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0月2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著外墻面滲漏水的問題。這也是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一種質量通病,輕者室內墻面滲水,重者造成室內墻面抹灰層脫落影響到使用功能。本文針對漏點分析,給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并提出綜合治理方案。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外墻滲漏;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re common in the outside walls of the leakage problem. This is also building engineering is a quality problems, light person indoor metope ooze water, the person that weigh cause indoor metope plasterer layer falls off affect the use function. With analysis of leakage points, this paper gives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lan.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leakage of exterior; reason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 TU1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的分析
1、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填充墻滲漏的成因
在外墻施工中使用破損磚或由于設備管暗裝的需要對已砌外墻砌體進行鑿打,人為地造成外墻磚砌體破損,較易在外墻形成滲水處,且一旦有水滲入外墻砌體,空心磚內孔洞又形成積水槽或水的通道,讓人們無法正確判斷滲水處,一旦發生滲漏,整改起來極其不易,易形成頑癥。框架填充墻滲漏還常發生在填充墻與框架梁、柱的接合部位,特別是頂樓屋面梁底與砌體頂面接觸處,是裂縫和滲漏的多發部位。因為混凝土和砌體兩種材料的溫度線膨脹系數不同,另一方面屋面梁底與砌體接觸處既無鋼筋連接,又不易填嵌密實,設計時墻面粉刷未采取滿鋪鍍鋅鋼絲網等措施,在外界溫度、濕度變化、砌體收縮等因素的不斷作用下,在接合部位就會產生裂縫,形成滲水通道。
2、外墻抹灰層滲漏成因
外墻抹灰層一次性打底太厚或為保證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適當加強措施而產生裂縫;墻體層表面太光滑,結合不良;外墻大面積打底而基層未設分格線,產生不規則收縮裂縫。
3、造成外墻面磚滲漏成因
外墻面磚基層清理不徹底,外墻飾面磚鋪貼空鼓或鋪貼砂漿不飽滿,面磚與砂漿間清閑部分易積水或透水;密縫勾縫遺漏都是使雨水從外貌滲透,造成積水,從而引起滲漏。另外凹縫使外墻團體墻面不平滑,雨水流速減緩,滯水時間、滯水量增多,特別是勾縫下緣處。勾縫質量分歧要求或恒久風吹雨淋造成勾縫與面磚間有微毛病,造成滲漏。
4、窗臺和鋁合金或塑鋼窗制作和施工不規范引起滲漏
窗臺、門窗框等水平構件的表層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積水,也容易造成外墻面滲水;門窗側、頂處嵌縫不密實,門窗拼鐵處沒有用填充材料密實,下部窗盤砌成或搗細石砼找平時不密實。鉆洞拼管處在安裝時漏放填充材料。周邊用水泥砂漿填嵌干裂也是造成滲漏的原因。
二、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的基本防治措施
1、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填充墻滲漏的預防及處理
首先要明確外墻防水的原則,主要是減少結構主體變形的影響。其次是解決外墻溫變裂縫。另外還要對墻體各變化部位設計細部構造措施。施工時所用的砌塊的產品齡期不應小于28天;灰縫的厚度、飽滿度及墻體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均應符合規范要求;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框架填充墻砌體與梁接合部位必須按設計與構造要求配置拉結筋,預留的拉結筋應位置正確;框架梁或板底與墻體頂面接觸處應待墻體自然沉降穩定并至少間隔七天后,再用斜磚擠漿封堵密實。
2、外墻抹灰層滲漏防治措施
外墻抹灰前,基體表面的油污、灰塵等應清除干凈;對凹凸不平的墻體應用水泥砂漿找平,對光滑的混凝土墻面應鑿毛;提前澆水潤濕,。外墻抹灰應分層進行,各抹灰層厚度不得大于10mm;待每層抹灰終凝后,方可進行下一層抹灰。外墻抹灰砂漿宜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黃砂用中砂或粗砂;石灰應經充分熟化的石灰膏。整個抹灰施工應盡可能避開高溫(氣溫高于30℃) 和低溫(溫度低于5℃) 的季節;每層抹灰終凝后,要灑水養護。在鑲嵌外墻分格條時,要帶漿均勻、飽滿、鑲嵌牢固、密實。
3、外墻面磚滲漏防治措施
