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游泳可以減肥美體,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對調節內分泌也大有裨益。目前,游泳在我國尚未全面普及,大多數大學生還不會游泳,學游泳、練游泳、掌握正確的游泳技術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和意義。為了解決這一現狀,中國人民大學提出“一拳一泳”(太極拳和游泳)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將強身健體和傳統文化融入課堂,受到師生歡迎。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本科人才培養路線圖要求,自2013級開始,“一拳一泳”成為體育必修課程。
目前,不僅是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也都將游泳列為本科生必修課。游泳包括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4種泳姿,其中蛙泳的呼吸比較容易掌握,較容易學會,因此是游泳的入門和普及泳姿。蛙泳腿部動作不僅起到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還可以產生較大的推進力,對蛙泳的學習和掌握起著關鍵作用。而要盡速和高質量做好腿部動作,良好的下肢位置覺則是基礎和必要條件。
下肢位置覺提供有關運動感覺、關節位置、肌肉收縮速度、肌肉收縮力量、關節承受壓力及皮膚牽拉等重要信息,可以使學生對整個游泳過程中下肢的運動、位置及受力有清晰的感受,通過神經肌肉傳導通路對身體做出調控,保證學生根據運動狀況調整身體運動、位置和維持身體在水中的平衡,降低游泳過程中損傷發生的概率。因此,研究下肢位置覺與蛙泳腿教學效果的相互關系,將有助于指導蛙泳教學過程,提高蛙泳教學效果。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下肢位置覺對蛙泳腿教學效果的影響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中國期刊數據庫檢索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書籍,并對其進行整理和分析,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專家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主要以面談及電話咨詢的形式,對游泳界資深的專家及從事學校游泳教學的知名教師進行訪談,確定蛙泳腿教學效果評定指標。
1.2.3 測試法
在中國人民大學游泳課上隨機招募330名男生作為測試對象,所有受試者要求無主要臟器和運動系統疾病,視力正常,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關節活動度正常。受試者信息如表1所示。由3位游泳教齡10年以上,并持有游泳教練員證的教師對蛙泳腿技術進行評定,保證了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和客觀性。測試在中國人民大學游泳館完成。位置覺測試采用主動—主動開鏈關節角度重置法,測試在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完成。
1.2.4 數理統計法
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IBM公司,美國)對測試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組內相關系數(ICC)和配對t檢驗(apairedt-test)用于測試相對可靠性。組內相關系數基于單次測量(asingle-measurement),絕對一致(absolute-agreement),雙向混合效應模型(2-waymixed-effectsmodel)。評價標準:ICC值與日間可靠性對應關系概述如下:0.00~0.39,差;0.40~0.59,可;0.60~0.74,良;0.75~1.00,優。
分析左右側參數之間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IndependentSamplest-test),分析其他參數之間差異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alysisofVariance,ANOVA),事后檢驗采用Tukey’sposthoc方法。下肢各關節、各運動軸的位置覺之間相互關系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所有測試指標均以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表示。顯著性差異水平設定為P<0.05,非常顯著性差異水平設定為P<0.01。
2 研究結果
2.1 雙側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位置覺比較
分別對左右側髖關節前屈、左右側髖關節外展、左右側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絕對誤差和常數誤差)之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P>0.05,左右側髖關節前屈、左右側髖關節外展、左右側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之間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左右側髖關節前屈、左右側髖關節外展、左右側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絕對誤差和常數誤差)之間具有顯著性相關(P<0.05)。
對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絕對誤差)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P<0.01,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絕對誤差)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事后檢驗采用Tukey’sposthoc方法,髖關節前屈和膝關節屈曲(P=0.001)、髖關節外展和膝關節屈曲(P=0.001)主動位置覺(絕對誤差)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髖關節前屈、外展較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絕對誤差)好。
