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2月23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現在很多行業工作人員晉升職稱要公開發表論文,精神科醫生也不例外,他們也多是會公開發表抑郁的論文,論文符合相應的要求,并且選擇公開出版的刊物,盡早做安排,那么論文是很容易公開發表的。
論文一、抗抑郁劑聯合治療在抑郁癥中的研究進展
摘要抗抑郁劑聯合治療(combined therapy)策略即同時使用兩種抗抑郁劑,是臨床上經常使用的治療選擇,尤其是隨著新一代抗抑郁劑的安全性顯著提高。目前,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與不同抗抑郁劑聯合使用已被廣泛用于對單藥治療無效的患者。同時,為縮短起效時間,提高治愈率,也嘗試將聯合治療應用于抑郁癥的初始或早期治療階段。聯合治療策略在使患者受益的同時,也存在不良反應增加等方面的風險。因此,需要進一步評估在不同時期應用抗抑郁劑聯合治療策略的益處和風險。現就抗抑郁劑聯合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進行綜述,以期為抑郁癥的聯合用藥治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抑郁癥 抗抑郁劑 難治性抑郁癥 聯合治療 綜述
出處《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 2021年第2期99-103,共5頁
論文二、早期行抑郁篩查識別及心理干預對卒中后抑郁發生率的影響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行抑郁篩查識別及實施早期心理干預對卒中后抑郁(PSD)發生率的影響。方法選取20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遵循雙盲的原則,隨機將研究對象分為常規護理組和心理干預組,每組各100例。常規護理組給予常規神經內科常規護理治療,心理干預組先進行抑郁篩查識別,然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早期心理干預。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對所有患者進行抑郁評分,其中分值等于或大于7分的患者被診斷為PSD,比較2組患者在出院時及出院后滿1、3、6個月時PSD的發生率。結果心理干預組HAMD-17評分、PSD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卒中患者通過早期抑郁篩查識別,以及實施早期心理干預措施能有效降低PSD的發生率。
出處《現代醫藥衛生》 2021年第14期2427-2431,共5頁
關鍵詞卒中后抑郁 抑郁篩查 早期心理干預 卒中后抑郁發生率
論文三、拆解三種“非典型抑郁”的表現
摘要筆者跟讀者分享了兩種常見的不受歡迎的情緒——焦慮和抑郁,以及人們應該怎樣與其“化干戈為玉帛”,爭取“和平共處”。但是,不容忽視和否認的是,這些負面情緒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相較于焦慮,目前,人們對抑郁問題的關注更為迫切。本期專欄,筆者就來拆解三種“非典型抑郁”的表現,即“微笑型抑郁”“勤勉型抑郁”和“隱匿型抑郁”。
出處《法律與生活》 2021年第13期46-48,共3頁
關鍵詞隱匿型 負面情緒 非典型抑郁 抑郁問題 和平共處 焦慮和抑郁 拆解
以上都是抑郁研究方向公開發表的論文,論文實現公開發表要注意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論文也需要符合期刊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發表,更多投稿方面的疑問,可隨時和在線學術顧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