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2月2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消費者生活方式的逐步合理化,節約資源與生態化和高品質化等概念結合在了一起。在這樣的文化中,生態節能型設計在酒店建設中得以充分的體現,而在技術生態與文化生態的共同要求下,酒店的地域性表達應成為重中之重。
關鍵詞: 酒店管理評職論文發表,期刊雜志發表,生態節能,節能設計,建筑設計
1、前言
建筑活動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環境影響最大的活動之一。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從建造、使用直至最后被拆除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材料,產生很多對環境有害的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巨大。而對節能環保的追求是人類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的需要,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它將成為推動酒店業、建筑業乃至整個人類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動力。本文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分析與探討。
2、酒店節能建筑設計特性
2.1自然通風設計
在該接待中心的建筑物中,窗重點節能設計的部位。從冬季耗熱來講,窗的傳熱、耗熱與空氣滲透耗熱約占全部耗熱量的一半,所以希望窗的面積越小越好;但窗同時又擔任著采光、夏季通風以及冬季利用太陽能加熱房間的作用。這要求窗面積應滿足使用的基本要求,不宜過小。
為此,本酒店節能設計時,應對建筑場地的環境進行監測,根據所得到的監測數據模擬分析建筑風環境,并以此作為建筑綠色設計方案的關鍵考慮要素。結合室外風場規律,對窗墻比進行控制,研究建筑不同立面采用不同的外窗形式,同時結合采用遮陽反光板、外窗朝向以及形式考慮外部噪聲影響。在建筑平面上,采用大空間和多通風面設計,從而實現了室內舒適通風環境,開窗各種功能需求自然地確定出大樓的建筑外圍護構造選型,即由功能需求決定形式。
改善門窗絕熱性能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增加玻璃層數,在內外層玻璃之間形成密閉空氣層或者充惰性氣體。雙層窗的傳熱系數比單層窗降低—半,三層窗的傳熱系數比雙層窗又降低1/3。封閉的空氣間層不僅隔熱,還能有效隔聲。空氣間層的厚度可由計算或經驗值獲得。使用中空玻璃窗是改善建筑質量,達到節能要求的有效途徑。如今出現的各種新型窗體材料和構造,氣密性和保溫效果很好。所以在制作門窗時要注意提高門窗的制作質量,采用新材料,加設密封條,以提高氣密性,而加設密閉條是提高門窗氣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門窗氣密性。最后,在經濟狀況允許的條件下,可考慮使用新型保溫節能門窗,能耗低的節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溫節能門窗可大大提高熱工性能。
2.2自然采光與噪聲控制設計
酒店建筑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采光與噪聲控制需要,充分利用窗的設置以達到采光與噪聲減小效果。本酒店節能設計時充分考慮到這一點,通過采取玻璃采光頂以達到加強采光效果。
在噪聲控制措施上,重點是采用結構措施防噪。在非辦公房間則通過減少開窗面積,以減少室外噪聲對人員的影響;同時采取雙層窗,在受室外噪聲影響較大的房間中還采用LOW-E中空玻璃,可有效地隔熱以及防噪,確保其計權隔聲量不小于30dB,另外對于局部地方還采取室內吸聲降噪措施。
2.3屋面節能措施在酒店中的應用
在本酒店建筑屋頂構造設計中,采用了高效保溫材料、架空型保溫、倒置保溫等進行合理的保溫和隔熱設計,這樣可充分確保了在冬季低溫地區、夏季高溫地區給室內提供適宜的生活溫度,同時為冬季的暖氣用能、夏季的空調降溫用能節省出大量能源。我國冬季的采暖大多數地區還在用煤,夏季的降溫一般都是用電,合理的屋頂保溫和隔熱設計可省出大量的能耗。在不斷改進建筑外墻、外窗的保溫性能后,還必須進一步加強屋面保溫隔熱的研究。
屋面節能措施的要點:其一是屋面保溫層不宜選用密度較大、導熱系數較高的保溫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過大;其二是屋面保溫層不宜選用吸水率較大的保溫材料以防屋面濕作業時因保溫層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溫效果。如選用吸水率較高的保溫材料,屋面上應設置排氣孔以排除保溫層內不易排出的水分。現在,高效保溫材料已經開始應用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溫,采用膨脹珍珠巖保溫芯板保溫層代替常規的瀝青珍珠巖或水泥珍珠巖做法,就克服了常規作法的諸多缺點。這種保溫芯板施工方便、價格低廉、不污染環境;芯板為柔性制品,不僅適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帶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溫工程更可顯示出它的優越性。
3、通過地域性體現文化生態理念
從廣義的生態節能概念考慮,其不僅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人工環境和人類的歷史文化環境。建筑與地方歷史文化的和諧一致,即文化生態,也是度假酒店生態設計的內容之一。文化生態節能涉及的是建筑與地方文化的關系,即對地方歷史文化的尊重。一方面,度假酒店是一個地區文化的窗口,它要充分體現出本地文化。這樣才能使歷史環境及地區的文脈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保護而不是被破壞和削弱;另一方面,度假酒店所處的地域文化環境也為酒店增加了當地傳統文化特色,使酒店成為與地域文化環境相結合的獨一無二的建筑,而這種獨特性正是現代度假酒店的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向。在酒店建筑設計中,主要通過以下手法實現:一是采用傳統建筑形式,這里所指采取傳統建筑形式并不是讓新建的酒店建筑模仿其周圍的歷史建筑,而是在利用傳統建筑形式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創新以適應現代功能和結構:二是將歷史符號抽象簡化并加以提煉,吸取舊建筑形式的藝術特征和精神實質.城市建筑融入新形式之中并加以表現,形成經過提煉、抽象和升華了的新語言并最終創造出與老形式具有同樣視覺效應的新形式,以此體現文化的延續;三是與傳統文化形成反差,恰當運用對比的手法,使新舊界面更為生動,相得益彰,有時候新建筑不必處處延續既有建筑的母題,以對比的方式反而可以強調既有建筑。
4、可再生能源利用
為了充分體現本酒店的建筑節能設計,有效地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是一種天然的潔凈能源,在綠色建筑設計上被廣泛推廣。從近年來的能源使用和發展情況來看,太陽能應該由“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發展。一般來說,夏天是太陽能最充足的時候,氣溫也相對較高,這時人們需要的是空調降溫。太陽能制冷空調有兩種不同的途徑:
4.1太陽能光電轉換,利用電力制冷。
4.2太陽能光熱轉換,以熱能制冷。對于耗能巨大的建筑物空調降溫,以保持環境舒適度或特定溫度和濕度要求為目標,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才能解決,一方面通過各式各樣的降溫方式來實現空調。另一方面盡量減少建筑物夏季冷負荷,包括完善建筑物本身的設計及建筑材料熱性能的改善等。
5、結語
總而言之,降低能耗,為客人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環保的休閑環境,這是酒店建筑節能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建筑界對于世界整體發展思路的回應,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今后建筑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蔣華林.建筑節能在酒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0,24(8).
[2] 戴新環.創建綠色飯店的構想[J].社會科學家,200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