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8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兒童公園是兒童戶外活動的主要場所,我國真正的兒童公園還很少,整體水平較低。一個景觀環境良好的兒童公園有益于形成積極的兒童戶外活動氛圍,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起到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兒童不同年齡段的心理及行為特征,通過人性化的設計理論,總結出了基于兒童自身特點及需求的兒童公園設計原則和要點,力求在兒童公園設計中滿足兒童的需求,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兒童公園,設計原則,設計要點,人性化,論文發表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為兒童提供一個完美的教育和休息娛樂環境,營造一個高質量的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戶外空間顯得日益重要。在中國很多地區和中小城市中,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物質資源和規劃設計意識的局限,兒童公園的設計比較簡單,有些多作為城市公園或居住區綠地的一部分或偏居一隅,因此如何設計好一個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的高品質兒童公園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一、兒童公園的設計原則
兒童公園一般指專為少年兒童服務的戶外公共活動場所,它是強調互動樂趣的功能性園林,同時強調了使用主體的特殊性,兒童通過游戲場地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激發想象力、提高認知能力、增強身體素質、促進人格發展。兒童公園是兒童成長活動的重要社會場所,因此我們在進行設計時應從多方位、多角度來滿足兒童需求,適應兒童的行為、心理。
1、充分考慮使用者,以少年兒童為活動服務對象
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隨著年齡的增加,其生理、心理、行為特征也不斷發生變化,因此設計兒童公園時要以不同階段兒童的心理及行為規律為依據,以少年兒童為活動服務對象,進行人性化的合理設計。近些年來在一些城市中雖設有兒童公園或兒童游戲場所,但由于設計和配置設施的不合理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公園的場所不大;兒童能自由活動的場地較小,能容納兒童有限;園內游樂設施較簡單普通,游玩內容較少;有些游戲設備難度大危險系數高,是給青壯年和成人設置的,不適合兒童玩耍;再加上其它園內的服務設施如地形、座椅、道路、植物配置等不符合各年齡段兒童生理尺度和心理需求,有些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在進行兒童公園設計前首先要了解兒童在各個時期的身體特征、活動尺度和心理需求,這樣才能設計出適合兒童的活動空間。
0-3歲的兒童特征是主要靠聽覺、視覺及觸覺感知外界,行為活動不穩定,不能有意識的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活動,需要父母看管和陪同。這些兒童多在幼兒活動區游戲,活動場地多為口袋形,要用綠籬或彩色矮墻圍范,出入口盡量少些。游戲場地一般為沙坑、草坪、廣場,玩一些體型小巧,光滑簡潔的活動器械,如轉椅、小蹺蹺板、小滑梯、電動小火車、小電動搖椅等,還要有供家長、兒童休息的涼亭、座椅。
3~10歲一般為入學兒童,具有一定的具體邏輯思維能力,體力強度加大,有一定自我控制能力,開始有意識參加集體活動,對智力活動興趣增加。因此兒童活動空間要大,設計時要考慮兒童在活動場地中走動、奔跑、攀登、爬行時的目光視線和身體尺度,游戲設施可以設置一些螺旋滑梯、秋千、浪木、涉水池、障礙活動器械等,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設置一些科普展覽館、生物展覽館、圖書閱覽室、電動游戲室等。
10歲以上的少年兒童具有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除了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外,在知識方面要求更多些,根據他們的成長需求游戲設施要有思想性、活動難度更大些,游戲內容可以是高架滑梯、索道、獨木橋、攀登高地、越水沖浪等,激勵少年兒童奮發有為、百折不撓的精神,同時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結合少年宮、青少年科技文藝培訓中心辦一些學習類展館,從小培養少年兒童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和藝術文藝的愛好,對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2、安全性原則
