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2月2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人們對所居環境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嚴格,因此建筑設計方向大部分朝向了綠色建設,所謂綠色建筑即以低碳環保為基本原則,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理念建設的同時要做到滿足當今社會需求的同時更能適應人們的生活。
關鍵詞:建筑設計師論文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發表,設計原則,規劃,節能,必要性
自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提出之后,我國對建筑行業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理念,節能環保必將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的新趨勢。設計環節是建筑工程的重點階段,建筑設計方案決定了后期工程施工的質量高低。因此,為了讓建筑物發揮更大的綠色節能效果,設計單位必須抓好設計環節的工作,既要考慮建筑物內部結構的節能方案,也要從外圍環境分布綠化景觀,從多個方面保證建筑物的綠色節能質量。建筑行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綠色建筑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1、整體及環境優化原則
建筑是一個開發體系,與周圍的環境相互影響,其應與環境形成一個和諧的有機整體,設計要保證環境效益最大化。建筑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和諧相處,體現對環境的尊重,用現代的美學藝術讓建筑體現自己的風格和時代精神。
2、簡單高效發展的原則
綠色建筑最大的特點是實現對能源的節約。因此,在進行綠色建筑的設計時,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并采用發展的理念,將近期規劃與長遠規劃有機結合,為擴建和改造留有余地。
3、健康舒適的原則
綠色建筑應保證建筑的舒適性和適用性,為用戶創造與自然環境溝通的條件,讓人們在健康、舒適、充滿活力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例如:創造良好的通風環境;保證建筑的自然光照;營造良好的聲環境;建立立體綠化系統凈化環境。
二、綠色建筑規劃階段技術要點
1、節地與室外環境
①建筑場地的選擇
建筑場地優先選擇已開發或者具有改造潛力的用地,充分的利用原有用地的自然生態環境,與建筑相結合,彰顯“綠色”的概念;
②合理提高建筑群的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開發商和居住的業主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工程參數,對于開發商來說,建筑密度關系到建筑數量的多少,與開發商的經濟利益密切相關;對于業主來說,建筑密度關系到建筑的采光、通風和居住環境,因此,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從綠色建筑的理念出發,適當提高建筑的建筑密度,強化土地的利用率。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的開發地下空間。
③建筑綠化
建筑綠化是建筑規劃時必須要考慮的一環,如果設計合理,可以起到降低能耗,降低污染和隔絕噪音的作用。建筑綠化可采用生態綠地、墻體綠化、屋頂綠化等多樣化的綠化方式構成多層次的復合生態結構。對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不僅可以遮陽,對局部環境進行水土保持和氣候調節。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的能源消耗主要在照明和隔熱保溫兩個方面,如何利用建筑場地的自然條件,達到節約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是綠色建筑在規劃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的。
①通風設計
在可能的情況下建筑最好不要設計成全封閉式的,這樣可以減少對空調系統的依賴,從而減少電能的消耗;建筑的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風,且建筑平面的進深不宜過大,以利于穿堂風的形成;要充分利用中庭或者風塔的拔風效應。
②照明設計
建筑的照明主要與窗戶有關,窗戶的數量和面積不僅要根據建筑的形象來設計,還要考慮到自然光照的利用,這樣不僅使建筑有漂亮的外觀,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自然光照,降低能耗。一般來說,窗戶面積最好是室內面積的20%左右,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經驗值。另外中庭的設置對采光有特殊的作用,中庭的形式和形狀對自然光照影響很大,在設計中需考慮其透明程度及寬度、高度的比例等等。
③溫度調節
建筑的外墻保溫是實現建筑節能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對建筑的整體溫度進行調節。當外界溫度高時,起到隔熱作用,當外界溫度低時,起到保溫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建筑外墻保溫技術,降低建筑的能耗。
三、綠色建筑設計要點
1、保證居住者或使用者的健康
建筑是為居住者或者使用者而建造的,所以建筑首先要保證居住著或者使用者的健康,綠色建筑當然更是如此。
①要保證室內的空氣質量。在設計中要盡可能的采用無毒或者低毒的材料并合理設置進風口和出風口。
②合理進行自然采光,既滿足人類健康的需要,又滿足視覺美學的需要,同時達到節能的效果。
③通過改進細部設計和建造方法,以及采用吸聲材料來提高建筑的隔音效果,保證良好的聲環境。
2、合理利用資源
①清潔能源的利用
