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1月0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做好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潮層處理是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從民用建筑中主要的防潮方法出發,分析墻體防潮層的施工技術。
關鍵詞:建筑工程師論文范文,職稱論文發表,防潮除濕,民用建筑,施工
近幾十年來,隨著城市人口快速增長與地域規劃的限制,民用建筑得到迅速發展,大量的高層、多層建筑拔地而起。正因為民用工程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民用工程內部的環境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由于民用工程受到其外部的環境影響,容易造成潮濕、空氣不新鮮、噪音大和照度不足等問題,特別是民用工程的潮濕問題對工程的正常使用影響很大。因此“,防潮除濕”成為民用建筑安全健康環境的一個重要保障技術措施。
1 民用建筑中主要的防潮方法
針對“回潮”的原因,防潮方法可采用主動與被動防潮兩種方法。
1.1 主動防潮。在設計民用建筑物時,考慮“回潮”因素,采取措施防潮,這種方法稱為主動防潮,主動防潮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提高室內地坪的標高,根據場地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資料,計算出毛細水可能上升的高度,提高室內地坪標高,使毛細水的上升高度達不到室內地面。毛細水上升帶的頂面至室內地坪不小于50cm。
設置阻水層,防止毛細水上升到地面,采用聚乙烯薄膜防潮處理的地面可消除“回潮”。聚乙烯薄膜在混凝土與水泥漿的保護下不易破壞和老化,且施工方法簡單,造價低,材料來源充足,防潮效果好,可在住宅底層使用。具體如下:地面夯實后,做150mm厚的碎石灌漿層,用20mm 厚 1:3 水泥砂漿找平,鋪聚乙烯薄膜 2 道(第二道與第一道壓縫鋪放),注意在找平層未硬時鋪放,切記不要弄破薄膜。鋪完后,澆筑35mm 厚的 C10 細石混凝土,用鐵抹子輕拍出漿位置,隨拍打隨抹,嚴防用銳器插搗,以免造成薄膜破損。最后抹5mm厚1:2水泥砂漿作為面層。
用燒結灰砂磚做地面,近年來,用火力發電廠的廢渣做原料燒制的灰砂磚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該磚的特點是質輕、吸水性能好。因此除用做個墻外,還可以用作地面的防水材料。地面的做飯時是:做 150mm 后的碎石灌漿層,用 20mm 厚 1:3 水泥砂漿找平;鋪 2至 3 皮燒結灰砂磚;鋪完后,澆筑 35mm 的 C10 細石混凝土,用鐵抹子輕拍出漿為止,隨拍打隨抹,最后抹5mm厚1:2水泥砂漿作為面層。
1.2 被動防潮。一般來說,主動防潮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不成功的時候。此時,可采用“事后諸葛亮”的辦法,及被動防潮。
生石灰是一種良好的干燥劑。多雨回潮季節,可將 10kg 生石灰放入木箱或紙箱內,加蓋后放于床下或屋角。如天氣十分潮濕則可打開蓋子,并適當關閉門窗,曬干的木炭也有一定的吸濕能力。把一筐木炭放在屋角,關閉門窗,可達到防潮的目的。使用吸濕器防潮,現在家電行業推出種類繁多的吸濕器,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燃眉之急。
2 墻體防潮層的施工技術
為避免墻體砌筑砂漿漏漿,既浪費材料又達不到防潮效果。確定先往墻體內注防水素水泥漿,填實需壓注防水材料區域內的砂漿縫隙,再壓注防水材料。
2.1 外墻施工。1)在要處理的防潮層上部一層磚的豎縫位置,用沖擊電鉆每隔兩塊磚鉆深 240mm,孔徑 12mm 的孔,均勻分布于全樓外墻同一水平面位置。2)清理孔內雜質,并注清水濕潤。3)將摻入2%防水劑、水灰比為1:1.5的水泥漿。用壓漿泵逐孔連續注入。直至壓滿為止,維持一定壓力后,再灌注下一孔。4)在壓素漿孔的下層外墻水平磚縫處。用手提式切割機沿磚縫切出身30mm、寬5mm的水平槽。5)槽內用電鉆以孔距 300mm、孔深 240mm、孔徑 12mm 鉆孔,均勻分布在外墻同一水平線上。鉆孔完畢。清理孔及槽內雜質。6)在槽內嵌放自制的半圓鐵皮槽(r=8mm),埋深約 20mm,以形成注漿通道,外抹砂漿保護層。通道的首末端預埋套有膠皮管的鐵管,作為注漿及通氣之用。為了保證注漿質量,經現場試驗,確定分段注漿,每段3m,并且檢查管槽是否通暢。7)待砂漿保護層達到一定強度后,先將注漿通道用水濕潤,然后將注漿材料用壓漿泵注入墻內通道,當末端孔道溢出漿液時,將此孔封住。繼續壓漿,直至壓不進為止。維持壓力約0.3MPa,再將注漿孔封住。8)注漿完畢一天后,將外墻各段注漿孔預埋管除去,用水泥砂漿封嚴、抹平。
