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2月0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宋蓉蓉、韋彥源、孫燦
摘 要:職業教育在改革中不斷發展,高職院校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而蓬勃發展,高職學生成為了大學生中的重要群體。今天的高職生,必將是明天的企業骨干和企業家,他們必將成為我國工業化的主力軍。面對我國即將迎來的工業化浪潮,高職院校的團干部,作為青年團員中的優秀代表,作為共青團工作的骨干,他們應具備怎么樣的素質形象,才能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承載著黨的重托和青年期待。因此,如何塑造工業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團干部形象顯得尤為重要。
一、充分認識工業化背景下高職團干部塑造形象的重要意義
黨對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對青年寄予厚望。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講到:“回顧我們黨90年的發展歷程,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這是對廣大青年的殷殷期待,同時也是讓青年干部們為之鼓舞。共青團干部們有朝氣、有活力、有知識、有闖勁,是青年群體中的骨干、核心力量。共青團干部是共青團隊伍里活躍著懷抱崇高理想、充滿奮斗激情的青年人。近幾年,國家給予職業學校以極大的關懷,職業學校的規模也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繼續擴大,高職生也即將成為了大學生中的主流群體,在即將迎來的工業化浪潮中,高職生必將成為中堅力量。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走訪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時對該校的學生說,“我希望你們能夠關心國家建設的大局,關心人民的利益,做一個心系祖國的人,做一個永遠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用自己在學校學習的本領為人民服務!”這是溫總理對所有高職學生的誠摯叮囑,殷切期望。因此,高職團干部們應該帶領廣大高職學生,在共青團組織里,發揮才干,志存高遠,以實際行動譜寫壯麗的青春樂章。
胡錦濤總書記在團的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談時強調,團干部一要政治過硬、二要作風扎實、三要自律嚴格。黨中央明確提出要團干部努力做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干部。所以,能否做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團干部,其重要和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職教育所培養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是先進生產力的中堅,是高科技向實現生產力轉化的橋梁。高職院校的學生是我國工業化的主力軍,高職團干部是共青團組織的骨干與核心,是共青團組織實現各項職能的保證,是共青團組織自身建設的決定力量。面對即將迎來的工業化浪潮,高職院校的團干們必須要時刻謹記,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化,不管前進道路如何坎坷,我們都要矢志不渝地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在推動科學發展中大顯身手。要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必須認真領會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工業化背景下塑造團干部形象的重要意義。
二、工業化背景下高職團干部,應怎樣塑造良好的形象
(一)塑造信念堅定、政治過硬形象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共青團有著特殊的政治關系,青年的前途和命運從來都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緊密相連。毛主席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國家將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但在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容回避的是,有極少數青年對黨缺乏認同、對政治漠然,對事業沒有激情,享樂主義滋長,消極主義蔓延,個人主義抬頭,頹廢行為漸成“時尚”,各類某某“門”事件此起彼伏。面對我國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嚴峻挑戰和困難,廣大團干部要贏得發展的主動權;面對黨和人民的厚望,廣大團干部一定要牢記職責和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對人誠信,牢牢把握人生正確航向。每一位團干部都要用科學發展觀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大力弘揚創新爭優的時代精神,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廣大青年積極開展創新實踐,才能團結帶領廣大青年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二)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形象
2011年3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研究專家金燦榮教授,在浙江大學作題為《當前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的新挑戰》報告中指出,工業文明與10億級的人口結合,將是世界工業化的第三階段。中國必將迎來工業化浪潮,并必定會在工業化浪潮中崛起。生產力始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推進工業化的根本動力。然而,是隨著工業化的到來,道德淪喪現象卻越來越多,令人擔憂。當今所謂的“樓倒倒”、“橋脆脆”、“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丑惡現象的始作俑者,都是出自那些道德淪喪的企業家之手。而作為工業化背景下高職團干部,在加強道德建設,在這思緒繁亂之時,在這嶄新的時代之下顯得如此重要。高職教育培養的學生是先進生產力的中堅,是高科技向實現生產力轉化的橋梁,他們必將成為我國工業化的主力軍。干部的“德”,強調的是政治立場、道德品質、思想作風,“德”永遠是第一位的,起主導作用。團干部們要時刻牢記肩上的重任和使命,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你們是為黨做青年工作的,是為青年服務的,唯有加強道德建設,加強自身修養,才能對得起黨,對得起青年,才能自豪地說一聲,我是一名真正的“青年公仆”。
(三)塑造作風扎實、青年滿意形象
共青團是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團干部是青年的代表,來自于青年,更應竭誠服務于青年。現在高職院校的團干部們,大多數是80后,有的甚至是90后。這些同志成為團干部隊伍主體的情況下,有部分團干部缺乏基層和艱苦環境的歷練,往往是少了一些進取之心,多一些驕嬌之氣,他們往往想法多,實施少,工作浮躁、急功近利,不愿碰難題、工作韌勁不足,應急處變和處理復雜矛盾的能力也不強。面對如此現象,高職院校在選拔團干部時,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時應加強他們黨性修養,弘揚優良作風。塑造團干部要具有服務意識、品牌意識、創新意識,團干部要積極服務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積極服務校園文化的健康構建、積極服務和諧社會的建設。進一步拓展服務陣地,構建服務網絡,勤下學生社團、學生公寓,關心青年生活,傾聽青年需求,為青年辦實事、辦好事,要努力實現服務青年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社會化,才能更好地帶領青年完成黨賦予的光榮使命。
黨中央明確提出要團干部努力做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干部,這是十分重要和精辟的。高職團干部榮譽在手,責任在肩,能否做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團干部,其重要和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工業化背景下塑造高職團干部良好形象意義重大。在具體的塑造實踐中,應該以責任感培養為重點,切實加強團干部自身素質,以增強高職團干部信念堅定、政治過硬,思想道德建設和竭誠服務青年的良好形象。
參考文獻:
【1】認真學習胡錦濤“七一”講話建黨90周年學習讀本 程衛華 季明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1.
【2】共青團干部培訓教材 陸士楨.京燕山出版社.2009.
【3】共青團干部心理特征探析[J]. 楊娟茹 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
【4】團干部如何成才[J].馮國屏,青年研究.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