建筑中利用較多的清潔能源主要是太陽能和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可被利用建造太陽能光電屋頂、太陽能電力墻和太陽能光電玻璃,實現太陽能向電能和熱能的轉化,為建筑本身所用。風能同樣也是一種情結能源,不僅能夠滿足建筑的自然通風,而且還能通過風力發電和風力致熱的設備,進行電能和熱能的轉化。
②舊建筑材料的利用
舊建筑的建筑材料是一個很大的材料市場,有很多材料可以回收利用且性能優良。綠色建筑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和物質的投入及廢棄物和污染物的產出,因此,在綠色建筑的設計中要充分利用舊建筑的材料,如鋼材、保溫材料、磚石等。當然,舊材料的使用一定要在保證建筑質量的前提下使用,不能為了降低工程成本,使用不滿足要求的舊建筑材料。
3、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①減少建筑材料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能耗
在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建筑設計應盡可能地選用生產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和回收利用率高的建筑材料,如:鋼材和鋁材,實現建筑的可持續;同時,為減少材料在運輸的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和形成的能耗,要盡可能的就近選用材料。
②減少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
建筑在投入使用后毫無疑問的會產生大量的能耗,建筑能耗是否能否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取決于建筑本身的節能設計。在設計中,要從建筑的布局設計,平面形狀設計,墻體、門窗、屋頂、熱緩沖區的設計等方面入手,確保整個建筑的節能效果。
4、滿足經濟合適性原則
在人們的意識里,總覺得綠色建筑的造價會比普通建筑的造價高,綠色建筑無法得到大規模的推廣。但在綠色建筑的建造過程中,大量選擇和使用環境性和經濟性相平衡的建筑材料,并且采取了綜合性的設計,建筑在運行中使用了大量的清潔能源,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綠色建筑由于能源和資源的節約會大大降低后期的維護和管理費用,將會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綠色建筑的設計要在滿足經濟適用條件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充分發揮其整體效益。
5、降低環境負荷
在進行綠色建筑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建筑對周圍自然環境的影響與破壞,要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將建筑帶給環境的負荷降到最小值。
①選用環境負荷小的建筑材料
建筑在建造的過程中會大量的消耗能源和資源,必然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如何把這種污染控制到最低值,是設計師應重點考慮的。建筑師在進行建筑材料額選擇時,要有生態意識,選擇經濟、環保的材料。
②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建筑的施工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工序龐雜,如果沒有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必然會浪費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資源,加大對環境的污染。所以,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執行,減少施工的能耗和降低其帶來的環境負荷。
四、綠色建筑推廣的必要性
1、提高建筑的資源利用率
結合各地的氣候條件和特點進行低能耗建筑的設計;注意建筑外墻外保溫材料的應用,實現建筑體內的保溫節能;通過太陽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通過太陽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來降低生活熱源的成本;通過建筑材料的循環使用來達到降低建筑成本及降低環境成本的作用。
2、拓寬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圍,促進建筑材料的發展
由于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優于普通建筑,所以使建筑材料市場出現了大量的新型材料。這些材料不僅滿足了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和使用要求,而且也對整個建筑材料市場起到了優勝劣汰的作用,推動了建筑材料的創新和發展。
3、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發展綠色建筑
當前建筑規模不斷擴大,建筑能耗也越來越大,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綠色建筑通過對新節能技術、新建筑材料的綜合應用,提高了資源的整體利用率,減少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使各種公共設施能夠在二次運用的循環中得到有效的發揮,實現了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劉彩萍,淺談綠色建筑設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24),58-59.
[2]孟憲建,淺析可再生能源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應用[J],能源與節能,2011,(12),40-41.
[3]余茹,淺析如何有效開展綠色建筑設計[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2,(0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