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5月2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這篇行業經濟論文發表了中、日快遞市場和制度的比較研究,快遞市場隨著電商的崛起,發展迅猛,論文首先介紹了中國的快遞市場和制度,跟日本的快遞市場和制度進行了對比,同時對兩國的快遞市場進行比較、考察。
摘要:隨著網絡購物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和日本的快遞業務量都呈現出迅猛增長的趨勢。 本文當中,首先對目前日本和中國的快遞市場做一簡單概括。 然后對兩國政府的快遞行業管理制度做一歸納。 最后對日本和中國的快遞制度做一比較研究。
關鍵詞:行業經濟論文,快遞,市場,制度
一、中國的快遞市場和制度。
1.快遞市場。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2011 年郵政企業和全國規模以上的快遞服務企業的業務收入 (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 1561.5 億元,日快遞業務量接近 1200 萬件,雖然仍排在美國和日本之后,卻已是發展中國家里最大的快件處理國①。
從經營模式上來看,我國的快遞企業分為兩種形式。 一是以順豐快遞和中國郵政 EMS 為代表的直營模式; 二是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加盟模式。 中國郵政 EMS,自 2007 年郵政系統實行政企分開,分業經營后,加快了市場化與改革創新的步伐,經營額逐年增加,并在爭取上市。 民營快遞企業當中順豐速運的發展分外搶眼,2010 年月初,完成了由深圳飛往杭州的首航,成為國內第一家擁有飛機和飛機許可的快遞企業, 并在 2010 年 4 月 1 日全面開通新加坡與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韓國之間的互寄服務。另外,網絡購物的 80%集中在四通一達。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民營快遞企業當中除了順豐,普遍存在“大而不強,小而差”的特點。
隨著快遞數量的增加,消費者投訴的件數也越來越多。 原因主要集中在“快件不快”、“丟失短少”上。 根據 2011 年的統計結果,快遞業務的投訴案件共計 11151 件, 與 2009 年相比增加 5500 件,增長了 97.3%②。
2.快遞制度目前國內除了中國郵政可以經營郵政業務之外,其他的企業如果從事郵政業務,都必須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根據經營范圍,有不同的注冊資本的要求。①省、直轄市以及自治區的注冊資本為 50 萬元以上;②超過省、直轄市以及自治區的范圍的情況下,注冊資本為 100 萬元以上;③國際快遞配送業務的情況下,注冊資本要為 200 萬元以上③。
2011 年 8 月國家郵政局頒布了 《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 》,對收件、分揀、公路運輸、配送等各個階段的快遞業務操作水平作了具體的規定。例如,關于收件,第 9 條規定“快遞企業在接單后,宜在 2 小時內取件;取件后應在 3 小時內送交快遞營業場所。”第11 條規定 “對于寄件人的貨物 ,必要時要進行檢視 ,寄件人拒絕開拆的,快遞企業不予收寄”。 另外,對于貨物的大小,第 12 條規定 “快遞貨物單件不超過 50 公斤, 最大單邊長度不超過 150 厘米,長寬高三邊之和不超過 300 厘米”。 關于分揀,第 21 條規定“對于當日進入分揀場所的貨物,應該當日分揀”。 并在 26 條規定“公路運輸必須實行雙人派押”。 關于配送,第 28 條規定“每天 15點以前到達的貨物要當日配送,15 點以后的貨物,要在第二天 12點前配送”。另外第 29 條規定“配送前,收派員要通過電話聯系收件人,預約配送地點和時間”。另外第 30 條還規定“收派員將快件交給收件人時,應當告知當面驗收貨物”等④。 方方面面都有非常詳細的規定。
民營企業長期陷入惡性價格競爭,忽視了服務水平造成了消費者的不滿和投訴,郵政系統為了規范快遞產業的服務水準并且使其健康穩定的發展壯大,投入很大精力制定了此快遞業務指導規范。 但是現狀卻仍然令人堪憂,因為許多中小型的民間企業完全沒有按照規范的條款來進行業務操作。
二、日本的快遞市場和制度。
1.快遞市場。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調查,2011 年日本市場的快遞總數為 34 億個,其中公路運送的快件占到 99%。 另外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調查,在所有的快件當中,黑貓大和運輸株式會社和佐川急便株式會社兩家共占了全體的 80%左右。日本通運株式會社和日本郵政株式會社的“郵政小包”,由于重組合并等原因,企業經營陷入混亂局面,僅占有市場份額的 11.4%。 另外西濃運輸株式會社和福山運輸株式會社兩家公司共占市場份額的 3.6%左右,其他公司占總體份額的不到 1%⑤。
2.快遞制度。
在日本,稱快遞為“宅急便”或者是“宅配便”。 宅急便一詞并沒有在法律上給予明確的規定,一般的理解就是一種特殊的從事混裝貨物運輸的行業。所以說,雖然都從事快遞業務,不同的企業對貨物的規格卻制定了不同的要求。比如說黑貓大和運輸株式會社規定貨物體積為 160cm 以下,重量為 25 公斤以下;佐川急便株式會社,規定貨物體積為 160cm 以下,重量為 30 公斤以下;日本郵政株式會社的“郵政小包”規定貨物體積為 170cm 以下,重量為 30 公斤以下;西濃運輸株式會社規定貨物體積為 130cm 以下, 重量為 20 公斤以下; 福山運輸株式會社規定貨物體積為160cm 以下,重量為 25 公斤以下⑥。
