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1月0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建設區域金融中心成為各省市經濟競爭的焦點。武漢作為一個重要的中心城市,有必要把它打造成為一個中部地區的區域金融中心,從而增強武漢和湖北的競爭力和輻射力。本文首先介紹了武漢金融業的發展現狀,接著通過對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發現武漢具備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諸多有利條件,最后提出大力推進金融創新和武漢區域金融中心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城市建設論文范文,期刊雜志發表,武漢市,區域金融中心,金融業
一、引言
金融中心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產物,具有強大的資本積聚、輻射功能,能夠顯著提高城市的經濟綜合承載能力,因此不少有實力的城市都在加快區域金融中心的建設步伐,然而中國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資金需要量有差異,對外開放程度不同,因此中國需要形成幾個金融中心,來對周邊地區的經濟進行輻射、提攜,各個金融中心的服務方向是不一樣的。區域性金融中心一般是根據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特點發展起來的,因此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二、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工作,在《湖北省金融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具體目標。就武漢目前的狀況來看,建設區域金融中心是切實可行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是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也是中國內陸地區最繁華都市及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從長遠來看,武漢最有可能發展成為我國內陸地區最大的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武漢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方面的優勢突出了其在全國交通運輸中的樞紐作用,加上近幾年的大規模武漢城市地鐵建設,使得城市交通更為便捷,這都為打造區域金融中心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深厚的金融歷史積淀
早在1861年,英國匯隆銀行就在漢口設立分行。隨后,英國匯豐、美國花旗等近20家境外銀行紛至沓來,到1925年時,武漢的中外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典當行等金融機構已達200余家,外資銀行分行有20余家。當時漢口成為僅次于上海的全國性金融中心,也是中部地區唯一的金融中心。
(三)經濟金融規模處于中部領先地位
武漢的金融機構總數居中部六省第一,銀行的密集度,武漢居全國第五,金融對經濟貢獻率已從2002年的1.5%提高到現在的10%左右。外資銀行的入駐,使武漢的金融業更具國際化競爭氛圍,同時也能夠激發本地金融機構的改革創新。
在外資、外地金融機構紛紛向武漢進軍的同時,本地土生土長的金融企業發展步伐也沒有停滯下來。漢口銀行、武漢市農村商業銀行的設立,將給武漢本埠的金融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這種良性的競爭,促使武漢的整體金融水平有了快速提高。
(四)豐富的人才資源
武漢地區擁有一大批大專院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校集中度、科技競爭力均僅次于北京和上海,居全國第三位。各大著名高校源源不斷地為武漢的發展輸送金融專業和復合型人才,豐富的人才資源在中部六省絕無僅有,為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持。
(五)武漢城市圈的建立
隨著武漢“1+8”城市圈的建立,面積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漢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總量,它不僅是湖北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城市圈的建設,涉及工業、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諸多領域,這為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中部崛起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撐。
三、建設武漢區域金融中心的建議
“十二五”期間,武漢區域中心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以培育金融機構和人才的聚集區、資金融通的高效區、金融創新的試驗區為主體,基本實現金融機構的多元化、金融產品的多樣化、金融市場的多層次化、金融業務的特色化和金融服務的精細化,初步建成全面開放、監管有力、競爭充分、功能齊備、層次豐富的現代化金融體系。
(一)吸引金融機構落戶武漢
大力營造金融業成長的制度環境、服務環境與信用環境,出臺更多吸引國際國內金融機構落戶武漢的優惠政策,優先引入金融總部和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壯大金融總部在武漢區域金融中心的集聚效應,努力推動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同時支持武漢本地金融機構做優做強,建設全國性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并創造條件鼓勵支持武漢地區金融機構走出去,進入國際核心金融體系,提升武漢金融的影響力。
(二)大力發展金融市場
一是進一步加強各類金融要素市場建設。積極探索區域性資本市場建設,做好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進入全國代辦股份系統試點,探索建立“漢柜”等未上市股份公司股權場外交易市場,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籌集發展資金。二是積極發展保險市場。三是積極發展票據和債券市場。四是要大力加強電子化為主體的軟件建設,包括金融創新,包括創新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機構,提供新的金融服務。
(三)大力實施人才戰略
樹立人力資源是金融業第一資源的理念,加快建設中高級金融管理人才的培訓平臺,加強與高校和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強化金融教育培訓,采取多種形式提高金融管理干部、金融機構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素質,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高層次金融人才隊伍,把武漢打造成為金融人才高地。
(四)搞好配套工程建設
進一步加大地鐵、鐵路、高速公路、航空及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提高貨運、客運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檔次,提升城市經濟輻射功能。制定完善金融機構稅費優惠、土地買賣和使用、吸引人才、鼓勵金融業創新發展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改善政府服務,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為金融機構辦理登記入駐等各種事項提供“一站式”和保姆式服務。
(五)引進與金融發展相關的中介服務組織
大力發展和引進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等市場中介組織,壯大金融配套產業。對一些專業評估和審計機構,要打破行業壟斷和部門封鎖,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擇優扶持。特別要注重加速構建中小企業投融資信用擔保體系,對已有相對分散、規模小的擔保公司進行重組,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培植有實力的擔保公司,切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四、結論
在區域經濟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不加快發展速度就會落后,金融中心具有強大的磁鐵效應,可以集聚資金、加速資金流動,進而推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目標是將武漢建設成為一個金融機構密集、金融市場完善、金融創新活躍、金融服務高效、具有強大吸納功能和輻射功能的金融中心,這將直接影響武漢乃至湖北經濟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駱俊.淺談武漢區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發展[J].現代商業,2011,(23):133
[2]張旭路.我國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研究[J].特區經濟,2009,(06):59-60
[3]江純,林雪.區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與趨勢分析——以武漢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4):80-81
[4]劉秀清.關于構建武漢區域金融中心的思考[J].經濟論壇,2008,(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