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6月2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介紹了莊河市xx鎮商住片區的城市設計,突出綠色宜居濱水新城的規劃理念。并對同類型新城城市規劃與設計提出了相應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城,綠色,宜居,濱水
一、開發條件
1、區位優勢
xx鎮地處莊河東部30公里處,大連、丹東兩座城市中間,是莊河市城市化率最高的鄉鎮。在大連全域城市化的藍圖上,該鎮是大連全域城市化“九節點”之一的重要鄉鎮。該鎮有史以來,就是莊河以東、東港市大孤山鎮以西的經濟、文化、交通、貿易中心。
本次規劃區位于該鎮西南部,板橋河東側,201國道南側,是舊鎮區拓展,新鎮區開發建設的重要“黃金點”。縮短了新老城區的距離,為該鎮發展帶來機遇。
2、環境資源優勢
規劃范圍內水網條件非常好,水面豐富,是絕佳的生態財富。因此在規劃中特別突出對濱水宜居生活環境的塑造。
二、城市發展定位
1、功能定位
規劃區要打造成未來該鎮建設發展的主要節點,成為該鎮的人氣集聚區,公共服務中心區,展現城鎮功能和品質的重點區,是基礎設施完備、生態環境優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的新鎮區發展啟動區。
2、形象定位
運用優越的區位,良好的現狀水文等條件,突出水網,塑造水城,形成 “宜居”、“宜商”的景觀生態商住區。
三、城市規劃方案
1、主要設計理念
(1)與老城共生
規劃區域是該鎮未來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區域,時間上接力老城區發展脈絡,空間上延續老城區發展的軌跡,品質上補充完善提升老城區功能,與老城區和諧共生的發展,最終形成新鎮發展區。
(2)順應現有水系格局延伸美化水體
以板橋河為主要景觀軸線,充分利用現狀水源,延伸美化規劃區域內水體,與主干路網兩側綠化帶形成“一水為線,水綠成網”的景觀意向。提升形象和地位,以滿規劃區定位需求。
(3)水體綠帶間融入城市功能
創建完備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務設施,通過社會服務指導,將服務設施按照居民的生活習慣分級配置,使新城區的社會服務設施與新城同步形成,為居民提供優越的商業、教育、文化娛樂、行政設施。
(4)人氣規劃
城市即人,尤其落實到城市設計層面,城市空間更為人的活動設計,以人的活動為焦點,可以透視城市物質與非物質的交互聯系。新城作為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的重要著力點,要“關注人性”、“集聚人氣”、“塑造人文”。近年來新出現的“人氣規劃”就代表了這種需求趨勢。
2、規劃結構
按規劃區內用地布局特征,總結為“一心、一軸、一廊、一帶、三區”的空間形態與結構。
“一心水韻”:引入水景,形成具有親水韻味的景觀核心。
“一軸律動”: 8號路規劃為對外發展主軸線,沿線組織各項公共服務功能。
“一廊契合”:塑造板橋河濱水綠廊,實現綠化與水系兩大結構之間的完美契合。
“一帶楔入”:通過規劃區內部濱水帶,把人的活動引向商業街、建筑底商、濱水休閑設施、公園和廣場。
“三區聯動”:通過發展軸線的分隔,形成兩個居住區、一個地區級公建配套區。
3、用地布局
(1)水域用地
利用現有的水體資源,在規劃區中心地區,建設環境優美的中央公園,提升區域品質。
(2)居住用地
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怡然的生活方式、特色的建筑風貌、高品質的生活配套,構筑練好的生活環境。
(3)公建用地
現代都市商業和休閑商業街相結合,建設良好的商業休閑景觀,積聚人氣,提升土地價值,為規劃區配套相應的教育設施,布置行政辦公區,以中央公園為基礎,商業區位依托,以文化創意產業建設為特色,構筑文化休閑區,提升地區人文氣氛。
四、城市設計導引
1、河之城——親水
充分保護和利用規劃區中的水系、濱水等自然景觀資源,建立生態開敞空間和自然生態廊道,與周邊自然背景相聯系;控制一定寬度的濱河綠地,融合生態、休閑、運動、觀賞等功能,強化親水性,并建立從城市街區到河邊的景觀廊道和步行廊道。
2、城市人文景觀特色構建
注重地方文化、各種外來文化、休閑活動的鼓勵,并設置相應的公共活動場所,如廣場、劇院、文化中心等。
建立不同層次的城市廣場系統,從城市到社區,豐富并引導市民文化與藝術活動。
強化街道的休閑性,從功能、景觀以及街道分配等多個方面反映地方的休閑特色。
創建城市公共藝術系統,引導市民藝術的發展,提升城市藝術氣息。
3、特色空間設計
(1)商業服務空間:規劃的建設商業街區要強調空間的整體性和界面的連續性,營造熱烈的商業氛圍。并通過建筑高度的分層退臺處理,創造開敞的建筑界面和舒適輕松的購物環境。
(2)居住區空間:利用建筑形體及通過規劃布局創造特色濱水住宅形象,在景觀上強調舒適、恬靜生活氛圍的營造。
(3)休閑娛樂空間:靠近規劃水系,結合自然環境規劃一處休閑娛樂場地,塑造豐富的景觀特色,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濱水岸線處理
濱水地區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景觀,在建設過程中應當著重考慮居民的公共利益得到保護,禁止濱水岸線全建成商業住宅,成為富人的私有財產。應當加強公共設施建設,成為城市居民休閑游憩的核心地區。為滿足人們的親水需求,建議增加親水界面及濱水步行棧道等。濱水棧道為動態觀景步道,并相隔適當距離設置觀景橋或觀景平臺,作為靜態觀景空間。
五、結語
新城建設的重點問題是如何挖掘地方特色、保存地方文脈,同時響應生態可持續的社會發展新要求。本規劃充分利用現狀豐富的水系、綠地資源、通過規劃設計手段對其進行梳理、整合、提升,同時結合新城功能定位于用地功能布局,將城市公共設施與公共活動空間有效地與城市自然景觀系統相結合,致力于規劃形成一個綠色宜居的濱水新城。相信對同類型新城的規劃與設計將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8年)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
4、《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6年)
5、《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審批辦法》
6、《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城鄉規劃部分)》
7、《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
8、《莊河市青堆鎮總體規劃》(2009-2030)
9、《莊河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10、其他相關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