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5月1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幼兒教育幼兒教師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方式 介紹本站高人氣刊物:《幼兒教育》由浙江省教育廳教育報刊總社、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主辦,是浙江省精優期刊,是國內對幼兒園發行量最大、最有影響的權威刊物。
摘要:溝通是人和人之間的基本活動,有效的溝通能夠保持相互之間的和諧關系。作為幼兒教師來講,和家長的溝通往往不是出于偶然的需要,而是要通過和家長有效的溝通,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孩子的特性,并且通過溝通使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在溝通的過程中需要講求方式方法,要能夠通過溝通有效的利用家長提供的信息。本文就以此為中心,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幼兒教師和家長如何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字:幼兒教育,幼兒教師,家長,有效溝通,方式方法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該堅持平等、尊重和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參與,并且要積極的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這一規定,為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奠定了基礎。那么,作為幼兒教師,應該采取怎樣的交流方式和家長進行溝通,以獲取更多的有利資源呢?下面本文就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注重和新入園兒童家長的溝通
幼兒在剛入園階段,家長會存在著各種焦慮,擔心自己的寶貝在和他人相處時會發生各種狀況,擔心孩子會有各種的不適應。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夠緩和家長的焦慮心理,也為了更好的了解新入園幼兒的情況,老師需要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引導家長和孩子慢慢的適應這種新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具體說來,在溝通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幼兒教師要以熱情的態度為家長營造良好的感情氛圍
溝通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有效方式,作為幼兒教師,在和家長第一次接觸的時候,第一印象很重要,這時如果教師在溝通的時候擁有熱情溫柔、親切友好的態度,將會給家長留下一個好相處的印象,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會很放心的和老師進行溝通,將孩子的實際情況和老師講清楚,便于老師獲得各種有效的信息,為今后和孩子更好的相處打下堅實的基礎。熱情的溝通方式和友好的態度需要教師自己去營造,例如教師在溝通的時候要面帶微笑,這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情感最為直接和簡單的方式。除此之外,幼兒教師還需要學會簡單的禮儀,如和家長交談時用眼鏡注視對方,和家長以心靈去溝通,要體現出平等的地位,這樣有利于和家長建立信任,便于今后更好的交流。
2.幼兒教師要具有換位思考的心態
作為家長,擔心剛入園的孩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這時,教師就要充當一個解說員的角色,既要向家長講解園內的生活習慣,又需要站在家長的角度理解他的心態,即要理解家長的思想,用自身的體會去感受對方提出問題的想法。在幼兒園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之間就需要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力求建立和諧友好的互信交流平臺,這樣更有利于教師掌握和家長交流過程中的重點信息,便于今后從正確的方向去教育幼兒,促進他們健康的發展。
二、交流過程中要肯定和賞識幼兒,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
家長最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在幼兒園中的進步與成長,因此說無論孩子在幼兒園中的標新如何,在和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孩子進行肯定和賞識,去贊賞孩子的優點,這樣家長會存在滿足感,有利于接下來的交流。在建立了這種情感的基礎之上,老師再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并且要表新出真誠善意的態度,愿意和家長共同去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和缺點,這時家長就會更愿意說出孩子的不足之處。需要注意的是,再談孩子不足之處的時候,對于孩子的評價一定要客觀且全面,不能夠存在夸張的成分,更不能夠表現出厭惡的表情,并且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避免影響到家長的自尊心,這樣不利于今后的交流和溝通。例如,在指出孩子不足的時候,最好不能夠用遲鈍或者是調皮來形容,更不要將孩子之間進行比較。
三、多途徑和家長交流,并區別對待家長的個性
與人溝通是一門藝術,尤其是正確的處理好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成長。幼兒教師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各種途徑,這樣能夠全方位及時的了解孩子的情況。如在接送孩子的時間,教師和家長進行簡短的溝通,能夠及時的互通信息,使家長和教師能夠得知孩子當天在學校和在家的情況。除了見面溝通之外,老師還可以通過電話、短信的方式和家長經常保持聯系,或者是通過家訪的方式去孩子家中,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還能夠了解到孩子的生活環境,更有利于對孩子的教育。在交流之前,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熟知這個孩子每個方面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和家長分享,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抓住家長的反應和態度,并抓住家長的談話重點,為更好的教育孩子創造條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和不同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不能夠千篇一律,要針對家長的個性進行特別交流,這就需要老師熟悉每個家長的個性,這是良好有效溝通的前提。作為老師,要尊重家長的個性,采用的交流方式要能夠符合家長的生活習慣和交流習慣,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誤解。
四、教師要注重多角度的相互溝通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在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一環境會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影響,如家長為孩子創造輕松愉快的家庭環境,孩子就會在平時的生活中表現的較為開心和活潑;而家長營造的是一種緊張的氛圍的話,孩子平時就會表現出焦慮緊張的情況。一些家長具有較強的教育意識,能夠發現孩子的優點進一步的挖掘其潛能,并且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孩子的缺點進行改正。這些情況都需要教師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去挖掘,要多角度的和家長進行溝通,以便能夠更多的得出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家長的獨特教育方式。教師能夠將交流獲得的心得以及家長在教育中的成功實踐匯集起來,應用到自身的教育中,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個體資源的作用。多角度的相互溝通不僅局限在教師和家長之間的簡單溝通,問候孩子的情況,而應該是一種教師和家長、教師和幼兒、家長和幼兒、家長和家長以及幼兒和幼兒之間的溝通,這樣全方位多角度的溝通,能夠挖掘出更多有利于幼兒成長的因素,更好的發揮溝通交流的功效。
五、和家長溝通中要提升家長的積極性
幼兒教師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提升家長的積極性,轉變家長的傳統教育觀念,對不同層次的家長進行不同內容和不同方式的指導。同時,還可以開展各種交流活動,并且定期開展家長交流會,及時了解家長的需求,促進自身改進教育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升家長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意識,家長更愿意和老師分享孩子的各種成長情況,進一步促進幼兒教育工作朝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結束語:幼兒園的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教育活動的起始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打好基礎,為今后的教育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幼兒教育階段,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必不可少,有效的溝通方式能夠使教師捕捉住有用的教育信息,進一步促進孩子的發展。本文就和自身幼兒教育工作經驗,對幼兒教師和家長的有效溝通問題進行了分析,突出五點較為有效的溝通方式,希望能夠對今后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靜 淺談幼兒教師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 中國科技博覽,2012年第38期
[2] 楊景元 徐鋒 幼兒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年第36期
[3] 范觀琳 幼兒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年第02期
[4] 王穎嫣 談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第05期
[5] 蔡娟 談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有效溝通之道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