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9月2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住宅建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多元化,對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也給景觀設計者帶來更高的挑戰。以下對住宅小區景觀設計探討,以確保設計出舒適的、新型的人居空間環境。
關鍵詞:住宅小區 景觀設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arket demand i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residential area of landscape design requirement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but also bring landscape designers more challenges. The following explore of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landscape design to ensure that to design a comfortable and new habitat space environment.
Key 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landscape design
中圖分類號: TU9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小區景觀是讓“人為”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在環境空間上的有機結合,從而體現其美的的形象,構成小區景觀的各要素要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富有美感的有機結合,達到理想與實用相統一;讓自然美為社區內的人文美眠務,使對景與借景、內景與外景、山景與水景相互因借結成整體,而這個整體是通過景觀的點、線、面把它聯系起來的。人們選擇一址住房就意味著選擇一種生活方式。當住房逐步市場化、多元化時,人們便有了選擇不同既往模式的機會。因此住宅小區提供更具人性、更具未來感的家居生活方式及優美的環境景觀,是建筑、園林的共同義務。
1設計原則與思路
居住區景觀的設計包括對基地自然狀況的研究和利用,對空間關系的處理和發揮,與居住區整體風格的融合和協調。包括道路流線設計、水景的布置、場地鋪裝設計、照明設計、小品的設計、公共設施的處理等等,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義,又涉及到視覺和心理感受。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注意整體性、實用性、藝術性、趣味性的結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多元融合的原則
國民的生活品質和生活追求都在不斷提高。因此,在居住區整體規劃設計中,應始終將城市大環境與居住區小環境相結合,將居住小區的景觀設計作為對城市綠化功能的延伸和過渡,讓人們從進入居住小區到走入居室,始終置身于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小區內部通過對空間序列合理安排,將植物、小品、建筑、園路充分融合,體現景觀與生活、文化的有機聯系,并在空問組織上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
1.2 “以人為本”的思想為導向
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就是在外部空間景觀設計中,表現為滿足居民的心理需求,為此將外部空間景觀環境塑造成具有濃郁居住氣息的家園,使居民感到安全、溫馨及舒適,產生歸屬感,被居民所認同,體現人性化。具體到居住區的規劃細節就是要:
(1)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具有明確的功能要求,它的重點功能是針對嬰幼兒、老年人,因為住區戶外環境是他們主要的戶外活動空間。根據這一前提來確定空間的大小、鋪裝的質感、地面的高差等;
(2)居住區的景觀還應兼顧動、靜2大功能。在設計時,動的區域應安排在遠離住宅建筑物的區域,或集中設置,以免干擾居民的止常休息;
(3)房前屋后綠地貼近居民,要有通達性和實用觀賞性;
(4)少用帶刺、多毛的植物,避免刺傷居民,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同時,園林設施進行無障礙設計,方便殘疾人、小孩和老年人,方便小區居民鄰里交往。為居民提供一個最適合鄰里交往的場所。
1.3 體現地方特色性
地方特色來自于對當地的氣候、環境、自然條件、歷史、文化藝術的尊重與發掘。在樹木的選用、園林小品的設計,均要突出地方和當地文化特征、從而呈現出不同園林綠地的特色。特色的小區風貌愈來愈被人們所追求,同時居住區景觀還應充分利用區內的地形地貌特點,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
2 住宅小區道路規劃
道路是居住區的構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導居住區交
