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7月0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豬圓環病毒是比較厲害的一種感染性病毒,可以誘發多種病癥,給我國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所以我們必須從病源處根除,盡快找到防治這種病毒的方法。以下是選自畜牧養殖期刊中的關于防治這種病毒的措施的一篇經典范文。
摘要 豬2型圓環病毒是引起仔豬斷奶多系統衰竭綜合征、豬皮炎腎病綜合征、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先天性震顫等多種疾病的主要病原體,且能誘發多種病毒和(或)細菌混合及繼發感染,給養豬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就這些與豬2型圓環病毒感染相關的疾病分別作簡要概述,并從疫苗免疫和飼養管理方面強調防控措施,以期為養殖場防控該病提供參考。
關鍵詞 豬圓環病毒;感染;相關疾病;防控措施
豬圓環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屬于圓環病毒科圓環病毒屬,是迄今為止發現最小的一種脊椎動物病毒。根據其抗原性及基因組成不同,分為PCV-1及PCV-2兩種血清型,兩者基本上沒有交叉反應。PCV-1是由Tischer 等于1974年發現的一種非致病性病毒,廣泛存在于正常豬體內各組織器官;PCV-2直至1997年才被發現,具有致病性,天然宿主是豬,各種日齡、不同性別的豬都可感染,但以哺乳期和保育期的豬最易感,尤其以5~12周齡仔豬最易感。病毒可隨感染豬的糞便、鼻液排出體外,經呼吸道等途徑傳播,母豬感染PCV-2后可經胎盤垂直感染仔豬,人工感染PCV-2的血清陽性公豬精液中能檢測到PCV-2的DNA,鳥類、嚙齒動物也能帶毒,引起該病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1-3]。在我國,自從郎洪武等[4]首次報道檢出 PCV-2以來,各地相繼報道了PCV-2感染,流行呈逐漸蔓延的趨勢,感染率和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制約了我國養豬業的發展。
1與PCV-2感染相關的疾病
由PCV-2感染導致的疾病總稱為豬圓環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s,PCVD),主要包括仔豬斷奶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豬皮炎腎病綜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先天性震顫(Congenital Tremors,CT)、繁殖障礙等多種疾病[1,5]。
1.1仔豬斷奶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
PMWS是最早被認識與PCV-2感染相關的疾病[6],多發生于5~8周齡仔豬,斷奶可能是誘導因素,一般于斷奶后2~3 d或1周開始發病,發病率為5%~50%,死亡率為8%~35%,若繼發其他病毒、細菌感染,死亡率可能超過50%。主要表現為進行性消瘦、皮膚蒼白、被毛粗亂、呼吸道癥狀以及發熱,有的出現腹瀉、黃疸及神經癥狀;病豬全身淋巴結明顯腫大,尤其以腹股溝淋巴結最為明顯[7]。若延誤治療會因衰竭或繼發其他病毒或細菌性疾病而死亡,耐過豬發育受阻,出欄日齡大大推遲或成為僵豬,失去經濟價值。剖檢變化主要有:淋巴結腫大2~5倍,尤其是腹股溝淋巴結、肺門淋巴結、腸系膜淋巴結及頜下淋巴結,切面硬度增大,可見均勻的白色,發生繼發感染時,淋巴結可見化膿性或出血性病變;肺呈現炎性病變,以間質性肺炎為主,腎臟水腫、蒼白,少數肝臟和胃腸道先不同程度的病變。
1.2豬皮炎腎病綜合征(PDNS)
PDNS是PCV-2引起的另外一種重要的綜合征,主要發生于8~18周齡豬,主要臨診癥狀是全身性或部分皮膚有炎性分泌物滲出,形成點狀或斑狀病變,最典型的臨床癥狀是皮膚表面出現圓形或不規則、隆起、紅色或紫色、中央發黑的斑塊,破損皮膚常融合成大的斑塊。病變常首先出現在臀部、腿部和腹部,進一步發展到胸部、背部和耳部。嚴重感染豬除了發生上述皮膚病變外,還表現皮下水腫、發熱、厭食、消瘦、呼吸困難等癥狀。剖檢時可見腎臟蒼白,極度腫大(可達正常的3~4倍),腎臟皮質部有出血或淤血斑,淋巴結腫大,脾腫大并出現梗死。病理組織變化為:出血性、壞死性皮炎和動脈炎以及滲出性腎小球性腎炎和間質性腎炎。
1.3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
PRDC主要由PCV-2與其他病原(多殺性巴氏桿菌、豬流感病毒、藍耳病毒等)混合感染所致,發生于10~18周齡的豬,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生長緩慢、飼料利用率低、嗜睡、厭食、發熱、咳嗽及呼吸困難等。主要病理變化為肺部廣泛性的炎癥。由于PCV-2能導致機體發生免疫抑制[8-9],極易誘發多種病毒及細菌的混合或繼發感染,尤其以呼吸系統問題最明顯,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全身潮紅,耳尖、尾端、大腿內側、前肢腋下皮膚充血、出血、淤血等,剖檢可見大葉性肺炎、出血性壞死性肺炎、胸膜炎、胸腔積液、心包炎、腹水增多等。用抗菌藥物效果不佳,可導致死亡率增加2~10倍。
1.4先天性震顫(CT)
CT主要發生在1~3日齡的新生仔豬,以出生1周內發病最為多見,可整窩也可部分發生,表現為頭和四肢發生顫抖,震顫嚴重的仔豬往往由于得不到母乳而衰竭死亡,存活1周的仔豬往往能耐過。主要病理變化為典型的病毒性腦炎和非化膿性腦膜炎[10]。
1.5繁殖障礙
West等[11]首次報道了加拿大西部發生PCV-2相關的繁殖障礙疾病。主要表現為發病母豬發生流產、死胎、木乃伊胎以及斷奶前仔豬高死亡率等。臨床上的死胎及新生豬的主要病變是壞死性或纖維素性非化膿性心肌炎,在胎兒心臟和其他組織中檢測到大量PCV-2。PCV-2感染的相關表現還有母豬返情率增加、子宮內膜炎等。Park等[12]研究發現,PCV-2 可以通過胎盤間隙,在淋巴組織中初步復制,并引起繁殖障礙。公豬的精液中也可檢測出PCV-2 DNA,因此精液可能是PCV-2垂直傳播的媒介之一[3]。
2防控措施
