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8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今年以來,面對監管環境變化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本文探討了銀行業中間業務如何以規范促發展,持續推進發展轉型,加快收入結構調整,以保持中間業務收入穩步可持續增長發展途徑。
關鍵詞:銀行業;規范經營;中間業務;發展
Abstract: Since this year, with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chan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that the banking intermediary business how to promote development by regulation,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come structure, so as to maintain th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growth of intermediate business income.
Key words: banking; standardize operations; intermediate business;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830.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近年來銀行業的中間業務取得快速發展,對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大幅提升,產品種類日趨多元化,產品結構逐步趨于合理,中間業務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一、 存在問題
去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各項免費及禁止性收費的規定,包括《關于銀行金融機構免除部分服務收費的通知》(銀監發〔2011〕22號),《中國銀監會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銀監發〔2011〕94號)等,全面停止收取文件規定的11類34項收費和密碼掛失手續費,停止向小微企業收取資金監管、貸款承諾等費用,限制收取財務顧問、現金管理服務費用。以及今年《中國銀監會關于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銀監發〔2012〕3號)規定的“七不準”中不得以貸收費,浮利分費,違規收費等規定。監管檢查和監督的力度不斷加大,銀行業規范經營面臨更高的要求。各銀行均重新梳理了服務收費項目,“減費讓利”成為了當前工作的基調。銀監會陸續對辦理保險、理財產品、辦理信托、投行業務等產品進一步規范,明確要求對中小企業、個人客戶的部分收費項目進行減免,加大了對銀行經營的監管力度,無不對銀行業中間業務進一步發展。部分傳統支柱收入產品受到強烈沖擊,減收嚴重。在規范經營的大形勢下,如何繼續保持中間業務快速發展是銀行業面臨的一項挑戰。
二、 現狀
1、發展中間業務有著良好的外部環境
“穩中求進”成為今年我國經濟工作的主基調,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以保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中間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外部環境。
2、發展中間業務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伴生需求
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中等收入階層、富裕群體日益擴大。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物質生活、財富積累和文化生活均日益豐富,個人、企業理財、外匯買賣、咨詢、證券買賣等需求不斷旺盛,客戶群體和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我國銀行卡消費金額(剔除房地產、大宗批發等交易類型)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達到31.7%,與發達國家60%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間。社會生活、消費習慣也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如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合一的發展趨勢,對我們開展電子商務及網絡銀行業務奠定了基礎;3G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對銀行大力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提供了技術支持。
3、發展中間業務是現代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
首先,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的息差會進一步壓縮,過度依賴存貸息差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續,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占比是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然之道。其次,隨著資本監管要求的提高,發展低資本占用型中間業務勢在必行。根據《中國銀監會關于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針對商業銀行的三個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即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不低于5%、6%和8%。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必須發展低資本占用型中間業務。第三,在金融脫媒趨勢下,直接融資的比重顯著增加,商業銀行唯有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才能獲得新的生存空間。
三、對策
1、加快產品創新步伐
產品創新是吸引客戶,增加銀行服務手段和層次的源頭活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客戶對銀行付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通過產品創新可以滿足客戶所需融資、結算、中介、財務管理等服務。做到客戶有金融需求就想到找銀行,銀行就能度身定做專門解決方案。創造新的中間業務收入增長點
2、培育小產品發展壯大
近年來,一些中小產品表現出較強的增收潛力。如工行的賬戶銀產品,2011年在每克報價僅加價兩分錢的情況下,全國實現收入超過10億元;建行個人短信業務僅向客戶收取3元/月的服務費,短信匯款收費也僅為柜面的1折,但2011年全國實現收入16億元,四行第一。對于小產品,當前收入較小、代客衍生金融工具損益、代客外匯買賣、單位證明、個人外幣結算等、要著手采取措施推廣、發展、壯大。促進小產品發展壯大,培育新的增長點,提高產品貢獻度是中間業務增收的另一重要途徑。
4、細化產品管理,調整產品結構
加強產品的分類管理,做大強項、做強弱項,平衡因政策變化帶來業務的大起大落,提高產品的整體發展水平。個人類產品要繼續挖掘潛力,擴大基礎產品規模,強化重點產品貢獻,以基礎產品、重點產品帶動個人類中間業務收入的全面增長,對公信貸相關類產品要進一步梳理完善業務制度和流程,把握產品設計理念,強化服務的真實和差別化,為有真實需求的客戶提供好的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客戶得到好的體驗,在此基礎上實現產品的良性發展。非信貸類產品要持續擴大的客戶基礎,提升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整合產品服務功能、營銷模式和服務流程,不斷推出適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的新產品或產品組合,積極培育一批中間業務拳頭產品和品牌產品,增強非信貸類產品對中間業務收入的支撐作用,在市場同質化環境中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
5、培育客戶基礎,擴大收入來源
全面夯實對公、個人和電子銀行客戶的基礎,通過“擴面開源”,增強中間業務發展的后勁。一是抓客戶滲透,對于基本結算、財務顧問、理財產品等大眾適用產品,要擴大客戶的產品滲透率,進而擴大中間業務產品的使用客戶群體。二是抓產品覆蓋,實施客戶分層服務管理,配套分層次管理維護團隊,完善業務聯動機制,結合微博、網站等電子渠道、私人銀行等載體有針對性引導客戶需求,并提供相匹配的產品和服務,制定專門金融服務方案,合理推進產品組合、套餐等模式,提高客戶的產品覆蓋度和綜合貢獻度。
6、加強客戶服務,引導客戶需求
客戶是銀行發展的生命之源,只有客戶數量的持續穩步增長,才能實現銀行各項業務的發展。對合適的客戶營銷合適的產品,加強客戶持續營銷和服務,才能使銀行的產品對客戶形成吸引力。隨時留心客戶業務需求,適時推介客戶感興趣的業務和產品,及時跟進各種各項服務,增強客戶粘性。特別是重視中小企業客戶、個人富?蛻艉退饺算y行客戶等戰略轉型重點客戶拓展工作,推動客戶總量增長和結構優化,縮小與主要競爭對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