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2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煤礦機電運輸在礦井生產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貫穿于礦井生產各個環節,涉及特殊工種數量多,技術專業性要求高,煤礦機電運輸設備的狀況與整個煤礦的安全生產息息相關。對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進行研究,分析安全事故原因,進而提升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關鍵詞:煤礦機電運輸 ;事故分析;安全運輸管理
中圖分類號:TU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0802-(2012)07-00 -0
Analysis of Coal 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Safety Management
WU Yao-shan
(Shanxi Coal 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ing Group County Haojinyuan Coal Industry Limited Compan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
Abstract: Coal 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in mine production proces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t runs through every link of mine production, involving the special types of work quantity, technical demand is high, the coal 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equipment status and the coal mine production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On coal 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safety management research, analysis of safety accident,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oal 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Coal 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Accident analysis Transportation safety management
0引言
據全國煤礦重大事故調查分析顯示,在煤礦礦井生產環節各種安全事故中,機電事故居第4位,運輸事故占到總事故數的20%~30%,機電運輸設備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煤安全生產。本文對當前機電運輸事故多發原因進行分析總結,吸取教訓,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期提高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管理水平。
1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原因剖析
a) 特種作業人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特種作業技術掌握不嫻熟。由于對技術性工種安全操作知識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夠,再加上安全意識淡薄等原因使得違章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是造成事故的1個重要原因;
b) 指令性的新進人員頂替代崗。由于新進代崗人員頂替時間較短,對頂替工種操作熟練程度較差,缺乏頂崗前必要的安全培訓,造成違章指揮和盲目操作雙重不安全因素。特種崗位人員應該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專業人員,對其崗位不宜隨意變動。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領導不考慮學識水平,不講究用人策略,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工作崗位的頂替環節重視不足,缺乏科學性,使得違章操作的現象頻頻發生,給生產帶來了安全隱患;
c) 特種作業人員的頻繁調換,給安全埋下隱患。特種作業人員大都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取得操作合格證后才能上崗,對其工種不宜隨意予以變動。但是,對于礦山某些技術性工種,存在通過人情關系安排一些不合格的人員任崗的現象,如果這些業務水平不合格的人員不及時鉆研相關技術,違章違紀操作就會比較突出。另外,在一些臨時性工作調整中,如果安全培訓工作沒有及時到位也會帶來安全隱患;
d) 機電設施簡陋老化,技術性能下降,不能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同樣會造成安全生產事故。還有安全基礎工作松懈,設備的防爆失爆檢查工作不到位等都是煤礦生產環節安全隱患的來源。
2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對策
a) 特殊工種用工制度管理。煤礦機電運輸工種的技術性較強,各工種崗位任職應嚴格把關,要由思想端正、技術全面的人員來擔任。同時加強臨時用工環節的安全管理,并盡量少用或不用臨時工。除特殊情況外,特殊工種人員不能隨意調換,要嚴格考核發證,實行持證上崗制度;
b) 安全生產業務培訓管理。針對每個員工的技術能力和工作能力,為其建立個人檔案,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定位。建立健全一套長期有效的技能培訓機制,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競爭機制,如在職工薪酬制度中增加崗位技能工資,劃分工資等級,引導和迫使職工自發學習安全業務知識,并要求技術工種和管理人員實行競爭上崗;二是采用"三結合"的培訓方式,即以重點培訓為主、業余培訓與重點培訓相結合,以內培為主、內培與外培相結合,對新工人、新崗位、新技術強化培訓,全面提高職工的安全業務素質,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三是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技術比賽,對優勝者給予重獎,以調動職工學技術、學業務的積極性,促使其在崗位上按標準及規程進行作業。
對機電運輸從業人員加強安全培訓工作,建立培訓檔案,對于絞車司機、電鉗工、防爆檢查工、輸送機司機、信號工、采掘機組司機、把鉤工、電機車司機等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安全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方可持證上崗作業。積極宣傳相關規定和安全常識,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規范操作行為,嚴禁超員乘坐人車或罐籠,嚴禁超載提升運輸,嚴禁刮板運輸機乘運人員,嚴禁坐礦車、跳車和扒車;
