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0月2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志,搞好市政工程道路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工程質量是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形成的,任何環節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質量隱患,因此,必須在施工中嚴把質量關,做好質量控制。本文主要從幾個方面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市政管理評職論文,期刊征稿,市政道路,施工質量,質量控制
1、市政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國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基建投資項目的不斷增加,使得市政施工企業也隨之大量發展。但由于對施工質量未能進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質量事故時有發生,并出現了一批粗制濫造的“豆腐渣”工程,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的損失和危害,也給社會帶來消極影響。工程質量問題已成為實施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國民經濟等重大決策成敗的關鍵。導致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很多,在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都存在著影響質量的因素,如施工時材料的質量差異、施工工藝的改變、天氣環境的變化、施工設備的磨損等,都會產生質量變異,造成質量事故。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方法,對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提高工程質量水平極其重要。
2、市政工程建設質量存在的問題
2.1質量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未做到責、權、利的統一,不能完全落實,甚至形同虛設,同時質量工作沒有計劃、缺乏目標,走一步說一步,干到哪兒算哪兒;未形成全員努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局面。
2.2監督不嚴。少數監理單位對關鍵部位和關鍵工序沒有做到旁站監理或是旁站監理把關不嚴,不能及時糾正出現的問題,使少數市政工程出現質量和安全缺陷。
2.3同步建設施工質量差。位于人行道或慢車道上的同步設施,各類管線檢查井標高與路面標高不同程度存在差異,致使路面平整度差。尤其是部分管線基礎未按行業標準和道路設計標準進行回填和處理,使地基基礎留下質量和安全隱患,造成路面沉陷。
2.4隱蔽工程和附屬工程質量不高。軟土地基和回填土處理不到位,致使地面出現縱向裂縫和破損;混凝土路面施工養護不到位,路面成型后出現起砂和脫皮,甚至鉆芯取樣試件出現蜂窩現象。同時,由于對市政工程的附屬工程不夠重視,人行道基礎處理不到位,致使人行道道磚鋪砌塊出現松動塌陷。盲道下坡道與路銜接高差較大,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措施
3.1提高管理人員與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業務水平。一個好的道路的修建,不僅需要優質的原材料,還需要施工人員具備高操的技術和良好的職業操守。同時還需要管理人員具備專業的業務水平,與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斷的學習新技術。施工人員與管理者必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修建道路是一項較為辛苦的工作。樹立強烈的責任感,避免施工中的疏忽,修建的道路真正做到高質量的標準。
3.2構建科學合理、精干高效的市政道路管理體系。市政的道路密切聯系著人們的生活,其職能服務于各個經濟部門,它具有強烈的系統協調性。在道路實施之前,應該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體系,這樣保障了施工部門修建的道路高質量,更讓道路修建工程透明化。在施工過程重要全面考慮,評估可能會出現的狀況,如后期招標需要一定體系來預防不良現象的發生。總之,高效健全的市政管理體系,不僅加強了道路管理,真正實現了市政道路現代化。健全的市政道路管理體系必須做到統一領導,管理層分工明確、專業管理等。尤其政府部門要起到領頭作用,和諧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加強監督管理力度,確保工程質量的控制。
3.3原材料質量控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各種材料銷售名目繁多,對采購人員極易產生誤導,所以要嚴把材料關,采購人員要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優選供貨廠家,隨時掌握材料的質量、價格、廠方的供貨情況,選擇有國家認證的生產許可企業,有一定的技術檢驗、資金雄厚、社會信譽度高的生產廠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設備必須有出廠質量合格證書、出廠檢(試)驗報告及復試報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項目名稱、規格、數量、進場日期、經辦簽名及原件存放點,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按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抽取試樣,交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試驗機構進行復試,復試結果合格方可使用,遞交材料。
3.4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填方路基開工前,必須進行填方試驗路段,試驗時應記錄壓實設備的類型、最佳組合方式、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工序、每層填料的松鋪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根據試驗得出的技術參數作為該種填料施工的依據。在填方路基前將原地面上的雜草、耕作物及地表層腐殖土清除干凈,用平地機整平,再用壓路機進行填前壓實,如果清表后原地面、表層土含水量較大,就必須就地翻松、打碎、晾曬,在達到最佳含水量或允許偏差條件下,直接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如果路基下臥淤泥質土、欠固結土或砂土,屬大孔隙比、高壓縮性、低強度軟土層應挖除全部軟土,因地制宜,換填適宜填料,然后分層壓實,提高路基的地基承載力,減少工后沉降。嚴格控制松鋪厚度,路堤分層填筑的質量是保證整個路基質量的重點,故每層填實的松鋪厚度都要經檢查合格后方可壓實,壓路機對路基填土壓實時,應遵循先輕后重、先靜壓后振動、先兩邊再中間、從低處往高處的碾壓原則。
3.5隱蔽工程質量控制。對于管溝槽開挖,管道吊裝,接口抹帶,官做基礎,閉水試驗,土方回填,路基施工,砼路面的澆筑等,要加強監督和檢查,要按標準要求進行不少于30%的抽檢試驗。另外要通力合作,解決市政道路工程中外部條件造成的困難。市政道路工程建設通常是由政府投資,或者國債項目,出于政治和經濟上的的需要,往往是開工急,工期短,工程拆遷工作滯后,這就使得施工單位必須倒排工期,由此導致片面追求進度和數量,往往會影響工程質量。市政道路地下管線路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生產和居民生活。同時與管線各所屬部門的協調也較困難;再則居民住房,生產廠房特別是城鄉結合部局面的拆遷等工作進展遲緩,極大地影響工程進度乃至質量。
3.6拌合場機械設備。拌合場設置、拌和機型號、數量與功能對道路砼路面施工質量、基層面的質量有重要的關系。拌合場的設置情況和拌合機型號、數量和攪拌功能必須能滿足砼的強度和質量需要。沙石集料要分倉,要設隔離墻地面要硬化,水泥倉庫要有防潮措施。要有計量設備和明確的配合比,應采用最佳的配合比以保證砼的標號,配合比要進行試驗。
3.7現場跟蹤檢查。現場跟蹤檢查是工程質量管理的最實用辦法。在道路修建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都是通過現場跟蹤檢查而發現的。管理人員是時常對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務必做到“三勤”,即腿勤、眼勤、手勤。若是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異常狀況,要及時處理,避免異常狀況惡化,讓質量事故扼殺于萌芽階段,從而降低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對于施工技術好的施工員給予表揚與獎勵,調動施工員工作積極性。
4、結語
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壽命。市政道路施工技術難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場地狹小,交通流量影響大,且工藝比較復雜,在施工中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的環境條件的制約。在施工過程中要重視加強施工質量管理,要始終堅持技術標準,注意加強施工管理,強化質量意識,從技術交底到原材料,到監督檢測,通過科學管理,使建設項目精心施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巖冬,陳繼友. 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管理的分析[J]. 現代裝飾(理論), 2011,(06) .
[2] 萬歡進. 加強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質量[J]. 科技資訊, 2011,(14).
[3] 蘭滔.論述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術及其質量管理[J]. 生物技術世界.2012﹙01﹚
[4] 曾繼榮.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問題分析[J]. 技術與市場.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