修補;規范未說明自保溫墻體如何取樣。
7、系統檢測室建立的問題
在建立散熱器、風機盤管含值和噪聲檢測時,要注意標準要求的條件(溫度、壓力、濕度和流量等),實驗間的建造一定要符合標準,驗收時一定要對照標準進行,否則,測試臺誤差會帶來檢測結果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