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1月2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較復雜, 關鍵工序有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等。且在施工前必須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并加以嚴格的控制。只有采用正確的原材料配合比,規范施工和精心組織,才能確保瀝青路面的質量。
關鍵詞: 瀝青混凝土; 路面; 施工
Abstract: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relatively complex, the key processes such as mixing, transport, paving and rolling. And pre-construction must be fully do the preparatory work an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Only the right raw materials mix ratio,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meticulous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Key Words: asphalt concrete; road;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 U416.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瀝青混合料的拌和
(1)瀝青混合料施工控制溫度見下表
施工階段 | 控制溫度 | |
瀝青(AH—70)加溫 | 150 ~ 170℃ | |
礦料加溫 | 170 ~ 180℃ | |
瀝青混合料拌制溫度 | 145 ~ 165℃ | 廢棄溫度 195℃ |
瀝青混合料到場溫度 | 度不低于 135℃ | |
開始攤鋪溫度 | 不低于 130℃ | 不高于 165℃ |
開始初壓溫度 | 120 ~ 145℃ | |
碾壓終了溫度 | 不低于 70℃ | |
開放交通溫度 | 不高于 30℃ | 一般為次日 |
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控制表
(2) 瀝青混合料的拌和主要是根據生產配合比確定的集料、礦粉和瀝青等原材料比例拌制而成的瀝青混合料,不準有花白料、超溫料,并保證運到施工現場的溫度不低于145℃。
對于改性瀝青混凝土,溫度在普通瀝青溫度的基礎上提高10-20℃。改性瀝青存儲期間溫降不得超過10℃,且結和料不能老化、滴漏及粗細集料離析。當氣溫低于10℃時,將停止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料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為度, 并經試拌確定,間歇式拌和機每鍋拌和時間宜為50s( 其中干拌時間不小于5s) 。拌好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料分離現象,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并及時調整。
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1) 全部瀝青混合料采用干凈有金屬底板的載重17噸自卸車運送混合料,車廂底板及側板內面涂刷一薄層柴油:水為1:3 的油水混合液,為了防止塵埃污染和熱量過分損失,運輸車輛均配有覆蓋設備,車槽四角密封堅固。
(2) 瀝青混和料運輸車的運量較攤鋪速度應有所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時刻有3- 5輛料車處于等待卸料狀態,保證連續攤鋪,保證鋪筑路面的平整度。每臺車上必須配備防水保溫篷布。
(3) 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盡量縮小貯料倉下落的落距。
(4) 運料車用篷布覆蓋。普通瀝青混合料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40- 150℃,改性瀝青混合料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60℃。具體施工時的溫度必須通過瀝青粘溫曲線來確定。
(5) 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 30cm 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3、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1) 找平方式
上、中、下面層、柔性基層均采用兩臺攤鋪寬度6m的ABG- 423型攤鋪機一次攤鋪成型,柔性基層采取"基準鋼絲方法"進行施工,其他瀝青層均采用的大平衡梁自動控制找平。經過三層平衡梁的找平,上面層最終平整度平均在0.5- 0.65范圍內。