2.2 內墻施工。內墻施工程序基本同外墻施工。只是鉆孔深度為120mm,較外墻要淺。在墻面剔除局部空鼓、脫落部位。并抹 1:3 水泥砂漿。然后再按前述工藝進行壓注素漿和壓注單一注漿防水材料兩道工序。
3 地面防潮層的施工技術
3.1 預防地面返潮的施工工序。1)預防地面返潮。除嚴格按圖紙施工外,嚴把施工質量關非常重要。2)重視素土填層的施工質量。是地面防潮的第一道防線。防潮地面的填土應采用粘(黃)土夯填,有條件時可采用3:7或2:8灰土夯填。填土應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以20cm為宜。防潮地面的填土,按回填土質要求,不得增大地基土的含水率。
3.2 防潮層施工。采用 25cm 厚夯實青碎石干鋪墊層,粗黃砂或片石填面縫;6cm 厚細石混凝土;1:2.5 水泥砂漿面層。實踐證明,地面都無返潮現象,說明這種墊層隔潮是行之有效的。架空地面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架空板下的地基土仍應夯實,盡量減少潮氣向板下空間滲透。2)架空板下應有足夠的空間和通風條件。設置通風洞后,這對地面干燥室極為有利的。3)擱置架空板的地壟墻應用水泥砂漿砌筑,頂面應抹一層防水砂漿層。4)重視架空板的拼縫質量,架空板的拼縫是地面防潮的薄弱部位,若處理不當,板下潮氣將從此乘虛而入。鋪板時,板間應留有一定的縫隙,嵌縫前,應認真清掃干凈,并予濕潤,嵌縫時,用細石混凝土仔細嵌實,當板較厚時,應分層嵌實。認真養護,達到強度后方能使用。5)有條件時,鋪板前應在板底刷一道熱瀝青。堵塞板底毛細孔,能有效地提高架空地面防潮效果。6)墻基應設置防水砂漿防潮層,與地面接觸部分的內墻面,亦應作防水砂漿抹面,高度20mm。7)防潮地面的室內外高差不宜小于 30cm,室外應設有散水坡,及時排除雨雪等積水,防止雨水滲入室內,有效防潮。
4 施工注意要點
4.1 防水材料遇水會立即進行聚合反應,因此容器應密封儲存在干燥處,用多少取多少。
4.2 防水材料壓注后的手壓注漿泵,要用丙酮及時清洗。避免泵體堵塞。
4.3 根據現場情況,摻加一定比例的稀釋劑,以調整防水材料的粘度和誘導凝固時間。
4.4 墻體是否要壓注素漿,應視墻體砂漿飽滿度而定。如經試驗墻體砂漿飽滿。可不用先壓素漿,而直接壓注防水材料。
4.5 無論壓注素漿或防水材料前,鉆孔及壓漿通道內均應注水潤濕,以避免孔道內掛漿堵塞。
4.6 施工前應嚴格檢查機具和管路接頭及預埋管的牢固程度。防止壓注時脹裂。
4.7勞保佩戴齊全,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嚴禁酒后上工,劃分施工區域放置閑雜人等進入是施工區域。
5 以某工程為例具體分析防潮施工技術
5.1材料、機械準備
5.1.1 材料準備
1)水泥:32.5普通硅酸鹽水泥應采用同一廠家、同一批號生產的水泥。
2)砂:中砂,粒徑為0.35~0.5mm,含泥量不大于3%,無有機雜物。
3)防水材料:聚乙烯丙綸(滌綸)高分子防水卷材和多組分聚氨脂防水涂料
5.1.2 施工機具準備
攪拌機2臺,手提切割機1臺及滾筒、手推車、電動攪拌器、攪拌桶、小漆桶、塑料刮板、鐵皮小刮板、橡膠刮板、彈簧秤、毛刷、滾刷、小抹子、油工鏟刀、笤帚、消防器材、風機、鏟、鑿子、水平刮尺、水平尺、小天平、木批、鋼批、灰桶等。
5.2作業條件
1)素土夯實、填充碎磚或廢爐渣和地面混泥土結構層已經完工并經驗收通過。
2)材料進場,機具備齊,人員到位。
3)具有審批的施工方案,并對作業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和施工技術交底。
4)施工環境滿足進場施工要求。
5.3地面防潮層施工工藝流程
混泥土結構基層處理→地面找平層→制備膠粘劑(隨用隨配制)→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鋪貼(400#)→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三遍(1.5mm厚)→防潮層驗收→保護層施工→驗收。
5.3.1防潮層施工前首先要先對混泥土結構基層進行處理:基面應該堅固、干燥、干凈、無塵土、油污,凹凸部分和裂縫用水泥砂漿抹平。
5.3.2其次要對混泥土結構基層進行水泥砂漿找平層。
5.3.2.1水泥:砂(體積比=1:2.5~1:3),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級,厚度15~20mm。
5.3.2.2為防止基層面積過大產生裂縫,應預留分格縫,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縫其縱橫縫的最大間距不宜大于6m,縫寬宜為20mm。
5.3.2.3找平層應有利于卷材的鋪設與粘貼,找平層應壓實平整,表面光滑,潔凈,無開裂,接茬平整。不允許有明顯的酥松、尖凸、凹陷、起皮、起沙現象。