健康、安全是兒童公園設計最基本的指導思想。首先在兒童公園設計選址時要遠離城市水體、氣體污染和城市噪聲干擾,保證公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活動空間;遠離交通要道和周邊環境較為雜亂、人員流動較大的公共場所,以減少車輛、犯罪對兒童的威脅;還要考慮兒童公園的交通條件,使家長和兒童能夠方便抵達,安全順暢。其次兒童公園內的活動器械和場地要有很高的安全性,場地的設計和擺放的游樂設施不能出現危險的凸出物、擠壓點、鋒利的邊緣、尖角及可能卡住兒童頭和手指的開孔,以避免兒童活動時發生意外傷害,游戲設備要有生產許可證和安全認可證,必須固定年檢消除安全隱患,個別使用率高的、兒童玩耍較多的游樂設備要月檢,防止設備老化損壞,同時要放置安全告知牌,表明游戲設備的功能、游玩需求、注意事項、安全事宜等,方便陪同家長、少年兒童的了解,讓兒童高興入園,平安回家。
3、兒童公園要有知識性、趣味性,寓教于樂
人生的一切活動都要在兒童時期內開始發展,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對外界的探索欲與求知欲遠遠高于成人,他們渴望自然渴望知識,處在成長時期的少年兒童在兒童公園中將得到美的享受、智的熏陶和體的鍛煉。根據這一特點兒童公園設計時要將參與性、多樣性、知識性、趣味性融于一體,為兒童成長找到一個輕松、自然、功能齊全、寓教于樂的活動場所,讓兒童們在玩中學習、增長知識、開拓眼界。例如針對年齡小的兒童多設置一些自然景觀區,如可親近的小溪、平緩可踐踏的草地、小置石等,讓天真浪漫的兒童在這里可以嬉水玩耍親近自然,也可以躺在草地上聆聽故事感受幸福和快樂;針對年齡大的兒童設置文化、科學活動區,培養兒童對集體主義的感情,擴大知識領域,增強求知欲和對書籍的愛好;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結合電影廳、演講廳、音樂廳、舞臺劇場等節目的安排,組織各種類型的活動小組,以引人入勝和兒童容易接受的形式使他們認知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兒童公園園林元素的設計要點
兒童公園和其它公園、綠地一樣是由很多個園林元素組成,如地形、山石、雕塑、廣場、園路、水景、植物、廊亭等,它既是兒童游玩的好去處又是城市綠化的靚點,所以在建設兒童公園時要著重注意以下園林元素的設計要點,使其具備功能性和藝術性。
地形:要和造景、游戲內容相結合,地勢不宜太險峻,結合廣場、大面積可踐踏草坪進行地形設計,可有起伏但以平緩多變為宜。
水景:水是兒童天生的玩物,水的靈性和可親近性是孩子最喜歡的,在公園里設計兒童可以涉水的噴泉、小溪、水渠等,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建造兒童游泳池、人工瀑布,在天然水源下還可以創造出湖泊、荷塘、金沙灘等自然景觀。
植物:種植設計上不僅要考慮到植物的景觀作用,同時也要意識到植物對于兒童具有一定的玩耍價值,因此兒童活動場地在植物的選擇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應以喬木為主灌木少數,所選品種無毒無刺、無飛毛、無漿果墜落、不易使人過敏、無氣味、無病蟲害的植物;多設置花壇、花境、花地,花卉的色彩和花香可以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還可以利用植物修剪成矮墻或迷宮,既可以利用植物擋風、阻隔噪音,還可以劃分空間成為兒童玩耍的場所。
庇蔭環境:兒童經過一段興奮的游園和游戲后,體力消耗大,這就要設計者創造良好的庇蔭休息場地供兒童和陪伴的成人休憩,它可以是建筑物或構筑物如涼亭、長廊、花架、蔭棚,也可以是植物形成的林蔭大道,考慮到兒童的使用,休息座椅的高度要安全低矮、造型新穎形象。
鋪裝:兒童公園的道路路面和活動場地的表面要平整防滑,通向幼兒活動場地道路還要方便嬰兒車通行,在所有的游戲設施下都應該采用保護性的地面如沙地、注塑橡膠、橡膠墊等,以減少兒童從設施上跌落的傷害。
游戲設施的安排:全部設施要安全第一,斷頭處理圓潤、棱角光滑,結構穩定,尺度適宜。兒童對單個游戲器械很快就會厭倦,所以要提供多種游戲器械供兒童選擇,將游戲器械布置成一個循環的路徑,讓他們會在不同的游戲設施間切換,還要實現游戲難易程度的分級,可以讓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能力的增加依次使用。
色彩:兒童喜歡鮮艷的色彩,濃烈的暖色調能創造出愉快、興奮、明朗的藝術效果,兒童公園內宜多采用紅色、黃色、藍色、橙色等艷麗的色彩,少用灰色、黑色、紫色等灰色調,比如鋪裝的色彩鮮明可以吸引兒童注意,渲染兒童活動區域活潑的氛圍。
園林小品:兒童喜歡卡通形象,公園內的雕塑、建筑、園路等園林小品和設施要生動形象、造型優美、色彩鮮明,主題多運用童話故事、傳說、動畫人物,注重教育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同時園林小品體量要適宜兒童尺度,以小巧、親切感人為佳。
兒童公園是城市園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類互動性綠地,不同于單純的風景型園林綠地,它吸引兒童甚至成人的主動交流與自發參與,是兒童成長中的活動空間和社會交流的重要場所,兒童公園的設計要注重探索性,創造性,知識性,展示性等,這樣才能設計出一個讓兒童既尋到快樂又增長見識、增加學問的兒童公園。
參考文獻:
【1】唐學山、李雄、曹禮昆,《園林設計》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5
【2】《兒童游戲:游戲發展的理論與實物》[M]揚智書社,2003-4
【3】章俊華《幼兒園戶外綠地》[J]《中國園林》,2004/3:45-48.
【4】朱堂純,《兒童游樂設施》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