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4月18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針對中藥房管理展開研究,中藥房其實是一所醫院中藥物的收納地,如果管理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藥物變質,失去療效等問題,也可能影響醫院的治療進程對于患者治療也是不利的。本文中通過對某醫院一定時間內的中藥房管理現狀進行研究,探討怎樣改善中藥房儲存條件,完善相應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中藥房,儲存條件,管理模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藥房的儲存條件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分析,將其作為對照組。同時選取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中藥房的管理模式作為觀察組。對比分析兩組管理模式運行過程中的中藥材損耗率,并進行滿意度調查及統計學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藥材種類、數量,藥房工作人員的性別及數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但組間中藥房儲存條件、管理模式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對照組施行常規管理,通常包括藥材放置、溫度控制及通風等基礎性管理。觀察組施行儲存條件改善,主要改善藥房的硬件及軟件設施等方面。同時,將藥材進行種類劃分,按照其藥物屬性和差異來進行歸類,并予以科學合理地分置;當藥材進入中藥房時,由工作人員對藥材種類和數量進行仔細核查,同時對藥物療效進行準確地判斷并予以定時檢驗,防止藥材失效;定期進行藥材種類、數量進行清點和統計,并及時將藥材補充齊全,避免緊要關頭藥物缺失,確保藥品供應;醫院還可為藥房工作人員增加更多的學習機會,促進藥房工作人員學習能力提升,提高其管理能力。
1.3觀察指標。對比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下組間藥材損耗率、藥房人員及患者的滿意度評分。滿意度以10分為滿分,滿意為8-10分,比較滿意為6-7分,6分以下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在不同管理模式下組間藥材損耗對比。在不同管理模式下,觀察組的損耗率(0.15%)明顯低于對照組(5.54%),組間損耗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2.2組間藥房人員及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對比。在不同管理模式下,觀察組的藥房人員滿意度評分(9.65±1.82)分、患者的滿意度評分(9.24±1.8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6.23±1.63)分、患者的滿意度評分(6.10±1.63)分,組間藥房人員及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在進行中藥治療的過程中,主治醫師開出藥方后,患者所服用的藥物未能得以合理的保護,藥物的藥效作用會被削弱,使患者的病癥無法得以緩解,甚至會延誤病情,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預后不理想[2]。目前,已逐漸施行“醫政”改革,中藥房的存儲條件和管理模式處于不斷完善的狀態。相關研究顯示,其存儲條件得以完善后,藥材將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合理安置,能夠使藥材充分發揮其真正的療效作用,有助于醫院予以患者更好的治療,在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3]。
本研究表明,在不同管理模式下,觀察組的損耗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其藥房人員滿意度評分、患者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藥材損耗率、藥房人員及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不斷改善中藥房儲存條件和管理模式十分有必要。醫院予以藥房人員更多的學習機會,定期開展培訓課,讓藥房人員在吸取更多學習經驗的同時提升專業素養。
此外,還通過不斷地加強中藥房硬件及軟件設施,達到有效改善儲存條件和優化管理模式的目的,不僅可以改善藥房工作氛圍,還能降低藥材損耗率和提高醫院運作效率,故不斷地完善中藥房儲存條件和管理模式在中醫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傳珍.醫院中藥房儲存條件管理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33):64.
[2]趙自玉.加強和完善醫院中藥房管理模式探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7):278-279.
[3]朱坤良.探討醫院中藥房管理中的規范化管理[J].中醫藥導報,2015,21(17):47-49.
推薦期刊:《中國中藥雜志》是我國現存創刊最早的綜合性中藥學術核心期刊,始終保持發行量居本專業領域首位。 《中國中藥雜志》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國立醫學圖書館生物醫學檢索系統、《生物學文摘(預評)》、皇家化學學會系統列文摘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