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8月22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了解學院護理實習生職業防護的現狀以及調查引起職業損傷的原因,并分析和探討發生職業損傷后所采取的措施,從而提高護理學生預防及應對職業防護的能力。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對120名高職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發生的原因及發生的頻次進行回顧性研究。結果:結果顯示實習護生心理性危害發生率最高(46.0%),其次為機械性危害(30.0%)、物理性危害(19.0%)和生化性危害(5.0%)。
原因可能是實習護生初入臨床,職業防護意識薄弱,缺乏工作經驗以及與病人、家屬溝通交流的經驗,從而造成一定程度心理上的負擔。本次調查中80.3%的高職實習護生接受過職業防護培訓,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實習護生的機械性危害。結論:實習護生職業防護意識相對薄弱,應著重加強他們的自身防護意識,開展健康教育講座、知識競賽,從而從根本上降低職業損傷的發生率。
關鍵詞:實習護生;職業防護;原因
實習護生初次進入臨床進行實習,對環境陌生,缺乏臨床工作經驗和職業防護常識,專業操作技能不熟練,容易發生職業暴露,他們是發生職業損害的高危職業群體[1,2]。因此關注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發生的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使他們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從而使醫院為實習護生增加相應的職業培訓提供依據。本研究于2017年7月對我院120名實習護生進行職業防護的現況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選取我院15級高職護理班120名實習護生作為調查對象。學生均已完成高職兩年學習計劃,目前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本次研究對象116名女性,4名男性;平均年齡19.03±0.83歲;56.1%的實習護生為回族(60例),43.9%的實習護生為漢族(47例);71%來自農村(76例),29%來自城市(31例);21.5%的家中有親戚從事護理行業(23例)。
2.研究方法。
與醫院護理人員共同制定《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現況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一般資料、職業防護發生因素及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共計22個條目。發放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16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7%。
3.統計學分析。
將收回的問卷進行整理,數據錄入,之后采用SPSS21.0進行數據的分析。主要是運用卡方檢驗的方法分析數據是否具有相關性,再運用基本的統計學方法計算率和比。
二、結果
1.護生職業防護發生因素。
在所調查的116位護士中,結果顯示實習護生心理性危害發生率最高(46.0%),其次為機械性危害(30.0%)、物理性危害(19.0%)和生化性危害(5.0%)。原因可能是實習護生初入臨床,職業防護意識薄弱,缺乏工作經驗以及與病人、家屬溝通交流的經驗,從而造成一定程度心理上的負擔。
2.職業防護相關知識。
92.5%的實習護生認為采取職業防護措施對預防職業危害非常重要;94.4%的實習護生認為有必要掌握防護知識和技能,認為沒有必要的占0.9%,不能確定是否必要的占4.7%;96.3%的實習護生認為有必要進行預防職業危害的相關教育。
三、討論
1.護理職業防護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研究表明92.5%的實習護生認為采取職業防護措施對預防職業危害非常重要,學生對于學習職業安全防護知識有強烈的愿望,希望學校能開展相關培訓。在我國,隨著社會發展,國家對于職業防護問題重視度越來越高,但職業防護教育依然是我國的薄弱環節[6]。同時,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往往對實習護生關注不夠,造成學生出現職業損害后沒有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5]。
2.加強職業防護教育,提高職業防護意識。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防護意識欠佳,由于我國護理教育對職業防護培訓過少,不屬于日常教學任務[3]。平時學生接觸職業防護知識的主要來源對象為教師、護理帶教老師、微信平臺公眾號,缺乏系統的培訓教育[4]。因此,學校應開展職業防護教育講座,并將職業防護教育與護理教育緊密結合;同時,與實習醫院對接,做好學生進入臨床崗位的職業防護教育,并針對常見因素進行集中講解,提高學生職業防護意識。
3.規范操作行為,做好自我防護。實習護生在做各項護理工作時,應該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規范操作。為避免職業暴露的發生,應加強安全操作技能訓練,保證職業安全[7]。不能因為工作忙亂,就不注意保護自己,對于不熟練的操作也應該加強鍛煉。在進行各項診療操作時,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采取防護措施。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習慣,操作手勢正確,禁止一切不規范、不符合要求的臨床操作行為。
四、小結
實習護生職業防護意識相對淡薄,容易發生職業暴露。學校和醫院應共同加強實習護生職業防護教育,提高實習護生自我防護意識,以此降低職業暴露的發生率。同時,實習護生應該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和專業水平,減少職業暴露的發生。學校和醫院應重視并監督實習護生的工作學習情況,培養實習護生慎獨的能力,尤其要對實習護生進行全面培養,為國家培養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質的護理工作者[7]。
參考文獻:
[1]冀虹.高職實習護生職業危害防護行為研究與分析[J].名醫,2018,(04):159-160.
[2]徐晨,杜艷麗,張平.高職高專實習護生手衛生知識和行為情況的調查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16,15(9):58-60.
[3]楊婕,黃曉,李詩雨.護理本科實習生職業防護行為意向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5,29(6):2039-2040.
[4]皇甫瑞威,胡冬霞,劉勇.護士實習前標準預防認知與職業防護意識調查[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06):24-26.
[5]劉歡,李遠珍,馬祥,周鴻智,唐方林,齊宜維,周瑩瑩.實習前護生職業防護知識知曉現狀和職業防護態度[J].職業與健康,2017,33(16):2273-2275+2279..
[6]姚立鵬,馬腹嬋.探討衛生類高職院校護理職業防護教育的現狀及護理職業防護課程的構建思路[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06):130-132.
[7]胡翎.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現狀的調查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3):19-21.
護理方向刊物推薦:當代護士創刊于2008年,由湖南省護理學會主辦。本刊以廣大護士為讀者對象,主要是報道護理學科研成果、護理臨床經驗和護理教育研究,以及對護理臨床有指導意義的護理基礎理論研究進展,探討護理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在新的一年歡迎全國各級各類醫院的護理工作者和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的師生踴躍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