一是對進入現場的外墻面磚嚴格按規范抽樣進行復試,復試不合格的面磚不得用到工程上。對面磚進行逐塊挑選,將有外觀缺陷的面磚(如開裂、缺角等)剔除掉。二是在鋪貼過程中一定要有擠漿工藝,且在勾縫前要全面檢查空鼓情況,勾縫要保證密實度,勾縫完畢后要注意濕潤養護,密縫擦縫不得遺漏,勾縫深度建議要嚴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圓弧形平縫。質量管理方面要建立多級復查控制制度,以保證每道工序的質量。三四嚴格按照面磚鋪貼程序施工。當使用塊材的面積較小時,可使用一底一中一面的方法,即一底為刮底糙,一中為抹中層灰,一面為批灰鋪貼面磚;當使用塊材的面積較大時,可使用一底兩中一面的方法。基層清理。按有關規范標準和設計要求對墻面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粘貼面磚。先將面磚在清潔水內浸泡2h ,然后取出晾干,使用時達到外干內濕,待中層灰達到一定強度后,可粘貼面磚。勾縫,清除粘貼在面磚縫內的殘漿,灑水潤濕,然后1∶1水泥砂漿勾縫,勾縫要凹進面磚1mm ,不留孔隙和接槎縫。清理墻面,使用潔凈棉紗,揩擦干凈,不留污垢。抹各層灰和貼面磚后,均要注意養護。
4、窗臺和鋁合金或塑鋼窗制作和施工不規范引起滲漏防治措施
首先,工程滲漏是窗臺設置不當造成的,針對窗臺坡度較小、填充硅膠老化、脫落等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將硅膠沿窗臺小圓弧的順直方向抹壓,部分膠透過窗下框與小圓環處預留的縫隙擠滿,以確保窗與洞口墻體的連接為彈性連接。二是對于門窗嵌縫所形成的滲漏門窗框離墻縫隙過大時,應用1:3水泥砂漿分層粉到一定寬度,門窗框的邊縫空隙應不大20mm、不小于8mm;應夾引條,用1?:2水泥砂漿進行嵌縫,并先嵌門窗兩面門窗框邊;隔夜或到一定強度后用1?:2水泥砂漿嵌出八角角縫,并抽平壓實,不可咬樘子;鑲窗盤必須密實,門窗底離鑲磚面應不少于60mm,并用C20細砼澆搗密實;外窗盤粉刷時,水泥砂漿不能咬樘子,抽圓檔要抽進門窗下框平面2~3?mm;鋁窗安裝窗框,框與墻之間及框與框之間的拼縫部位應用軟體材料,不能用水泥砂漿填嵌,窗外側用防水密耐膏封閉。
三、建筑工程外墻滲漏的綜合治理方案
1、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重要階段。設計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建設產品的最終質量,據人們對有關工程事故的調查分析,約有42%的工程質量事故源于設計。因此,加強對設計單位及設計者的資格審查十分重要。
2、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即在使投入的物質資源轉化為工程產品的過程中,對影響產品的各種因素進行控制。在施工過程中,要求技術人員親臨現場,作好技術交底,監督施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消除隱患。
3、對施工單位市場行為的監管、約束 加大承包與分包單位(尤其是非法借用)對質量、安全事故的經濟賠償和刑事責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約保險制。嚴格資質審查,加強施工企業資質管理,全面落實動態管理。保證進入工程領域的企業具備從事建設工程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技術、管理素質和適應不同工程規模、技術管理等級要求的不同綜合等級水平評判的重要依據。
4、工程材料控制,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程的質量和壽命,所以材料的使用應遵循嚴格的審批程序。選擇忠于事業的人來擔任采購工作,并有質量鑒定水平和挑選材料等相關的專業知識,做好材料的質量控制,在各種材料使用之前必需從新檢驗一遍,堅持做到用數據說話,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準使用, 加強材料的檢查驗收,嚴把質量關。
5、加強培訓,提高員工素質。施工企業對旌工管理人員要進行定期培訓,開展繼續教育,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素質。搞好技術交底,每個分項工程的每道工序開工前,項目部技術負人向參加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員及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從圖紙設計施工程序到交叉配合、成品保護,都要有詳細交底,,使每個施工人員都能了解和掌握有關的技術和要求,并有詳細的交底記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滲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多數還是人為所致。只有提高人員素質,加強質量管理,認真監督施工每一個環節,將質量隱患消滅于萌芽,才是根本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
[2]《蒸壓灰砂磚砌體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0:90
[3]《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砌塊砌體工程技術規程》DBJ/T15-18-97
[4]《外墻飾面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 12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