此外,日本國土交通省在對快遞數量進行調查時,曾經對“宅急便”一詞做過以下定義:此次調查所指的宅急便,即一般的混載公路運輸貨物,或者是與此相同形式的鐵路貨物運輸,內河航運,航空貨物運輸當中的一種,或者是各種形式的多式聯運,同時每票貨物重量必須在 30 公斤以下。 再者, 對于快遞企業的政策規定, 目前在日本僅僅有與快遞相關的針對一般貨物與運輸工具,特殊貨物與運輸工具等的相關政策規定, 還沒有像中國這樣的,由國家出面制定的關于快遞貨物運輸的相關法律細則。在此基礎上,各個快遞公司根據該規則,制定適合自己公司的各種管理條款⑦。
所謂的標準快遞運送條款包括:其中:①關于收件。僅包括收件日期、回單的內容,貨物內容的確認,包裝以及運費等條款,但是細致的內容并沒有規定。 ②關于貨物運輸。 同樣是基于不同的運輸距離對貨物運輸的時間有一些規定,同時對于收貨人不在的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理有一些規定。③操作指示。貨物運輸的時侯,規定送貨人對于貨物運送具有操作指示的權利。 ④事故處理。 有一些關于事故發生時的處理方法的規定。 ⑤責任范圍。 有關于快遞企業的責任的規定,同時還有關于貨物遺失,損壞,遲延的時候的一些賠償責任,以及免責的規定。
三、日、中兩國的比較和考察。
①關于收件。中國的《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規定:下單后,2 個小時以內取貨 , 取貨后 3 個小時以內運送到快遞營業場所(第 9 條);取貨時,必要時可以驗貨(第 11 條);快件必須在 50 公斤以下,最長邊長不得超過 150 厘米,三邊合計不超過 300 厘米(第 12 條)。 日本的《標準宅配便運送約款》規定:每個營業場所需要公示可以收件的時間(第 2 條);在運送途中,發生特殊事件的時候,征得發貨人的允許之后,可以進行檢查(第 4 條)。
②關于分揀和公路運輸。中國的《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規定:運送至分揀中心的快件,必須在當天進行分揀(第 21 條);所有的公路運輸車輛,必須實行雙人派押(第 26 條)。 日本的《標準宅配便運送約款》規定:可以利用其他的運輸機構運送貨物(第 9條)。
③關于配送。 中國的《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規定:15 點之前到達配送中心的貨物必須在當天配送,15 點以后達到的貨物,必須在第二天 12 點之前進行首次配送(第 28 條);配送前收派員必須用電話聯絡收件人, 確定住所以及可以派送的時間 (第 29條)。日本的《標準宅配便運送約款》規定:如果快遞單上有寫明具體的送貨日期的時候,按照記載事項進行配送,如果沒有記載的時候,400 公里以內的距離的話,需要在 2 日之內進行配送,超過400 公里的情況下,每 400 公里可以延長 1 天時間 (第 10 條);如果收件人不在的情況下,需要投遞通知單通知到收件人,同時要把快件放回營業所或者事務所保管(第 12 條)。
總體上來說,日本國土交通省所制定的《標準宅配便運送約款》并不像中國郵政局所制定的《快遞業務操作規范》那樣詳細。
在日本,像《快遞業務操作規范》這樣詳細地規定,恐怕就已經是各個快遞公司的具體的公司操作規范了。
總而言之由政府為主導力量的中國快遞行業管理業務規范和由民間力量為主導的日本快遞行業管理業務規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注釋:
①數據來源:《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11)》。
②數據來源:《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10)》。
③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主頁。
④數據來源:中國國家郵政局《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2011)。
⑤數據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2011 年宅急便等相關產業業績資料》。
⑥數據來源:各公司主頁。
⑦日本國土交通省(2003)《標準快遞運送約款》。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家郵政局。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2011.
[2]日本國土交通省。2011 年宅急便等相關產業業績資料,2011.
[3]日本國土交通省。標準宅配便運送約款,2003.
[4]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年鑒,2010.
[5]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年鑒,2011.
[6]日本交通政策研究會。宅配便的運輸網絡構筑方法,2012 年。
[7]日本黑貓大和運輸株式會社主頁。
[8]日本佐川急便株式會社主頁。
[9]日本郵便事業株式會社主頁。
[10]日本西濃運輸株式會社主頁。
[11]日本福山運輸株式會社主頁
推薦期刊:《經濟評論》雜志1980年創刊,首任主編為著名經濟學家傅殷才教授。內文128頁,原每期35萬字左右,2005年起改為28萬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