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9月1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公眾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城市的規劃建設也是以給公眾提供更好更優質的生活水平為目的。在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中,應該以人民為主體,充分尊重公眾的意見,要求公眾參與到城市規劃的設計、決策、實施和監督的過程中。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建設能夠有效提高規劃建設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從公眾參與的必要性,目前城市規劃中出現的問題和應該采取的措施三個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城市規劃師職稱范文,職稱論文發表,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制度建設
0引言 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就是讓公眾參與到城市規劃的整個過程,包括規劃設計、決策、實施等。我們國家一直強調以人為本,就是國家各項事務建設都要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人民的意見,這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就表現為讓公眾參與。城市規劃本身就是一個惠民工程,公眾參與有利于將公民的意見表達出來,把握城市發展的實際狀況和未來建設,有助于全面考慮不同群體的利益和愿望,保證規劃決策的科學性,減少公民和政府之間的摩擦。美國、西方等發達國家很早就實行了公民參與城市規劃制度,充分保障人民表達意見和維護自己生活的權力【1】。但是我國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讓公民參與的實施并沒有得到凸顯。
1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建設的必要性
1.1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建設有利于維護政府地位
政府的職責就是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作為服務建設的城市規劃更是如此。但是在現代社會中,雖然政府以這樣的目標來要求自己,但是人非圣賢,在實際規劃中,政府作為主要決策者總會更多考慮自己的利益,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求更多的利益,要求人民的利益也屈服于自己的利益,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政府的腐敗,逐漸失去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了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利益又從何處而來。如果政府為了自己的利益,對城市的規劃不合理,給公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必定會造成政府和公民之間的矛盾,從而影響政府的公信力。例如由于城市規劃不合理,使公民上班、學生上課路途容易造成擁堵;下雨時因為排水系統不科學容易漲水;垃圾桶和垃圾回收站的設置不合理而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等等。
1.2公眾參與是實行城市規劃管理的基礎
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實行了社會主義制度,采用的是計劃經濟的經濟制度。在這種經濟制度的指導下,我國城市規劃由各地政府統一規劃,一切由政府說了算。但是改革開放后,我國實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原來計劃經濟制度下制定的城市規劃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城市規劃。而且,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政府工作人員對金錢的追求也愈加嚴重,把城市規劃的權力全部交給政府必定會使公眾的利益受到損失。因此積極鼓勵公眾參與到城市規劃管理過程中,讓公眾從公民的整體利益出發提出意見。決策者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就能夠從更加宏觀的角度進行考慮,做出更為科學的規劃【2】。
1.3公眾參與是實現我國政治建設的重要表現
民主是我國現代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實現民主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公眾參與到政府的各項事務建設的過程當中,對政府起到監督的作用,能夠有渠道、有方式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也正是我國以人為本治國理念的重要體現。
2我國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我國在公眾參與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收效甚微,目前我國公眾參與的城市規劃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2.1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缺乏法律和制度方面的保障
我國法律規定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參與、管理國家的各項事務。但是在實行的過程中,由于過度強調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公民對個人利益不夠重視,才造成公民參與城市規劃管理的意識不強。目前我國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制度還處于初級階段,參與模式和方式還在摸索當中,更不用提法律制度等的形成。
2.2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得不到體現
在我國目前的各項工作中,行政管理是管理的主體,在城市規劃中表現為以政府意愿為中心。公眾要參與到城市規劃中,首先就要有對規劃的情況有一定的知情權,了解規劃的整個程序,以及對規劃建設的各個流程的監督。但是由于公眾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會有受教育程度不同,認識不同等差異,很難代表所有公眾形成統一的意見,這樣公眾的參與權也就很難得到體現。
3解決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問題的對策
3.1明確公眾參與的方式和程序
公眾參與城市規劃應該成為一種常態建設,讓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的意識深入到公民內心,應該讓公眾參與貫穿到城市規劃過程的所有階段。在整個規劃過程中,應該對公眾參加的方式和程序作出明確的規定,使公眾清楚參與的渠道和方式,并且保證這些方式和程序能夠準確得到執行,這是做好城市規劃制度最重要的第一步。
3.2設置專門意見決策小組
要公眾參與到城市規劃,就一定會有作為公眾代表和政府代表的雙方,對公眾意見的采集可以通過聽證會等形式實現。但是任何事務都可能存在矛盾的兩面,公眾和政府的意見也常常會出現各種矛盾。當兩者之間存在矛盾的時候,就需要第三方做出調節,而不能把裁判權交給政府部門,這樣才更能體現意見的公平性【3】。所以需要專門成立一個第三方意見決策小組,對雙方的意見進行綜合考慮,然后做出相對公平的決定。
4結語 公眾是國家存在的主體,政府的任何權利都是公眾賦予的。城市是公眾每天生活的場所,城市的規劃好壞對公民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體現我國政治建設的民主,就要讓公眾參與到城市規劃的整個過程,包括規劃決策、實施、過程監督等等。由于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對公民參與城市規劃制度還處于初級階段,對此制度的完善還有很長一段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形成良好的公眾參與意識,不僅參與到城市規劃,更輻射到國家政府建設的各個領域。
【參考資料】:
[1]陳錦富. 論公眾參與的城市規劃制度[J]. 城市規劃,2012,07:54-57.
[2]劉明,曹吳清. 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的問題與對策[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1:47-50.
[3]孫施文,朱婷文. 推進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的制度建設[J]. 現代城市研究,2010,v.2505: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