通、組織居住區空間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設計本身也構成居住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居住區道路尤其是宅問園路,其往往和道牙、路邊的景觀置石、休閑坐椅、植物配置、燈具等,共構成居住區最基本的景觀流線。因此,在進行居住區道路設計時,我們有必要對道路的平曲線、豎曲線、寬窄和分幅、鋪裝材質、綠化配置等進行綜合考慮,以賦予道路美的形式。早期的小區內干路可能較為順直,由混凝土、瀝青等耐壓材料鋪裝,隨著住宅景觀在國內興起發展道路形式越來越靈活,材料的運用也越來越環保且有親和力,宅問路則更是富于變化,由花崗巖、透水磚、卵石、青石板等自然和類自然材料鋪裝而成。
3 住宅區植物配置
(1)居住區綠地的植物配置應根據居住環境的功能要求,按喬木、灌木、地被、草坪等的生態習性合理配置,要考慮植物之間組合、平面、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和形態,并注意意境,要與住宅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有機結合,相得益彰。配置方式應豐富多樣,既要符合發揮綠化功能的要求,又要符合為居民創造富柯生活氣息的綠色環境的要求。居住區綠地不僅要有足夠的綠地面積,還應有足夠的綠色量,在單位面積上擁有最佳的葉面積指數、綠色體積量,充分發揮植物生態效益,居民游憩活動場所,避免過多使用綠化效應相對較小的大草坪,或以單調樹種排列的樹種。
(2)為保證居住區的空氣新鮮,陽光充沛,形成局部宜人的小氣候,居住區中的綠地面積應不少于住區面積的30%。
(3)植物配置方面,為了充分發揮生態效益,盡早實現環境美,進行適當密植,并依照季節變化,考慮樹種搭配,做到常綠與落葉相結合,喬木與灌木相結合,木本與草本相結合,觀花與觀葉相結合,形成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觀。
(4)植物配置要層次分明、注重色塊。在居住小區中進行植物配置時,也應該注重其層次的搭配。利用喬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層四個層次,這樣再進行空間的分割及聯系,通過各個層次,使空間更具自然的節奏。小區在注重運用色塊組合的同時,應該徹底摒棄以往的一種大色塊造景的誤區。
4 園林小品在住宅小區中的作用
4.1雕塑小品
雕塑小品又可分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鋼雕、銅雕、木雕、玻璃鋼雕。雕塑設計要同基地環境和居住區風格主題相協調,優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畫龍點睛、活躍空間氣氛的功效。同樣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廣為使用的 隋景雕塑”,表現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動人的一瞬,耐人尋味。
4.2 園藝小品
園藝小品是構成綠化景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蘇州古典園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聯、曲徑小橋等,是古典園藝的構成元素。當今的居住區園藝綠化中,園藝小品則更趨向多樣化,一堵景墻、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處花架、一堆塊石、一個花盆、一張充滿現代韻味的座椅,都可成為現代園藝中絕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觀賞的裝飾品,有的則是供休閑使用的“小區家具”。
4-3 設施小品
在居住區中有許多方便人們使用的公共設施,如路燈、指示牌、垃圾桶、公告欄、電話亭、自行車棚等。比如居住區燈具就有路燈、廣場燈、草坪燈、建筑輪廓燈、廣告霓虹燈等,僅路燈又有主干道燈和庭院燈之分。這些燈具的造型日趨美觀精致,還可和懸掛花籃以及旗幟結合成為居住區精美的點綴品。上述小品如經過精心設計也能成為居住區環境中的閃光點,體現出“于細微處見精神”的設計。
小品在居住區硬質景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精心設計的小品往往成為人們視覺的焦點和小區的標識。小品不是簡單擺設,而應設置與周圍和環境協調美觀、恰如其分。優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畫龍點睛、活躍空間氣氛的功效。園藝小品,園藝小品形式趨向多樣化,風格獨特的小亭、花架、座椅,都可成為現代小區景觀中絕妙的配景。小品的作用在北方城市更是特別明顯,在冬季有6個月的時間看不到綠色植物,這時小品更會以它精雕細琢的手法、優雅流暢的線條和明快艷麗的色彩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風格與品味,成為小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 郭淑芬,田霞,小區綠化與景觀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 李啟明,聶祝梅,現代房地產綠色開發與評價[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3) 李向,范昭平.居住區景觀設計不足、整改思路與發展趨勢[J],《社會科學家》200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