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1月1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玉樹州農業機械種類多、型號雜、差異大。農業機械遍及廣大農村、駕駛、操作人員多、發布面廣、作業分散、點多、線長、作業項目多種多樣,作業環境差、條件艱苦。農業機械涉及千家萬戶,群眾利益直接。應用系統工程技術解決農業機械作業中的安全問題,尋求實現農機安全作業的最佳方法和途徑,達到安全、迅速、高效益,非常必要。
系統工程,是以系統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并廣泛地采用各個領域中的現代科學技術作為手段,對所確定的系統進行最佳設計、最佳抉擇、最佳控制和最佳管理,使系統發揮最佳的整體功能,以便在實現預定目的時,達到最佳效益的一門管理工程技術。實踐已經證明,系統工程不論是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不論是在宏觀世界或微觀世界,不論是技術問題或經濟問題,以至生產到管理等的各個領域,人們用它解決了一系列復雜而困難的問題,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一九六九年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實現,就是運用系統工程理論的一個典型。
一、從玉樹本地區和整個社會來看,農機作業安全是一個系統。從管理機關來,玉樹州農機作業安全是一個系統。從每個駕駛、操作人員來看,也有一個安全系統。這些復雜的系統,都可以分解為次級系統,次級系統還可以再分解。本文主要就玉樹州的農業機械作業安全系統作點粗淺的探討。
農機作業安全系統既是一個動態系統又是一個開放系統。農機在作業時有一定的環境、外界條件。諸如作業對象(耕地時土地、收割時作物,運輸時貨物等等)、道路、車輛、行人、障礙物、氣候、晝夜等,都會影響作業的安全。對于上述外界環境,從農機作業系統來講,不能控制,無法回避,只能去適應它。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上述對外界環境只能適應,不能控制,并不意味著環境本身不能控制和變化。(這里是就可控制系統作探討)。例如,玉樹州公路級別低,路面狀況差,作為拖拉機駕駛員來講,不能控制它,但可以通過接收外界信息,控制作業系統本身,適應道路狀況,達到安全生產。但在玉樹州這個社會系統內,又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采取相應措施,改變道路狀況差的落后局面,適應車輛、行人的需要。
農業機械在作業過程中,對環境的適應性,根據適應程度,又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我們以m表示農業機械在整個作業過程中和環境的相遇點(可以是無窮大∞),那么,第一種情況:完全適應狀態,即在m個點上,駕駛、操作人員均能達到最佳控制,使系統很好地適應環境,即能夠主動地通過自己的控制使系統在時間和空間上適應環境。這種狀況包括農業機械停放過程中的安全過程,可以認為環境發生變化的趨勢是系統對環境更加適應或環境發生變化沒影響到系統對環境的適應程度。如拖拉機在公路邊停放時,其它車輛及行人繞開行駛、行走,未發生接觸、碰撞等。第二種情況:完全不適應,即在m個點上,隨時都可能和環境相抵觸或相接觸。這種情況,是駕駛、操作人員在整個作業過程中對機具失去控制。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即使朝有利于相適應的狀態變化,也無法避免事故的發生。第三種情況:部分不適應或不完全適應。這種情況是:駕駛、操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某些或部分點上失去控制異味控制能力不夠,不能使系統適應環境。也包含了環境發生變化,使系統和環境的相適應受到影響。如拖拉機在停放過程中,其它車輛碰撞拖拉機而發生事故。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發生事故,也可能不發生事故,結果是隨機的。綜合上述三種情況,要達到農機械安全作業,只有依靠加強農機作業系統本身的控制,而不能靠環境改變而實現,(環境改變有時可減少消除隱患,但需在另外的系統控制中實現)即消滅系統本身的失控。
二、農業機械系統和環境不適應的因素主要是失控,失控的出現,是對安全的嚴重威脅,失控,是發生事故的土壤,一旦外界條件具備,事故就必然發生。
失控因素可歸納為三類:一是駕駛、操作人員的信息接收、分析或處理系統出現障礙或錯誤;二是作業機械發生故障;三是作業過程中突然遇到不可抗拒的意外事件,如洪水、暴風雪、雪崩、山坡土石滑坡、地震等。后一種情況是罕見現象,這里不作討論。第二情況又可分為兩類:1、設計、制造、修理等方面原因,駕駛員不能發現的機械故障,不是系統所能控制和克服的。這類故障要靠設計制造單位改進設計方案,制造單位提高產品質量加以解決。2、駕駛、操作人員使用、保養、維修不當或不及時造成的機械故障。這種故障的產生同駕駛、操作人員安全素質密切相關。這一類情況,主要是由駕駛、操作人員安全素質的優劣決定。
駕駛、操作人員安全素質這個次級系統內的各要素,諸如思想素質、安全行車知識、操作駕駛技術、身體素質、精神狀態、心理活動、學習提高能力等,它們既有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一面,又有與其他次級系統相關聯、影響和作用的另一面。如思想素質的優劣,對駕駛操作是否熟練,安全作業經驗和知識是否豐富,是否能不斷學習提高,甚至對精神狀況和心理活動等,都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安全作業經驗和知識豐富與否,既受思想素質的影響,而它本身又影響著操作行為,從而決定能否做到安全生產。
一個駕駛、操作人員的思想素質雖然是可以改變的,但其變化總有一個時間過程,而決不可能在具體作業或行駛中的某一瞬間突然改變。因此,在具體的某次行駛過程中思想素質是可以且應視為固定不變的。在這種條件下,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駕駛、操作人員能否做到安全作業,起決定作用的,是駕駛、操作人員在安全生產經驗和知識所決定的操作行為。
從安全素質上分析,造成駕駛、操作人員信息處理系統出現障礙的原因,主要是生理機能,心理活動和安全生產知識三個方面存在有不利因素。
1、生理機能方面的不利因素,有正常的生理現象造成的問題,如年齡老化、體弱多疾病等。它可通過治療或者淘汰的方法去解決。也有反常的生理現象造成的問題,如酗酒、藥物中毒、勞累過度及睡眼不足等,它可通過教育制止、事前檢查和暫停作業的方法解決。
2、心理活動方面的不利因素,比生理方面的問題復雜的多。除故意行兇、破壞的極個別外,是沒有一個駕駛、操作人員希望自己發生事故的。一個生理機能良好的駕駛、操作人員,之所以事與愿違地過失肇事,都可以在心理活動上直接或間接地找到原因。
3、安全作業經驗不足的駕駛、操作人員,由于判斷錯誤而導致失控的現象是常見的,這種現象多發生在新駕駛、操作人員身上。
上述分析說明:農機作業安全系統中,主要矛盾是解決好 駕駛、操作人員安全素質問題。提高駕駛、操作人員安全素質,是搞好農機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