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2月0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作文樣式。這種命題形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是從表現形式上看又是話題作文。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為區別原來的給材料作文,我們將2006年高考以來的材料作文稱為新材料作文。下面我想以個人的淺薄經驗談談對新材料作文的。
一、審視材料、巧立意
審題是的第一步,是為文章立意的基礎。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是學生結合材料進行品鑒、聯想、篩選的過程。具體地講,閱讀材料就是要通過解讀材料獲得知識信息、經驗判斷、情感體驗等,并在相互碰撞與交織中建構起在材料基礎之上的價值判斷體系,從而將材料中蘊含的隱晦思想、深刻哲理或情感元素等挖掘出來,使之現出“原形”。
立意決定文章境界的高低。這就要求為文章立意時必須甄別材料蘊含的知識信息,辯證取舍,選擇最恰當的角度作為的立足點,并有意識地篩選與立意相關的素材。
二、結構文章、謀布局
我們的學生在考場上忙于應付800字,大多不愿花時間去結構文章,甚至說文章還要去謀劃結構?想到哪寫哪不就行了?這個長期形成的誤區是學生作文成績徘徊在三十七八分到四十一二分的根本原因,語文成績也只能是90到100零幾的樣子,要提高成績,行之有效的是教給學生謀篇布局的方法。
(一)學寫提綱。我的做法是,作文題布置后,給10分鐘左右思考,拿一張紙,隨便寫什么,如幾段,每段怎么寫,用什么材料,怎么用;標示關鍵句、關鍵詞……然后再發特制的作文紙,要求60分鐘內完成。
(二)明確文體,力求創新。近年來,大量話題作文訓練,使一些學生只會寫記敘文、散文和議論文的疑似文體。文體不明, “四不像”文章成為主流。這也給應對“命題”,“命體”的試題帶來極大不利。下面就以記敘文為例談談要求與創新。
如確定了記敘文體,首先注意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是否具備;記敘文的四種敘述方法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多用倒敘和插敘;其次,設懸念、伏筆、鋪墊,采用過渡句,結尾點題句,照應開頭,照應題目也不失為一些好的做法。第三,反對在開頭來一段有關對文題、人生的議論,使用題記,力求開門見山,先聲奇人。這樣既避免了平鋪直敘,又能節省筆墨,在800字的短小篇幅中突出重點,使改卷老師眼前一亮,心甘情愿的給分。
(三)利用好材料。材料作文離不開對材料的思考、加工,甚至引述。寫材料作文處理試題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有三種方式: (1)概括引述。試題提供的材料一般有幾百字,大家都將其引述在文章中,難免會令評卷老師生厭。如果能用概括的語言,形象生動的筆墨引述之,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2)引述關鍵語句。試題材料中能揭示主題的關鍵語句,往往是文章的關鍵點,也是巧妙引述材料的切入點。(3)續接材料法。如果材料是敘述性的,自己構造故事的能力又強,敘接故事的方法新編故事,也不失為一種處理材料的好方法:以材料的結尾為媒介,或浮想聯翩,演繹故事;或精研深思,前瞻事態未來,以精妙的構思、新奇的情節制勝。
三、細節技巧、多留意
作文備考首先要給學生樹立拿高分的信心和勇氣,減少失分,就是提高了分數的思想。除了常規的要求外,重視謀篇布局的學生會在題目開頭、段落長短、材料使用、材料的照應、結尾點題、修辭手法上下功夫。這些不再贅述,下面強調一些易失分細節:(一)題目問題。1、800字的文章應選一些小的切入點作題目,再加上“小議”、“淺談”等字眼,既好操作,又不失謙虛。2、題目格式一定要寫在正中間,數好格,上下不空行。3、堅決杜絕出現錯別字,吃不準的情況下盡量換字,打了草稿再謹慎寫上去。 (二)涂抹問題。不能用修正液,不能用橡皮蘸口水,會出洞;用膠帶粘,用刀片輕刮都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怎么辦?可以輕輕劃一個斜線,考場上整句整段錯了不拉橫線,不畫框,繼續往下寫,比涂抹了效果會好得多。再加之網上閱卷會放大零亂程序,對考生十分不利。(三)字數問題。堅決寫在800字下三行以上,避免少于800字扣分的任何可能性,平時訓練一定養成習慣,否則先扣2分,引起重視。
以上三個方面是我對新材料作文一些零碎的體會,高考作文的考查告訴我們:復習備考始終要鼓勵考生多閱讀,多思考,關注生活和社會,扎扎實實為文,才能寫出真情實感。同時,對新材料作文的審題,謀篇,考場作文必備的能力技巧,做到胸有成竹,不丟失誤分,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奪取高考作文這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