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6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公路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正日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工程項目是施工企業效益的源泉、信譽的窗口,也是一切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工程項目管理為中心,提高項目的運作質量,是施工企業生存和發展永恒的主題。本文在此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對于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做了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公路,施工管理,質量
引言:公路工程施工的現場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同的工程項目采取的管理措施也不同。作為施工單位的現場管理者要大膽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過加強施工的現場管理,使工程質量、進度和效益不斷得到提高。
一、編制項目管理計劃,建立健全現場質量和安全保證體系
1、計劃管理
施工階段必須按照設計要求、合同條款、施工規范及上級文件進行,因此,項目部依照合同工期及投標承諾,編制詳細的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計劃和詳細成本計劃。項目管理計劃應突出3點:一是目標(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現場)計劃,二是保證目標實現的措施,三是管理效果(技術經濟效果)分析與考核。施工方案進度計劃等是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但應服從于上述3個方面。并根據工程情況調整施工計劃。制定周、月、季、年計劃,合理安排工期,保證計劃目標的順利實現。另外,由于項目施工過程充滿風險,應把風險管理列入項目管理計劃的內容。
2、建立健全現場質量和安全保證體系
2.1項目工程質量管理實行政府監督、社會監督、企業自檢、法人負責的質量管理責任制度。必須按照業主合同規定的工程質量、工期、投標承諾,完成施工任務,達到業主合同規定的工程質量、工期、投標承諾,完成施工任務,達到業主及監理滿意為止。貫徹IS09001系列質量標準,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堅持精心施工、保證質量、建造顧客滿意工程,遵章守法、持續改進、共創誠信和諧企業的質量方針。項目工程質量檢查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工程質量檢查是控制工程質量的主要手段,建立質檢體系和白檢制度,成立QC小組,配備滿足項目工程質量要求的質檢、試驗人員,檢查儀器及設備,按部頒標準控制施工。
2.2做好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現場管理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原則,督促各承包班組要真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真正做到“誰生產,誰負責”。要組織有關人員對各承包班組的現場安全設施,消防器材,安全工具等定時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消除安全隱患,杜絕重大安全事故。
二、進行充分的施工準備
施工現場管理貫穿于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充分的施工準備是管理好施工現場的基礎。施工單位只有通過充分的施工準備,才能保障施工過程連續、協調、均衡和經濟。
要建立嚴謹、規范的內部約束、考核、獎勵機制,用制度管理人,用規章管理工程。要調查工程沿線影響施工的因素,標出平面位置圖,并進行分析、論證,寫出調查報告,作為修訂施工方案、編制施工控制預算的依據。研究施工圖紙、吃透設計意圖,澄清圖紙中的問題,恢復定線和施工放樣。對所有控制點進行加密、保護、記錄。根據施工合同和現場調研編制施工控制預算,作為控制支出、進行成本預測分析、經濟核算、統計工程進度的依據。進行業務、技術培訓和技術交底,使相關人員對工程的技術標準、操作規程、質量控制、資料整理等有全面的了解。
三、重點防治公路工程質量通病
工程質量是公路建設的主題。貫徹國家、行業有關質量的方針,提高全員質量意識,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是施工現場管理的重點。
1、徹底處理軟弱地基,確保路基整體穩定
路基不均勻沉降會導致路面開裂、路基失穩,危及行車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壓實。為此,現場質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層填筑、壓實;在路基填挖方交界處、施工分段接頭等非連續地段要作為質量控制的關鍵點加強控制。
2、認真處理路基與橋頭接頭,防止橋頭涵頂跳車
橋涵與路基往往不能同時施工,在路基與橋涵之間形成接頭,施工質量控制不好就會造成跳車,一般設置橋頭搭板,鋪設土工隔柵或土公布,改換填料等,這些措施如沒有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施工工藝保證仍不能達到質量要求。因此,現場管理的重點是確保填料壓實度、配合比均滿足設計要求。
3、嚴格控制路線線形與標高
縱橫坡不適平整度差等直接影響公路的外觀質量和使用效果,影響行車的舒適和安全,影響施工單位的社會形象和社會效益。故這些問題要從土方路基嚴格檢測驗收,達不到設計要求及時返工,防止積重難返。
四、加強施工進度控制
施工進度計劃是控制工程進度的依據,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旬、月作業計劃及材料、機械使用計劃都要服從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施工進度計劃反映工程從準備到竣工的全過程,反映施工中各工序、各分項、各分部之間的銜接關系,是現場管理者統籌全局,合理調配施工資源,正確指導生產活動的基礎。施工進度能否按計劃進行,即體現施工單位的合同意識,也體現施工單位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管理水平。當工程進度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與計劃偏差較大時,現場管理者要結合實際,對施工進度計劃進行調整,并做到:
1、根據網絡計劃或進度管理曲線,查找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分析影響進度的原因,制定解決的方法。
2、調整工程項目進度滯后的施工方案,適當增加資源投入,科學安排施工順序,采用多作業面的平行流水作業或立體交叉平行流水作業加快施工進度。
3、合理壓縮關鍵工序、分項、分部工程的作業時間,滿足總工期的要求,可以倒計時安排工期。
五、搞好成本管理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購、庫存、發放、使用等每一環節都在制度約束下進行。
2、根據施工定額對分項工程進行成本控制,力求使勞動力、材料、機械使用數量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3、分項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對照施工控制預算進行成本分析,對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超支采取應對措施。
4、 單位工程完成后,及時進行成本核算,根據實際發生的有關費用計算出該工程的實際成本,與施工控制預算相比較,查找并解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5、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結合施工控制預算、計量支付進行效益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六、做好防洪排水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應針對性的采取預防和應急措施,使工程進度、質量、效益得到保障。在自然災害中以水破壞最為嚴重,是影響工程質量和進度的主要因素。施工中防洪排水措施必須得力,否則將造成工期拖延、費用增加,應注意以下問題:
1、施工前,結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圖中的排水設計,制定防洪排水措施,做到永久性排水設施與臨時性排水設施相結合。
2、路基路面要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保持縱、橫坡度和碾壓的平整度,使降水迅速排出,防止邊坡水毀、坍塌和水溝堵塞。對排水困難和不良地質路段(如濕陷性黃土、膨脹土等)應盡量避開雨季施工。
3、合理安排橋梁施工次序,主河道基礎盡量在枯水期施工;橋梁預制場地應建在地勢較高、不受洪水干擾、交通便利的地方;汛期施工時,機械、材料、設備用后盡快撤離現場,減少災害損失。
4、下雨期間要經常上路巡查,及時疏通排水溝,減少路基路面積水。及時收聽天氣預報,了解天氣變化情況,采取應對措施,減少降水對施工的不利影響。
七、保證施工便道、便橋暢通
施工現場道路保證暢通關系到施工能否正常進行。無論新建或改建工程,如果便道、便橋、邊施工邊通車的路段不能通行,機械、材料、人員就無法進場開展工作,同時還會打亂施工秩序,造成經濟損失和質量問題。現場道路保證暢通要做到:
1、便道、便橋的通行能力和承載標準要與施工規模、通過機械車輛相匹配。加強便道、便橋養護,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2、地方道路作施工便道時,要與道路所有者簽定使用維護協議,對承載能力低的橋涵進行加固。
3、邊施工邊通車的路段要設立安全標志,且由安全維護人員指揮交通,避免交通事故,減少堵車現象。
八、總結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的現場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同的工程項目,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應有所不同,作為施工單位的現場管理者要與時俱進,大膽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過加強施工的現場管理,使工程質量、進度和效益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