c) 實施礦井質量標準化管理。礦井質量標準化是煤礦安全的基礎,沒有好的基礎,機電運輸的安全管理就無從談起。實踐證明,礦井質量標準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幾十倍的效益產出,而且能夠有力地促進安全生產。企業領導應高度重視質量標準化建設工作,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經常化的工作來抓,積極支持質量標準化工作,親臨現場檢查指導,對區隊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問題,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靜態達標向動態達標轉變,以實現生產全過程達標,全力打造"平安、文明、和諧礦區"。
山西義鳴礦業公司正是按照這種"以人為本,精細化管理制度"的戰略方針對機電設備安全運行實行管理以確保礦井安全生產,成功做到了機電運輸設備全面達標,順利實現了機電設備安全運行"零事故"的目標;
d) 加強煤礦機電運輸設備檢驗檢修工作。煤礦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主通風、主提升、主排水、壓風設備,供電系統保護、防雷接地裝置,電纜和鋼絲繩等進行定期檢驗;要按規定對安全儀器儀表進行周期鑒定和標校,嚴禁使用未按規定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專門升降人員及混合提升的系統每年應進行一次性能測定,其它提升系統至少每3年進行一次性能測定;對斜巷人車和立井升降人員使用的罐籠防墜器每年進行一次脫鉤試驗,每半年進行一次不脫鉤試驗;提升裝置使用的鋼絲繩及連接裝置必須按規定進行檢驗,對磨損、銹蝕斷絲超限的鋼絲繩和不合格的連接裝置必須及時更換,不得違章使用。新安裝的主要通風機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通風機性能測定和試運轉工作。在用主要通風機、主排水設備至少每月檢查一次,按規定進行性能測定。水泵、水管、閘閥、排水用的配電設備和輸電線路,每年雨季前必須進行一次全面檢修,并進行一次聯合排水試驗。檢測檢驗工作必須由具備資質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承擔,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規范檢測檢驗機構的中介行為,保證檢測檢驗質量;
e) 完善提升運輸設施。煤礦企業要完善提升運輸系統的各類安全保護裝置,傳動設備必須有護罩、護欄。礦井主要提升裝置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裝設保險裝置和后備保護裝置,運行時嚴禁甩掉保險裝置。各種保險裝置必須動作靈敏、性能可靠。提升機的電控系統、液壓及機械制動系統必須可靠,各種閉鎖關系正確,制動能力滿足安全控制要求。斜井提升連接裝置要可靠,必須裝設保險繩。斜井井巷中防跑車與跑車防護裝置等安全設施必須齊全、完善,提升時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規定。帶式輸送機必須使用阻燃輸送帶,各類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可靠;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或者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運送人員時,嚴禁同時運送物料。電機車架空線的懸掛高度必須符合規定要求。機車、無軌膠輪車警鈴或警笛必須齊全完好,前有照明,后有紅燈,并有防止碰頭、追尾事故的技術措施。同一水平使用3臺以上電機車時,應使用帶有電氣閉鎖的信號裝置,行駛機車臺數大于5臺時,必須使用"信、閉"系統。嚴禁提升運輸設備超負荷或帶病運轉,嚴禁超期服役,嚴禁非防爆機動車入井;
f) 加強設備管理,提高安全裝備水平。根據礦井的類型、設備的工作地點和生產特點,科學合理地選擇所需配備設備的種類、型號、規格和數量,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礦用機電運輸設備應具備有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安全標志,防爆設備還須有防爆合格證,并嚴格按照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精心維護設備。要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設備,并使之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應注意以下幾點:(a)礦井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設備管理制度、防爆設備入井檢驗制度、設備包機制度、設備定期檢查制度、各種安全裝置定期試驗制度和停電檢修掛牌制度。建立設備、電纜、小型電器的臺帳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設備的技術性能檔案;(b)建立大型機電設備安裝驗收管理制度。為進一步規范大型機電設備安裝、改造、驗收管理工作,強化大型機電設備安裝、改造工程的設計、選型、設備購置、施工和驗收等環節的管理和監督,強化業務保安部門的管理職能,防止大型機電設備惡性事故的發生,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大型機電設備安裝驗收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c)認真貫徹執行設備使用與維修相接合的原則,設備誰使用,誰管理,誰維護,負責安全直接責任并實行專責制,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做到定人、定機、憑上崗證操作,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設備操作規程,對多班制生產的設備,操作工人必須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大型設備均有運行記錄;(d)加強檢驗檢修工作,煤礦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主提升、主通風、主排水、壓風設備,供電系統保護、防雷接地裝置,電纜和鋼絲繩等進行定期檢驗;要按規定對安全儀器儀表進行周期鑒定和標校,嚴禁使用未按規定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專門升降人員及混合提升的系統每年應進行一次性能測定,其它提升系統至少每3年進行一次性能測定;對斜巷人車和立井升降人員使用的罐籠防墜器每年進行一次脫鉤試驗,每半年進行一次不脫鉤試驗;提升裝置使用的鋼絲繩及連接裝置必須按規定進行檢驗,對磨損、銹蝕斷絲超限的鋼絲繩和不合格的連接裝置必須及時更換,不得違章使用。新安裝的主要通風機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通風機性能測定和試運轉工作。在用主要通風機、主排水設備至少每月檢查一次,按規定進行性能測定。水泵、水管、閘閥、排水用的配電設備和輸電線路,每年雨季前必須進行一次全面檢修,并進行一次聯合排水試驗。檢測檢驗工作必須由具備資質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承擔,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規范檢測檢驗機構的中介行為,保證檢測檢驗質量。
3結語
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機電運輸設施的管理關系到整個煤礦的安全生產,甚至直接關系到1個企業的生存,我們只有從戰略和戰術上給予足夠的重視才能盡可能避免事故的發生。
(責任編輯:高志鳳)
收稿日期:2012-06-06
作者簡介:吳姚山 ,1977年生,男,山西翼城人,1997年畢業于山西省煤炭工業學校煤礦機電專業,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