1) 柔性基層是連接基層與面層的瀝青層。其作用除路面結構要求外,還為了彌足基層厚度不足,使柔性基層的標高及層厚符合設計要求。
2) 中、下面層的平整度將直接影響上面層的鋪筑質量。它是在下面層平整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調平,同時在厚度上再做一次調整,為上面層鋪筑創造良好條件。①柔性基層采用"基準鋼絲法"找平,即在鋪筑邊線外20cm 左右打入穩固的支撐桿(最好對應中線樁號) ,支撐桿間距為10cm, 根據樁位處中、下面層定設計高程加上一個常數為鋼絲標高。②基準鋼絲敷設的長度每段為300m 左右,并配用專門計量張力的標尺。一般鋼絲長度在200- 250m時其張緊力應為100- 130KN;鋼筋長度在250-3300cm 時,其張緊力為150- 200KN;是"基準鋼絲"在10m 內產生的撓度最大不超過2mm,必要時應加密支撐桿。③在彎道半徑較小段及邊坡點附近或加寬段前后應加密支撐桿。④支撐桿和基準鋼絲架設標高經核對無誤后,才能開始攤鋪,在鋪筑過程中現場應設1- 3人來回檢查,防止車輛、施工人員及其他機械碰撞支撐桿或鋼絲。
3) 上面層直接受行車荷載作用,上面層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道路的使用性質及行車安全。上面層采用"基準梁法"找平。在開始攤鋪前就將基準梁安裝在攤鋪機上,并將自動找平傳感器放在基準梁的某個部位。使攤鋪機攤鋪時帶著基準梁一起前進。
(2) 攤鋪
1) 所有瀝青層均采用兩臺ABG423 攤鋪組成梯隊進行聯合全幅一次性攤鋪。ABG423 均具有可加熱的振動熨平板及振動夯等初步壓實、熨平裝置,在倒換車輛過程中能連續攤鋪,攤鋪寬度可以調整。
2)LSPM- 30 攤鋪,采用掛線法控制施工,攤鋪后明顯高低不平的地方用人工篩灑細料找平。在下面層、中面層及上面層施工時,為了更好的控制平整度,減小人為因素的影響,采用大平衡梁自動控制找平施工方法進行攤鋪。在厚度漸變部位及橋頭部位,下面層應采用掛線法施工。
3)攤鋪前應至少提前30分鐘對攤鋪機進行預熱,根據設計層厚,將攤鋪機熨平板用木塊墊起(木塊厚度為該層松鋪厚度) ,調整好傳感器的初始狀態。并檢查運到現場的混合料溫度。
4)全幅罩面時,攤鋪機以3- 5m/min 的速度勻速前進, 兩臺攤鋪機間距應在10m-30m 之間,后面攤鋪機以前面攤鋪機所攤鋪的尚未碾壓的邊緣為參照,用小滑靴控制攤鋪, 熨平板重疊寬度在5-10cm之間。攤鋪機不得隨意中途變速或停頓。拌和站的生產能力、運輸能力同攤鋪機的攤鋪能力密切配合,注意松鋪厚度及路拱, 中途少做變更,必要時細致加以調整,務求平順,以求不影響平整度。
5)機械攤鋪過程中,不得用人工反復修整,但當出現以下問題時:斷面不符合要求,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顯離析,攤鋪機后有明顯拖痕,表面明顯不平整等,在施工人員專門指導下認真調整,進行局部換料,仔細修補,同已攤鋪混合料接順,不留明顯印跡和差異。如屬攤鋪機本身原因導致嚴重缺陷,及時停止攤鋪。攤鋪機一次攤鋪長度不少于500m,且攤鋪過程中盡量不得停機,以提高平整度。
6)攤鋪現場每臺攤鋪機均設專人測量混合料的攤鋪溫度,并做好原始記錄,對于不符合溫度要求的瀝青混合料要及時清除。停車待卸的運料車輛,不得過早揭掉保溫覆蓋蓬布。
4、瀝青混合料的壓實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時,保證瀝青路面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由于各層集料的質地、粒徑、配合比不同,壓實程序、壓路機的組合形式、碾壓速度和碾壓遍數也各不相同。特別是上面層集料為玄武巖,石質堅硬,多棱角,內摩阻力大,層薄而溫度降低快等因素,增加了壓實的難度。為了既要保證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又要達到要求的平整度,采取了調整壓實機械的組合,并加了一臺13t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增加上面層的壓實能力, 以提高上面層的鋪筑質量。
(1) 碾壓遵循的原則
1) 少量噴水,保持高溫,提醒重迭,分段碾壓。
2) 有路外側(低側)向中央分隔帶方面碾壓。
3) 每個碾道與相鄰碾道重迭1/2 輪寬。
4) 壓路機不得在未壓完或剛壓完的路面上急剎車、急彎、調頭、轉向, 嚴禁在未壓完的瀝青層上停機。
5) 振動壓路機用振動壓實,需停駛、前進或后返時,應先停振,再換檔。
(2) 碾壓程序
1) 瀝青混合料各層的碾壓成型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根據試驗段所確定的碾壓組合工藝進行碾壓。
壓實設備配有寶馬BW202D雙鋼輪壓路機2臺、英格索蘭DD130雙鋼輪2臺、威寶W24T膠輪壓路機1臺、按合理的壓實工藝進行組合壓實。其中LSPM- 30 與下面層采用雙鋼輪壓路機和膠輪壓路機組合碾壓,中、上面層改性瀝青混凝土采用雙鋼輪壓路機并列梯隊壓實。
