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1月1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針對人工挖孔樁的特點,敘述孔口圍護、孔中防毒、防觸電、防孔壁坍塌和涌水等安全技術措施。
關鍵詞:人工挖孔樁 安全技術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narrative orifice palisade, hole in the gas, prevent to get an electric shock, prevent hole wall collapsed and water gushing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etc.
Keywords: artificial dig-hole pile security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U99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濟廣高速江西鷹潭至瑞金高速公路新建工程,起點位于江西省鷹潭境內。鷹瑞高速公路D5合同段(K466+600~K470+600),位于瑞金市和寧都縣境內,起于寧都縣老禾村K466+600,終于瑞金市大柏地鄉楊古村,全長4km。設計路基寬度26m,車速100km/h,雙向四車道,荷載等級公路-I級。全施工段主要工程有:大橋1座(湘江大橋)、中橋1座、分離式立體交叉工程6座(中橋級)、人行天橋3座;涵洞23道;通道19道。 本工程挖孔樁共有42根。孔直徑 平均1.6m,最大深度達20 m。因挖孔人員在地下施工,活動余地小,工作環境惡劣,情況復雜,因此人身傷亡事故極有可能發生,安全技術尤顯重要。
下面根據本人的工程實踐,試述人工挖孔樁施工中的常見安全事故及如何采取一些安全技術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1 人工挖孔樁的各種常見安全事故
人工挖孔樁的常見安全事故主要有:孔口石塊或雜物掉入孔口砸傷正在孔中的施工人員;孔口操作人員被地下有害氣體中毒昏迷甚至死亡;孔壁支護不當而坍塌砸傷甚至活埋操作工人;孔內電纜、電線磨損受潮導致工人觸電傷亡;深孔中突然涌水、涌砂淹沒操作人員等等。
安全措施不到位是造成上述各種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許多實踐證明,只要施工人員樹立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各種安全技術措施到位,人工挖孔樁的這些常見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 人工挖孔樁的各種安全措施
針對在人工挖孔樁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安全事故,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前提,制定一些安全技術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各種常見的安全事故,結合工程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安全技術措施:
2.1 孔口圍護措施
為防止孔口石塊或雜物掉入孔內砸傷施工人員,可在孔口四周必須澆筑砼護圈,并在護圈上設置圍欄圍護,應高出地面0.8m。孔內作業時,孔口上面必須有專人監護。挖出的土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0m范圍內,砼圍圈上不得放置與施工無關的工具和站人。孔內作業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帶,特殊情況下還應戴上防毒防塵面具。利用吊桶運土時,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傷人,電動葫蘆運土應檢驗其安全起吊能力后方可投入運行。施工中應隨時檢查垂直運輸設備的完好情況和孔壁情況。挖孔樁作業人員下班休息時,必須蓋好孔口,或用高于80cm的護身欄將井口封閉圍擋。
2.2 孔中防毒措施
地下特殊地層中往往含有CO、SO2、H2S或其它有毒氣體,可能會造成毒氣中毒甚至死亡事故,故每次下孔前,必須對樁孔內氣體進行抽樣檢測(可用快速檢測管),發現有害氣體含量超過允許值時,應將有害氣體清除至化學毒物最低允許濃度的衛生標準,并采用足夠的安全衛生防范措施,如設置專門設備向孔內通風換氣(通風量不少于25L/S)等措施,以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發生。人工挖孔作業一旦發生人員中毒、窒息等事故,必須在現場按應急措施規范要求實施搶救,根據情況及時送醫院進一步搶救治療,并報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勞動、衛生部門,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2.3 防觸電措施
部分人工挖孔樁的樁底土質為巖層,強度較高,人工難以鎬動,必須使用風鎬機鉆進。另外,在孔底施工時可能需要照明。因此,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用電設備必須嚴格接地或接零保護且安裝漏電保護器,各樁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孔上電纜必須架空2.0m以上,嚴禁拖地相埋壓土中,孔內電纜、電線必須采用護套等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孔內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的安全燈。孔中操作工應手戴工作手套,腳穿絕緣膠鞋。
2.4 防止孔壁坍塌措施
在熟悉場地地質條件的基礎上,開挖樁孔時原則上要設置砼護壁或鋼護筒護壁,特別是直徑在1.2m以上的樁孔。砼護壁每節高1m,厚約0.1m,可加配適量鋼筋,砼強度等級不低于C20。一般每天挖1.0m深立即支模澆筑快硬砼,第二天繼續施工。
擴底樁孔應做到:當孔底擴頭可能會引起孔壁失穩時,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后方可施工;已擴底的樁孔,要及時澆灌樁身砼或封底,不能盡快澆灌砼的樁應暫時不擴底,以防擴大頭塌方。
2.5 防止孔壁涌水措施
當相距10米以內的鄰樁正在澆灌混凝土或樁孔積水很深時,要考慮對正在挖孔樁的危險影響,一般應暫停施工,人不準下孔。隨時加強對土壁涌水情況的觀察,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處理措施。采用潛水泵抽水時,基本上抽干孔中積水后,作業人員才能下至孔中進行挖土。地下水豐富時,可將中間部位樁孔提前開挖,匯集附近的地下水,用1~2臺潛水泵將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作用。孔內必須設置應急軟爬梯,供人員上下孔洞使用的電動葫蘆、吊籠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防墜落裝置,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吊掛或腳踏井壁凸級上下。上、下孔洞必須有可靠的聯絡設備和明確的聯絡信號。
孔內作業人員應勤輪換,連續作業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以防止疲勞引發安全事故。
2.6 防止孔內流砂措施
當需要穿過一定厚度的地下水較豐富的粉土、粉砂或細砂等松散土層時,易產生流砂現象形成孔壁坍塌的危險影響。選擇旱季或無雨季節施工,降低地下水水位埋深后進行施工。對于一些工期要求比較緊的,可采用磚砌沉井或鋼筋砼沉井方法、配合井點降水進行施工。磚砌沉井的方法是當挖孔樁挖至流砂層時,做一個500mm高的鋼筋砼刃腳,再在刃腳上部砌磚,并每隔2.0m左右放一鋼筋砼圈梁或鋼筋砼圈梁,刃腳與圈梁間的磚砌體用鋼筋上下連結。鋼筋砼沉井的方法是采用每節3.0m高現澆的鋼筋砼護壁,在底部護壁刃角下部埋深一塊鐵板,布置3~4個吊線錘,隨時檢查它的垂直度,吊線下部用紅鉛筆在沉井上做好記錄,當吊線偏離一邊時,則應在相反的方向多掏土,正常情況下應對稱掏土,用鋼筋勾在鐵板內把土爬至沉井中心。
2.7 其它安全措施
人工挖孔樁開挖程序,應采用間隔挖孔方法,以減少水的滲透和防止土體滑移,防止在挖土或沖抓土成孔過程中因鄰樁混凝土未初凝而發生竄孔現象。單樁挖孔應先中間后周邊,并按設計樁徑加2倍護壁厚度控制截面。
孔內一般不宜放炮,以防震塌土或震裂護壁造成事故,根據地質狀況需爆破的,嚴格執行有關的爆破規程。
施工時發現文物、古化石、爆炸物、電纜等應暫停施工,保護好現場,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按規定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
人工挖孔樁施工前,應針對現場工程地質、水文狀況和設計要求編制切實可行而又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配備必要的機具和電器設備,確保各種安全措施及時到位。
3結束語
我們企業所從事的建筑行業是高危行業,安全這根鉉更應該繃緊,以往國內外發生的安全事故告誡我們:要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頭,要把安全技術措施做好、做全、做規范,并將工作落在實處,減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