對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常數誤差)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常數誤差)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事后檢驗采用Tukey’sposthoc方法,髖關節前屈和膝關節屈曲(P=0.001)、髖關節外展和膝關節屈曲(P=0.001)主動位置覺(常數誤差)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髖關節前屈、外展較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常數誤差)好,髖關節前屈、外展以及膝關節屈曲相較置位值,復位值都表現為不足。髖關節前屈、外展主動位置覺之間具有顯著性相關(P<0.05)。髖關節前屈、外展與膝關節屈曲之間均不具有顯著性相關(P>0.05)。
2.2 蛙泳腿教學效果評定
蛙泳腿教學效果評定指標包括扶板蛙泳腿50m蹬腿次數I、扶板蛙泳腿50m快速游時間I2、扶板蛙泳腿20min耐力游距離。蛙泳腿教學效果評定指標之間具有顯著性相關(P<0.01)。因此,采用扶板蛙泳腿50m蹬腿次數I1代表蛙泳腿教學效果評定指標。
2.3 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
屈曲位置覺與蛙泳腿教學效果相關性分析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與蛙泳腿教學效果評定指標之間具有顯著性相關(P<0.05)。由髖關節前屈、外展主動位置覺較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與蛙泳腿教學效果之間PEASEN系數更大可知,髖關節前屈、外展主動位置覺較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與蛙泳腿教學效果相關更顯著。
3 討 論
學生在游泳過程中可以有限地獲得手臂位置的視覺反饋,但完全看不到下肢動作,因此在游泳的學習和練習過程中,下肢的運動信息基本是由本體感覺位置覺提供的。左右側髖關節前屈、左右側髖關節外展、左右側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之間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并且具有顯著性相關。為了后續研究的方便,可以應用一側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代表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
髖關節前屈、外展主動位置覺之間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并且具有顯著性相關?梢詰皿y關節前屈或外展主動位置覺代表髖關節前屈、外展主動位置覺。髖關節前屈、外展與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之間差異均具有顯著性,并且均不具有顯著性相關。髖關節前屈、外展的主動位置覺與膝關節屈曲的主動位置覺之間不能相互代表。由以上討論假設左右側各關節(如左右側踝關節)主動位置覺之間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并且具有顯著性相關。
某一關節各運動軸(如髖關節外展/內收軸、前屈/后伸軸、旋內/旋外軸)主動位置覺之間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并且具有顯著性相關。不同關節(如膝關節和踝關節)主動位置覺之間差異具有顯著性,并且不具有顯著性相關。髖關節前屈、外展較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好,說明近端的大關節“定位”較準確才能使遠端較小的關節有一個較準確的初始位置,為末端環節的最終準確定位提供更好的基礎保障。
因此,在本體感覺訓練中,近端大關節的訓練目標是精確,遠端較小關節的訓練目標是盡量準確,以不同的訓練目標制定相應的訓練內容和計劃。髖關節前屈、外展以及膝關節屈曲相較置位值,復位值都表現為不足。因此,指導教學時,髖關節前屈、外展以及膝關節屈曲在標準動作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的動作幅度更大一些,有助于標準動作的形成。
例如,在收腿時,盡量多收一些。在教學考核中,蛙泳教學效果評定一般包括反映游泳技術、速度和耐力的內容,指標如反映游泳技術的50m蹬腿次數、反映游泳速度的50m快速游時間、反映游泳耐力的20min耐力游距離等。蛙泳腿教學效果評定指標之間具有顯著性相關,因此可以應用其中一項操作較簡便、準確的指標,如50m快速游時間來反映游泳技術、速度和耐力的總體內容。
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與蛙泳腿教學效果評定指標之間具有顯著性相關。因此,提高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將會對蛙泳腿教學效果產生積極影響。在日常教學中,應加入本體感覺訓練項目,如動態平衡訓練等內容。髖關節前屈、外展主動位置覺較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與蛙泳腿教學效果相關更顯著,說明大關節的本體感覺對蛙泳腿教學效果影響更顯著,應著重加強大關節的本體感覺訓練。
游泳教學論文范例:游泳運動技術優化與創新的研究
4 結論與建議
4.1 可以應用一側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代表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應用髖關節前屈或外展主動位置覺代表髖關節前屈、外展主動位置覺,髖關節前屈、外展的主動位置覺與膝關節屈曲的主動位置覺之間不能相互代表。
4.2 髖關節前屈、外展較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較好。
4.3 指導教學時,髖關節前屈、外展以及膝關節屈曲在標準動作的基礎上,讓學生的動作幅度更大一些,有助于標準動作的形成。
4.4 教學考核時,可以應用其中一項操作較簡便、準確的指標,如50m快速游時間來反映游泳技術、速度和耐力的總體內容。
4.5 提高髖關節前屈、外展、膝關節屈曲主動位置覺將會對蛙泳腿教學效果產生積極影響。大關節的本體感覺對蛙泳腿教學效果影響更顯著,應著重加強大關節的本體感覺訓練。
作者:陸峰1,李林1,李艷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