2) 壓實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壓路機應以均勻速度行駛。LSPM-30 柔性基層與AC-25下面層初壓溫度控制在140℃,復壓不低于120℃,終壓不低于100℃。改性瀝青中面層與上面層初壓溫度控制在160℃,復壓不低于140℃,終壓不低于130℃。具體施工時的溫度必須通過瀝青粘溫曲線來確定。壓路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重疊1/3- 1/2 輪寬,碾壓時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不應突然改變而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
1)初壓: 攤鋪之后立即進行(高溫碾壓) 。AC-25下面層用膠輪壓路機完成(1遍)。SMA上面層、中面層、柔性基層采用2臺雙鋼輪壓路機低幅高頻振壓2遍。初壓后檢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時應予以修整。
2)復壓: 復壓緊接在初壓后進行,復壓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并列梯隊碾壓3遍,即可使其達到規定壓實度。
3)終壓: 終壓緊接在復壓后進行,采用雙鋼輪式壓路機碾壓2遍,消除輪跡,速度2km/h(下面層終壓溫度>100℃,中、上面層終壓溫度>130℃) 。
(3) 壓實注意事項:
1)碾壓時,壓路機從低至高慢速均勻行駛。初壓時,壓路機雙輪靠近攤鋪機,起動或停止時緩慢進行,保持勻速行駛,不許在未壓實的路段上轉彎,制動,任意換檔。
2)為了保證壓實度和平整度,初壓應在混合料不產生推移、開裂等情況下,盡量在較高溫度下進行,盡快完成初壓,減少溫度損失。
3)碾壓根據攤鋪速度,呈階梯形逐漸向前推進,形成流水作業,壓路機不得停留在溫度高于70℃的已經壓過的混合料上,同時,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油料、潤滑脂、柴油或其它有機雜質在壓路機操作或停放期間灑落在路面上。
4)碾壓過程中設專人測量初壓溫度、復壓溫度、終壓溫度,做好原始記錄;設專門施工員負責控制碾壓遍數、溫度、速度;設專人設置初壓、復壓、終壓段落使壓路機操作手易于辨認,做到無超壓、漏壓。
5)碾壓時遵循"高頻、低幅、緊跟、慢壓、少水、高溫"的原則,壓路機采用高頻低幅進行振動碾壓,每一輪必須壓至攤鋪機近前才可以返回,壓路機均有霧化噴頭,往輪上灑少量清水,以防粘輪。
6)碾壓時由外向內,由低向高。無路緣石段,可在邊緣部位預留20cm 左右,等壓完一遍后再碾壓,邊緣部位應多壓3 遍。
7)如接縫處(包括縱縫、橫縫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縫)的混合料溫度已不能滿足壓實溫度要求,應采用加熱器提高混合料的溫度達到要求的壓實溫度,再壓實到無縫跡為止。否則,必須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鋪筑,立即共同碾壓到無縫為止。
5、接縫處理
(1) 縱縫處理。對于加寬縱縫路段,鋪筑瀝青混合料前應對各層的垂直槽壁以及錯臺的部位涂刷乳化瀝青,完成以后方可鋪筑新路面。攤鋪時攤鋪機靠近第一幅路面的一側采用小滑靴在舊路面上形走,調好傳感器自動控制攤鋪機,使攤出的路面比舊路面剛好高出松鋪厚度,以使在碾壓完成后,縱縫兩側路面一樣平。攤鋪機過去后,人工用推耙將縱縫位置的粗料推走,并填以細料,以使縱縫位置密實不滲水。安排一臺壓路機專門對縱縫進行碾壓,壓路機先在老路面上,使鋼輪邊緣10-20cm 處于新鋪路面上進行第一遍靜壓(靜壓一遍),然后以壓路機鋼輪中央處在縱縫位置上進行第二遍振壓(振兩遍),最后壓路機完全處于新鋪路上進行正常碾壓程序。
(2) 橫縫處理。施工橫縫與銑刨、挖除產生的橫縫施工方案相同。不同層的橫向接縫錯位1米以上。施工橫向接縫,在每天的施工結束時, 攤鋪機在終端的1米處提起熨平板,駛離現場,然后用人工將混合料鏟齊后再予碾壓(或做木板擋塊處理)并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 并趁熱將厚度不足部分剔除。在下次施工時,先在接縫處灑少量瀝青,再攤鋪混合料, 在混合料攤好整平后,先用寶馬雙鋼輪振動壓路機碾壓,壓實時,先從壓實好的一端開始,第一次壓入新鋪層寬度15cm 左右。然后每次向里移動20cm,直至壓路機全部落在新鋪層為止,隨即進行正常的碾壓。
(3) 施工完畢后必須達到的外觀質量:
1)表面平整密實,不應有泛油、松散、裂縫、粗細集料集中等現象。存在缺陷的面積不得超過受檢面積的0.03%。
2)接茬應緊密平順,燙縫不得枯焦。
3)面層與路緣石及其它構筑物應順接,不得有積水現象。
4)表面無明顯碾壓輪跡。
6、結束語
國道主干線廣州繞城公路南段路面工程路面第一合同段通過以上方法控制瀝青路面施工,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程中,要求技術人員更要施工前熟悉和掌握設計、規范要求,熟悉圖紙每個細節,并編制好可行的實施細則。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和糾正,要經常統計和分析各種試驗數據, 并及時對施工予以調整和指導,使施工的各項工藝更加合理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