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1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在市政道路建設中,質量是生命。但我國市政道路建設中目前存在很多的問題,這與我國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和需求非常不協調。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設,首先要做好市政道路質量的管理與控制。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我國目前市政道路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求拋磚引玉,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市政道路論文發表,職稱論文發表,市政道路,工序銜接,機械調配,勞力安置
一、前言
任何一項工程質量的高低不僅僅是關系的本企業的前途和命運,更重要的是它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密切的聯系,這就要求我們在施工和管理時把道路工程建設的質量放在首位。
“百年大計 質量第一”。質量和安全是市政工程建設的核心問題。要做好市政工程的質量控制,我們要在施工工藝、施工技術、維護保養等各個方面加以重視,尤其是要注意在“人、材料、機械、方法及環境”等五大方面進行嚴格控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的合理性、安全性、耐久性和適用性。
市政道路工程在城市基礎設施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其施工方案不僅要考慮到它的經濟性,而且要考慮到它的實用性和科學性。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施工工程在預定的工期內完成,而且質量可靠,成本降低。這就要求我們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選擇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在工程質量上不能出現任何疏漏, 盡量一次投入,減少或者避免二次投入。在遵守圖紙要求的前提下,對圖紙出現不合理的位置,要敢于突破,使設計和實際相結合。這樣以來就能做到節約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
二、不同工序之間的銜接工作十分重要
任何工程都是劃分成若干工序來完成的,對市政道路工程來說,一般情況下都是以下工序:路基、基層、面層、附屬物、建筑物等。在確定好步驟劃分之后,再根據不同步驟的緊張程度和重要程度來合理的安排人員和機械,安排的目的是保證不同工序有條不紊地進展,保證計劃順利完工。對市政工程來說,每一道工序都是從路基開始的,中間的工序不能也不可能超越,因為路基工程制約著其他工程的開展。
因此,我們應注意到這一點,在進行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同時,把地下工程( 包括各種預埋管線、涵洞等)也在這同一時間里完工。另外,假如工期緊、任務大,這時最好同時開工地下工程,這是因為涵洞的墻帽需要養生的時間。我們不能把墻帽需要養生的時間計劃到路基施工的期限里,因為這樣就會拖延施工時間,同時也必將影響到路床的施工,甚至還會對基層的施工造成影響。
這里舉一個例子,在工程開工前把工期的限定時間為兩個月,由于當時沒有計劃到涵洞的養生時間,就沒有著手進行涵洞工程的施工,因此一開始就進行土方調配。這樣的結果就是土方工作僅七天就完成了,然后開始了涵洞的施工。到了道路結構的砂礫層工序即將完工時,涵洞的養生期才到。到了這時,問題就比較明顯地凸現出來,因為涵洞橫在道路中間,必將對該工地材料的運輸和機械設備的通過帶來很大的影響和損失。
這個例子說明安排好合理地施工工序的重要性,因為工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工期的連接是否緊密,在整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
三、合理地調配機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工程建設已經脫離了人工為主的時代。不僅僅是市政道路施工,而且是任何任何工程都是以高科技為主的,F代的機械設備已經形成了比較快速和優質的施工環境,比起之前的人工施工是一個巨大的飛躍,F在,我們在客觀地看到機械在施工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時,應該思索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機械的優勢,減少損耗,避免不必要的空轉臺班。這里所說的科學使用機械,就是要合理地進行機械組合。
科學、系統地調配機械,除了要考慮到機械的快速之外,還要照顧到不同工程的工程量的大小和施工環境的特殊性。這就是說要根據不同的工作場所,選擇合適的機械。我在以前的施工過程中曾經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在某廠區主路的施工時,該工程快車道25m寬,在平整砂礫的過程中,假如使用的是75kw的推土機,這樣就會使施工人員有無助或者說無力的感覺。這是因為,它力量太小而施工量比較大。在這樣大的施工環境中作業,卻采用這么小能力的推土機,會讓施工人員產生厭煩情緒,不利于施工的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的是120kw 以上的推土機,不僅推土機的工作效率很明顯,而且工作人員的工作情緒也會很明顯地高漲,因為工作能夠看見成效,能夠充分地施展開來。
所以,對于一項較大的市政工程,在施工進行之前一定要對每項工作可能應用到的施工機械做合理地分析,這樣才能應科學地分析實地工作的各種客觀因素,做到合理調配機械。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利潤,從而保證工程在質量和時間上達到要求.
四、合理地分配勞動力。
前面談到,現代的道路施工主要是以機械為主,但是,這并不是說勞動力不重要,相反,在現代施工的環境中,人工的作用才能更為明顯地凸顯出來.這是因為,所有的機械施工完成之后,還需要人工的整理修配。不同的工序需要的人工的數量和質量并不相同,所以,我們在施工之前需要進行合理地人工的分工調配,劃分出勞動力分配情況的網絡圖。根據網絡圖分析勞動力分配的密集程度,避免出現人員不夠、勞動力荷載過重,或者窩工的現象。
在市政道路中,有的路床比較平整,這些路段需要的人工就比較少;相反,在路段比較凸凹的地區,需要的人員就相對較少。路床工序完成之后就要開始基層的平整,這時就要適當地分流一部分人員協助砌筑邊石。這是因為砂礫基層刮平之后,由部分人工路碾找平就好,假如依然使用原來的所有人員,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窩工現象,這就造成了人力的浪費。
五、做好后勤工作,保證車輛和原材料的及時供給
現代化的施工生產各道工序緊密相連,這就要求我們在施工過程中有條不紊地進行,保證工程在指定工期內完成.因而,后后勤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就必須做好車輛和原材料的保障供給工作。假如發生車輛和原材料供應不及時的情況,就會造成造成窩工情況的發生。
供應及時就是說在我們將要進行該項工序時,這項工序所需要的機械設備一定要及時到現場。例如,我們在進行路床土石方工程時,需要挖掘機和自卸運輸車,不需要灑水車。但是當進行到砂礫基層碾壓時應必須有灑水車,假如在此時灑水車沒有及時到現場,就影響了施工進度的進行。沒有灑水這一環節,路基容易發生干燥,達不到規范的要求,影響工程質量。
所以,在進行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施工指揮者一定要保證現場機械使用的要求。另外,根據現場的施工進展情況預先做好材料計劃,使材料盡可能在施工所需時,先期運到現場。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最好根據工程量的大小和勞動力的多少,調配材料,避免材料在現場發生二次倒運。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因為地質、環境等因素不同,不同的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具體工程的施工人員、施工單位、施工管理者因地制宜,根據自己工程的特點來選擇合理的施工方式。同時,施工人員和管理也要不斷的汲取新的技術和知識,應用到施工過程中,這樣才能保證市政道路施工質量和進度控制得到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申展華、馮卡;淺談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質量[a] 2010年.
[2]李建勛、劉海敏;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通病及對策[a],2010年.
[3]馬國強、沙蔚博;某市政道路工程大縱坡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a] 2009年.
[4] 張珂、閆小東;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通病防治及監理控制[a] 2010年.
[5] 任軍政;淺談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監理[j];技術與市場;200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