2.1重視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防控PCVD的主要手段,國內外研究者正在著力研究與開發各種PCV-2疫苗,滅活疫苗與亞單位疫苗是早期研究的疫苗,在歐美國家已有4種疫苗注冊上市,在我國有1個進口疫苗獲準上市;此外,我國自主研發的疫苗也正在申報。在疫苗的實際應用效果方面,加拿大77家豬場比較了母豬接種梅里亞Circovac疫苗的免疫效果,接種半年后,豬群平均死亡率由12.6%下降至5.2%;另一家豬場將保育豬分成2組,分別接種勃林格CircoFlex疫苗和安慰劑,結果育成期免疫組死亡率為2.4%,而對照組為9.5%[13]。由于進口疫苗剛在我國面世,實際應用效果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豬場可針對母豬或仔豬分別免疫,此外精液傳播也是一種重要傳播途徑[3],種公豬的免疫接種也不容忽視。通過對母豬進行免疫,減少繁殖障礙的發生,同時也可經母源抗體為仔豬提供保護,使大多數仔豬在PCV-2早期感染前獲得一定程度的被動免疫。然而,仔豬獲得保護的時間有限,當母源抗體下降、環境中野毒的感染壓力較大時,保育豬及育肥豬抵御野毒感染存在危險。因此,在仔豬斷奶后應及時進行免疫,直接誘導其建立堅強的免疫應答反應直至出欄。
2.2加強飼養管理
世界各國至今對PCVD還沒有發現特異性治療方法。只有同時結合良好的飼養管理和免疫預防(包括對協同或繼發感染的病毒性、細菌性疾病作適當的免疫),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發生。除做好常規飼養管理外,還應做好以下方面:一是減少應激因素。應激是誘發PCVD尤其是PMWS的一個重要因素,除保持良好的清潔衛生環境和適當飼養密度外,應盡量減少或避免造成豬只應激反應的行動,如強化哺乳仔豬的補料工作、選擇適宜的斷奶時間和斷奶方式、搞好斷奶后的過渡工作等,并且制定適宜的免疫程序,盡量減少對哺乳或斷奶仔豬的免疫次數。二是定期對母豬及公豬進行PCV-2抗原及抗體的檢測。掌握種豬群的免疫水平,及時淘汰帶毒種豬,保證種豬群的健康。三是建立適合的疫病及免疫水平監控制度。通過定期進行病原學及血清學檢測,及時了解豬群的免疫水平,及時補打疫苗,消除防控漏洞,及時發現發病豬和帶毒豬,進行有效地隔離治療,必要時淘汰,避免疫病的進一步擴散造成更大的損失。四是嚴格控制豬藍耳病、豬瘟、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肺炎支原體等病,防止混合或繼發感染。PCV-2單獨感染造成的死亡率并不高,然而它能導致感染豬免疫功能受到抑制[8-9],此時如果感染豬體內或環境中存在豬藍耳病、豬瘟、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或豬肺炎支原體等病原,將發生混合或繼發感染,大大增加發病死亡率,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在防控PCVD同時,也應做好其他常見病毒病和細菌病的防控工作。
3參考文獻
[1] 孔慶娟,劉馬峰,楊愛明,等.豬圓環病毒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2005,32(5):48-49.
[2] 夏春香,肖嘯,李志敏.豬圓環病毒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5, 26(1):35-38.
[3] KHAMPEE K.圓環病毒2型亞洲流行現狀及其綜合防治方法[J].劉建民,譯.中國動物保健,2005,75(5):44-46.
[4] 郎洪武,張廣川,吳發權,等.斷奶豬多系統衰弱綜合征血清抗體檢測[J].中國獸醫科技,2000,30(3):3-5.
[5] CHAE C.A review of porcine circovirus 2-associateed syndromes and diseases[J].Vet J,2005,169(3):326-336.
[6] CLARK E G.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ning multisystemic syn-drome[J].Proc Am Assoc Swine Pract,1997(28):499-501.
[7] ALLAN G M,MCNEILLY F,ELLIS J,et al. PMWS:experimental model and co-infections[J].Vet Microbiol,2004,98(2):165-168.
[8] 胡思科,肖淑敏,張桂紅,等.豬圓環病毒2型感染的免疫抑制機理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6,27(19):22-26.
[9] ALLAN G M,ELLIS J A.Porcine circoviruses:a review[J].J Vet Diagn Invest,2000,12(1):3-14.
[10] STEVENSON G W,KIUPEL M,MITTAL S K,et al. Tissue distribution and genetic typing of porcine circoviruses in pigs with naturally occurring congenital tremors[J].Vet Diagn Invest,2001,13(1):57-62.
[11] WEST K H,BYSTROM J M,WOJNAROWICZ C,et al.Myocarditis and abortion associated with intrauterine infection of sows with porcine circovirus [J].J Vet Diagn Invest,1999,11(6):530-532.
[12] PARK J S,KIM J,HA Y,et al. Birth abnormalities in pregnant sows infected intranasally with porcine circovirus 2[J].J Comp Pathol,2005, 132(2-3):139-144.
[13] BURCH D.Circovirus now for the good news[J].Pig international,2007,(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