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6月2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通過構建評價體系,達到科學確定選址方案的目的。本文在分析空港保稅區專業性特征的基礎上,綜合項目選址的一般要點,提出了量化評價四個層面的指標體系,并通過改進的層次分析法確定了各個指標的權重系數,得出了評價分值標準,同時,給出了具體指標的計算方法,從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空港保稅區選址規劃的量化評價模型。
【關鍵詞】空港保稅區,選址規劃,量化評價
1基礎分析
1.1概念解讀
空港:空港顧名思義就是機場的意思,也可理解為大型的空中運輸基地或空中運輸樞紐[1]。
保稅區:亦稱保稅倉庫區。這是國家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準注冊、受海關監督和管理的,可以較長時間存儲商品的區域 [2]。
空港保稅區特指依托機場的保稅區。
1.2空港保稅區特征
(1)功能方面
空港保稅區功能構成包含了包含了口岸物流、保稅物流、出口加工、保稅貿易、保稅商品展示、生產性和物流性服務貿易等六大功能,具有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航空貨運口岸操作的各項功能。
(2)產業方面
空港保稅區的設立,側重于滿足區域空港產業發展的需要,與之角色相對應,其目標定位的著眼點是發展和創新,滿足隨著當前現代產業體系建立而隨之產生的高附加值加工制造業、服務業等產業需求。通過空港保稅區的建設,以完善地區物流布局,滿足城市物流發展規劃。
其具體產業選擇,重點包含發展以知識創新和國際服務為導向的高端產業,涵蓋航空產業、航空物流業、高端服務業、空港高附加值制造業四大重點領域。具體包括以航空運輸服務、航空維修為主的航空產業;利用機場客運出口優勢,打造為乘客、航空公司服務的高端服務業產業集群;依托機場商務區,發展航空服務、高端商業和商務服務等。
2選址的原則
2.1毗鄰性原則
(1)最大限度的緊鄰機場空港。
(2)核心區域通常不超過機場周邊1公里的距離為佳。
2.2無縫對接原則
(1)與機場空港實現無距離無障礙的對接。
(2)與區域主要交通干線實現無縫對接。
2.3關聯順序原則
空港保稅區的臨空經濟布局要遵循國際慣例。其選址應充分結合國際慣例的布局。即:1公里內布局直接服務于機場空港的產業;1-5公里布局空港商務活動區;5-10公里布局與空港關聯型強的產業;10-15公里布局多元化產業。
3選址方案評價體系的建立
空港保稅區選址規劃是一個由多種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是一個復雜體系,它不僅關系到國家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因素,而且關系到空港保稅區將來的可持續發展[3]。本研究的空港保稅區選址評價指標體系是在綜合各要素的基礎上建立的。
3.1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空港保稅區的特征和項目選址的關聯對象,從區域條件、用地條件、建設成本和可持續性條件四個條件層入手分別確定對應的準則和指標因子,而每個指標又有下一層級的影響因子。
3.2各因子分值的確定
3.2.1評價指標權重系數的確定
本研究以一級指標權重系數的確定為例,采用改進的層次分析法(lAHP),示范各評價指標權重系數的計算方法[4]。
(1)構建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在建立用地選址評價指標體系后,接著就在各層指標間進行兩兩相互比較,構建比較判斷矩陣。比較判斷矩陣的值由 位專家(在本研究中 =5),運用TL.Saaty提出的1一9的標度值方法給出。每次標度值取兩個因素 和 ,用 表示 與 對A的重要性程度之比,假設第 個專家的評判所構造的比較判斷矩陣用 來表示。我們根據所有專家評判結果所構建的每個判斷矩陣,計算出各個判斷矩陣的反對稱矩陣 。
運用簡單平均法對各個專家結果進行綜合,便得出各個反對稱矩陣的平均陣 ,利用平均陣達到群組評判的目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反對稱矩陣平均陣由各個一級評價指標構成。
(2)得出擬優傳遞矩陣 的擬優傳遞矩陣 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3)構建層次單排序
第一步,采用方根法求出 的特征向量,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1.338, =1.266, =0.858, =0.745
第二步,歸一化處理,計算出各項指標的權重系數:
=0.318, =0.301, =0.204, =0.177
第三步,加權修正指標權重系數,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 為各個一級指標所包含的指標個數, 為一級指標本身的個數。若一級指標所包含的指標個數完全等同,就不需要修正。
以此,可計算出各個一級指標的權重系數:
利用IAHP法,就能依次求出省下評價指標相對于上一級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即B級的權重系數。結果如下:
同樣,求出C級的權重系數。結果如下:
3.2.2分值的確定
結合用地選址指標體系以及各指標的權重系數,按照百分制的標準給各個指標附上相應的分值,并給出具體計算方法。
4結論
規劃項目的選址是我們經常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打破歷來純粹定性的分析,而通過定量分析方法的結合建立科學合理的選址模型,是本文重點關注并解決的問題。本文就空港保稅區的選址建立了量化評價體系,其評價的指標具有專業性,具體結論如下:
(1)本論文建立了由4個條件層、15個準則層和26個評價因子組成的綜合評價模型,并明確了計算方法,試圖為選址類型項目的研究和規劃提供科學的方法。
(2)空港保稅區選址因為其產業功能特征的關系,其評價指標的重點應在區域條件和用地條件兩個方面,這是項目成立和發展的前提;
(3)在滿足區域條件和用地條件的基礎上再重點考慮建設成本和可持續性的問題,這是項目方案更進一步優化的關鍵因素。
(4)在方案的比對評價中,應設計具有可比性的不同模式的選址方案進行比對,避免同種模式且具有明顯差距的方案進行比對,以提高方案評價的質效。
參考文獻:
[1]沈露瑩.世界空港經濟發展模式研究[J].上海:世界地理研究,2008(9)
[2]楊世文,周桂榮.我國保稅區研究評述[J].河北: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12)
[3]王棟.工業園區選址及其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4]王鳳蘭.高校校園文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秦皇島:燕山大學學報,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