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8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對石家莊市重大科研課題群進行調查分析,建立立項要素和績效評價兩大指標體系,隨機抽取重大課題樣本進行評價。
關鍵詞:課題; 績效; 評價; 因素; 研究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the Shijiazhuang major research topic group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establish the project element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he two system,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major subject samples for evaluation.
Key words: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actor; study
中圖分類號:G32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科學研究與發展計劃(以下簡稱課題)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于課題,尤其是地方重大科研課題(以下簡稱重大課題)的績效評價及立項要素研究,對于科研計劃管理體制創新,以及區域科技創新具有積極作用。
1.重大課題的概念及特征
重大課題具有“客觀性”、“相對性”、“系統性”、“動態變化性”特征。“客觀性”是指居于地方經濟發展戰略地位,對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和推動作用。“相對性”針對地方一般性課題,在技術水平、研發資金投入、研發人員層次、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有更高要求。“系統性”是指重大課題要素特征呈集成化,同時具備多要素指標,才稱之為重大課題。“動態變化性”是指重大課題范圍界定并非一成不變,隨時間推移和經濟產業發展而動態變化。本文把地方重大課題定義為:由地方科學技術主管部門下達的,政府資金支持數額較大,創新性強,研究隊伍實力強大,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對本區域整體及行業科技進步及競爭力產生重要影響和促進作用的指令性計劃課題。
2.重大課題執行總體情況分析
本文以2001—2003年列入石家莊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指令計劃,財政補助經費(科三費)投入超過10萬元,且符合重大課題其他特征的課題進行遴選,選取了162個重大課題。
統計表明,2001—2003年石家莊市重大課題吸引社會資金的強度是同年度一般性課題的3.4倍。重大課題的財政資金支持較好地實現對社會資金(單位自籌和銀行貸款)投入的引導和帶動作用。重大課題高、中、初級以下職稱的比率為1.8:1.5:1,一般性課題高、中、初級職稱的比率為2.9:3.2:1,重大課題研究人員實力更強。科技財政投入與重大課題產生新增產值的比值為1:35,與凈利潤的比率為1:4.68,與上交稅金額的比率為1:1.93,與出口創匯的比率為1:7.16。重大課題研究經費投入與產出總產值的效率是一般性課題的3.3倍。
3.重大課題立項及跟蹤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按照科學性、導向性、可操作性、廣泛適用性的原則,設立重大課題立項及跟蹤管理兩大指標體系。
重大課題立項評價指標體系分為3個層次的框架結構,一級指標包括6項(政策宏觀指標、技術指標、人員指標、財力指標、效益指標、風險指標),二級指標20項,三級指標增加細分指標18項,共設計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權重指標35項。
重大課題跟蹤分析評價指標體系分為三個層次框架結構,一級指標包括3項(相關性、績效、可持續性影響),二級指標8項,三級指標增加細分指標7項,共設計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權重指標13項。
對重大課題立項及跟蹤管理評價指標的處理采用線性加權和無綱量處理,具體模型如下:
設已實現無量綱化的三級指標的轉換值:
xij為第j個重大課題第3個三級指標實際觀測值
max{xij}為第i個三級指標觀測值最大值
min{xij}為第i個三級指標觀測值最小值
xij- min{xij}
評價值zij=——————————×a+b
max{xij}- min{xij}
其中,a和b是zij的值域調節值,b≤zij≤a+b,即=[b, a+b]
zij與[b, a+b]是對應關系,
在此,取a=40,b=60
采用專家咨詢法和層次分析法確定各評價指標權重系數。
設三級指標有a個,二級指標有n個
Wi為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的權重
則二級指標無量綱化模型為αi=∑wizij 且wi>0,∑wi=1
j個重大課題綜合指標無量綱化的模型為β=∑wiαij 且wi>0,∑wi=1,得出第j個重大課題綜合評價值,進行排序,作為重大課題立項及執行情況評估的依據和參考。
4.應用指標體系對重大課題立項要素及跟蹤評價
從162個重大課題中隨機抽取21個重大課題樣本運用兩大指標體系進行評價。
對抽樣重大課題進行立項指標體系評價,總體上,效用值表現突出率為40%,表現較差率為35%。一級指標中,政策宏觀指標和財力指標表現較好,效益指標表現較低,其中,政策宏觀評價效用值表現突出率為55%,表現較差率為10%;技術評價效用值表現突出率為45%,表現較差率為25%;人員效用值表現突出率為45%,表現較差率為20%;財力評價效用值表現突出率為55%,表現較差率為15%;效益效用值表現突出率為25%,表現較差率為45%;風險效用值表現突出率為45%,表現較差率為25%。
對抽樣重大課題進行跟蹤體系評價,總體上,表現突出率為55%,表現較差率為30%。在一級指標效用值中,相關性和可持續性較低,效績的較差表現率較高,其中,相關性表現突出率為25%,表現較差率為20%;可持續性表現突出率為35%,表現較差率為20%;效績表現突出率為40%,表現較差率為40%。
作者簡介:王樹平 (1974-)男,河北隆堯人,本科,石家莊市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參考文獻:
秦彩蘭,《關于“廣州市科技計劃管理引入科技評估機制”的幾點思考》,《廣東科技》2003,(4)
劉興太,《科研課題立項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研究》,《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1,(3)
齊松仁,《科研課題的立項評估及其指標的探討研究》,《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