5.3.3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膠粘劑的配制
5.3.3.1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與卷材的搭接粘接采用水泥素漿粘結劑。
5.3.3.2水泥素漿的配制:調配水泥素漿時,氣溫高時取偏高值,氣溫低時取偏低值。配制時用水將水泥浸透好,用工具攪拌均勻,無沉淀,無凝塊,無離析現象即可使用。制膠容器及工具必須清理干凈,制成的膠內不允許有硬性顆粒和雜質,制成的膠粘劑應在四小時內用完。
5.3.4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施工與操作
5.3.4.1施工條件
1)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施工溫度宜在5℃以上25℃以下進行,雨天、雪天、5級風及以上天氣禁止施工,在施工中遇到雨天要做好防雨措施。
2)找平層驗收合格,基層在潮濕的情況下只要無明水便可施工。
5.3.4.2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的粘貼與鋪設應按以下規定操作:
a、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卷材粘貼前,在鋪設部位將卷材預放約3至12米,找正方向后,中間固定。將卷材一端卷至固定處,涂膠粘鋪,這端貼完后,再將預放的卷材另一端卷回至已粘好的位置,連續粘貼直至整幅。
b、水泥素漿涂刷的方法:首先水泥素漿涂刷在找平層上,連續適量均勻,不露底不堆積,厚度應保持在1mm,然后鋪卷材用刮板排氣壓實,排出多余的膠劑。
c、卷材采用搭接法鋪貼,卷材搭接縫寬度:長邊與短邊均為100mm,相鄰兩幅卷材的搭結縫及主防水層與附加層搭接縫應錯開1/3幅寬以上。
d、卷材搭結縫滿粘,接縫壓實后在接縫邊緣再涂刷一層水泥素漿將接縫密封嚴實,接縫不允許有露底、打皺、翹曲、起空現象。
e、立面復合卷材粘貼必須縱向粘貼,自上向下對正,自下向上排氣壓實,要求基層與卷材同時涂膠,卷材滿粘。
5.3.5聚氨脂防水涂料涂刷的施工與操作
5.3.5.1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條件
1)必須確保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面層的無紡布無明水、干燥(<9%)、干凈、無油污。
2)工人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面層施工時,應該穿上平底膠底比較軟且不容易攜帶雜質的鞋施工,不能穿上皮質比較硬且易攜帶雜質的皮鞋施工。
5.3.5.2聚氨脂防水涂料操作方法
a、涂刷第一遍聚氨脂涂層施工:在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面層的無紡布干燥后,用塑料或橡膠刮板均勻涂刮一層涂料,涂刮時要求均勻一致,不可過厚或過薄,涂刮厚度一般為0.5mm左右為宜。開始涂刮時,應根據施工面積大小、形狀和用料,統一考慮施工退路和涂刮順序。
b、第二遍涂層施工:在第一遍涂層基本固化后,再在其表面刮涂第二遍涂層,涂刮方法同第一遍涂層。為了確保防水工程質量,涂刮的方向必須與第一層的涂刮方向垂直。重涂時間的間隔,由施工時的溫度和涂膜固化的程度(以手觸不粘)來確定。
c、在第二遍涂膜固化后,再按上述方法涂刮第三遍涂膜。
5.4保護層的施工
1)保護層施工前必須要先驗收防水層后方可施工。
2)屋面保護層采用1:2.5水泥砂漿(體積比),抹制厚度20mm,表面抹平壓光,并設表面分格縫,分格縫用密縫材料嵌縫填實。
結束語
建筑物防潮關系到住戶的心情與健康,做好防潮工作體現了設計師與建造師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建筑物的防潮應以主動防潮為主,被動防潮為輔,設計師應根據場地、造價等因素選擇適當的方法,建造師應精心施工,確保防潮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雪梅. 淺談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潮層處理[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11)
[2] 李冰. 民用建筑防潮處理措施的若干探討[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26)
[3] 羅小聰. 淺談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潮層處理[J]. 科技致富向導. 2010(20)
[4] 黃浩宇. 高層建筑施工中的防潮層處理[J]. 科技致富向導. 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