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重慶軌道三號線延伸段測量監理方案對輕軌施工測量中應重點控制的部位和方法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在生產實踐中具有較大的推廣實用價值。
【摘要】 結合重慶軌道三號線延伸段測量監理方案對輕軌施工測量中應重點控制的部位和方法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在生產實踐中具有較大的推廣實用價值。
【關鍵詞】軌道交通 測量監理 PC梁 精度
1、引言
重慶軌道交通三號線延伸段為跨座式單軌交通,全部為高架線工程。三號線延伸段接軌于一期二塘站站后折返線,途徑八公里、九公里、岔路口、炒油場、學堂灣、至魚洞站,線路長16.2Km,共設10座車站、10個區間、道角停車場及走馬羊主變電所;車站分別為:八公里、麒龍站、九公里、岔路口、炒油場、大山村、學堂灣、魚胡路、魚洞東、魚洞站。
2、施工測量監理工作范圍、內容和目標
2.1 施工測量監理工作的范圍
在三號線延伸段工程總監理工程師的領導下,作為工程重點部位的第三方測量監理。
2.1.1 建立健全施工測量監理組織機構,編制施工測量監理工作細則,在總監理工程師領導下開展全線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監理工作;
要求承包商必須根據各自的技術工作管理模式,結合所承擔施工任務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基樁交接、測量方案申報、施測及內業復核、資料交接、鄰接地段交接、儀器使用管理、測量標志的保護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強對測量工作的管理。
2.1.2 作為第三方測量監理單位審核施工單位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施測方案,審查施工單位測量人員的資質及使用的儀器設備的配置和年檢情況;要求承包商呈報的測量施測方案必須滿足相應的施工精度要求。所有測量工作均需要有檢核條件,禁用單方向支點。要求承包商所有使用于施工測量的儀器和工具,必須檢定的應定期到指定的具有相應資質的檢定單位進行檢定;鋼尺應要有專門檢定機構的逐米檢定結果,且有貼地和懸空丈量兩組數據。經鑒定合格的測量工具方可用于施工測量工作。
2.1.3 依據測量管理相關條款,簽審施工單位上報的工程重點部位測量報表及成果流程等各類測量表單;
2.1.4 對承包商上報的工程重點部位測量成果,組織檢測組對測量成果進行復測或抽測,經檢查合格后及時批復測量報表。
2.1.5 代表監理審查施工單位的工程重點部位測量記錄及存檔工作;
2.1.6 參與有關工程測量技術研討與會議;
2.1.7 及時處理施工現場突發的有關測量的問題;
2.1.8 組織測量檢測隊伍對施工階段工程重點部位測量數據進行檢測。
重點部位施工測量管理流程圖
2.2 重點部位測量檢測工作內容
根據重慶市軌道交通總公司發布的《重慶輕軌較新線一期工程施工測量技術管理規定》,第三方測量監理的重點部位測量檢測工作內容如下:
2.2.1 工程施工前,測量控制點交接樁后出現爭議的,由測量監理部派遣檢測隊伍進行檢測確認;承包商在交接樁工作后,負責對樁點進行復測,并將復測結果上報駐地監理和第三方測量監理部審批;
2.2.2全線區間、車站、車輛及綜合基地的施工加密導線點、加密水準點的檢測;承包商根據施工的實際需要,可適當加密導線點和水準點。加密導線應為附合導線,加密導線按一級導線技術要求;加密水準應為附合(或閉合)水準路線,加密水準按精密水準技術要求。承包商的加密控制點成果必須經測量監理部檢測合格并批復后方可使用。而且承包商應定期、不定期地進行復測、檢查。
2.2.3 高架橋墩中心放線、樁基中心恢復、墩柱、蓋梁及基座板中心和法方向的檢測;
承包商應在開挖前將高架橋墩基礎中心測設到實地位置上,并根據實際情況測設米字型護樁,施工控制樁中心及護樁的測設精度應滿足下表要求。
項 目 |
限 差 |
點位中誤差(縱橫向) |
±5mm |
護樁連線偏差(中心距) |
±1mm |
放線精度要求
橋墩基礎成型后,應恢復樁基中心,精度參照放線精度要求。墩身施工過程中每灌注一段砼,承包商應進行墩中心和墩身垂直度的檢測,其檢測值必須滿足施工精度要求。
墩身施工精度要求
項 目 |
允 許 誤 差 |
中 心 位 置 |
縱橫向±10mm |
軸 線 偏 距 |
±3mm |
垂 直 度 |
1‰且小于10mm |
平 面 扭 角 |
±5mm |
墩 頂 高 程 |
±10mm |
蓋梁施工前,應以附近的導線點,在墩頂測設蓋梁中心位置,再以中心位置為基準投測蓋梁軸線點;自附近的水準點引測精密水準點至墩頂,以此調整基座板的高程。蓋梁支模時,要以投測在地面上的軸線點調整模板的方位,以墩頂的精密水準點調整模板的高程,并在適當的位置投測蓋梁和基座板的軸線點,用以調整基座板的位置。蓋梁及基座板施工測量必須滿足的施工精度要求。
蓋梁及基座板施工精度要求
項 目 |
限 差 |
蓋梁及基座板中心位置 |
縱橫向 ± 5mm |
蓋梁尺寸 |
± 20 mm |
蓋梁軸線偏距 |
± 5 mm |
蓋梁頂面高程 |
-10,0 mm |
基座板軸線 |
3‰ rad |
基座板四角高程 |
-5~0 mm |
承包商將各階段測量資料報測量監理部,經測量監理部的檢測隊伍檢測合格后,方能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2.2.4 全線PC軌道梁各個階段的線形檢測;
PC軌道梁線形測量包括模板臺車放線和成品檢測兩個部分。
模板臺車放線是軌道梁制作的基礎,主要測量內容包括在臺車上放出梁體中心線、梁體底面邊線、梁體端邊線、支座中心位置和預埋件的位置等。
成品軌道梁主要的測量項目包括以下十一項:梁寬、梁長、跨度、走行面垂直度、端面傾斜度、梁高、兩端面中心線夾角、頂面線性、側面線性、指形板與梁表面高差和支座位置等。PC軌道梁成品有脫模、一次張拉、二次張拉、28天、出廠等五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測量數據都應滿足軌道梁線形精度要求。
軌道梁線形精度要求
測量項目 |
允許誤差 |
梁寬 |
端部±2mm,中部±4mm |
梁長 |
±10mm |
跨度 |
±10mm |
走行面垂直度 |
±5/1000rad |
端面傾斜度 |
±5/1000rad(±7mm) |
梁高 |
±10mm |
兩端面中心線夾角 |
±5/1000rad |
頂面線形 |
整體±L/2500,局部±3mm/4m |
側面線形 |
整體±L/2500,局部±3mm/4m |
指形板與梁表面高差 |
±2mm |
支座位置 |
±1mm |
2.2.5 全線車站站臺板標高,以及所有有可能影響限界的斷面的檢測。
2.3監理目標
監理目標:督促承包單位把國家、地方及業主制定的各項測量管理和技術要求落在實處,把好重點部位測量工作的質量關,確保重慶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延伸段工程測量成果質量,從第三方測量監理的角度保證三號線延伸段工程的工期和投資。
3 施工測量監理機構設置情況、管理方法和組織措施
3.1機構設置
為確保軌道交通三號線延伸段工程第三方測量監理工作順利進行,有效控制施工測量質量,成立以測量監理工程師為總負責的第三方測量監理分部。常駐測量工程師兩人,負責施工測量監理日常工作;下設平面測量組、高程測量組、PC梁測量組3個測量檢測組,負責工程施工期間重點部位測量檢測工作。
3.2 主要儀器設別配置
軌道交通三號線延伸段工程第三方測量監理分部投入的儀器設備為:
序號 |
名稱 |
使用狀態 |
規格 |
數量 |
1 |
智能全站儀 |
檢校合格 |
徠卡1202+ |
1 |
2 |
智能全站儀 |
檢校合格 |
蔡司S10 |
1 |
3 |
水準儀 |
檢校合格 |
S3 |
3 |
4 |
經緯儀 |
檢校合格 |
T2 |
3 |
5 |
電子水準儀 |
檢校合格 |
天寶Dini12 |
1 |
6 |
溫濕度儀 |
檢校合格 |
美國福祿克F971 |
1 |
7 |
游標卡尺 |
檢校合格 |
上量0-300/0.02 |
2 |
8 |
鋼直尺 |
檢校合格 |
300mm |
4 |
9 |
對講機 |
正常使用 |
HFFER |
8 |
10 |
5米鋼卷尺 |
正常使用 |
捷科 |
3 |
11 |
線錘 |
正常使用 |
0.5kg |
2 |
12 |
便攜式計算機 |
正常使用 |
pc4800、pc4500 |
5 |
4 管理方法和組織措施
4.1 管理方法
工程實行統一管理,分工負責,保證質量,滿足工程進度。由測量總監工程師牽頭,負責總體協調和工作安排,資源調配等;下設平面測量組、高程測量組、PC軌道梁測量組。
4.2 組織措施
4.2.1 明確領導成員,明確職責,確保項目組成員到位。
4.2.2 確保項目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落實;當該項目與其它工程發生沖突時,以該項目為首位。
4.2.3 確保儀器設備資源的投入;一切以保證該項目需要為第一位。
4.2.4 后勤人員隨叫隨到,確保工程所需材料和車輛。
4.2.5 準備必要的安全設備,確保工程實施安全。
5 結語
采用本監理方案,成功解決了軌道交通施工測量中精度要求高而各施工單位測量水平參差不齊所引起的施工放樣精度不夠的問題。在軌道交通工程測量監理方面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 GB 50308-2008;
2 《城市測量規范》 CJJ8-99;
3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 GB12897-2006;
4 《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 GB12898-2006;
5 重慶市軌道交通總公司編制的《施工測量技術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