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9月08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這篇醫療保險論文發表了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的研究,大學生醫保是一種社會保險,這種新的醫療保險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導致沒有得到滿意的效果,論文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進行了實證研究,并對調查數據進行了探究,分析和總結了調查結果。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國的社會醫療保險覆蓋度大大提高。2009年4月,新出臺的醫改方案指出“將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雖然已有無數大學生從中享受到了應有的權益,但這畢竟還是一個新的醫療保險制度,其運行效果如今還不是很理想。調查結果發現,當代大學生醫保的認知度和滿意度中等,本文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探究,指出大學生醫保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提高大學生醫保滿意度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醫療保險論文,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lo⁃gistic回歸分析
2009年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09〕46號),文件指出2009年起,江蘇160多萬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居民醫保,包括江蘇省區域內各類全日制高等學校以及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所有全日制本專科生、全日制研究生。根據該《意見》,鎮江市率先把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保體系,按照屬地原則和自愿原則解決大學生看病難的問題。所需參保費用由學生個人和政府財政共同分擔,參保費用和手續是由學校在新學年開學時代收、代辦。新醫改方案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生病后對高昂醫療費用的擔憂。
一、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的實證研究
本次實證研究以江蘇大學為研究對象,通過發放問卷以及對部分同學進行訪談的方式對江蘇大學的大學生醫保滿意度進行調查研究,并且利用相關軟件對調查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1.調查研究設計通過對江蘇大學本科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的調查研究,可以了解大學生醫療保險在運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且可以使學校與學生形成良性的互動,從而對江蘇大學大學生醫療保險的運行提出合理性的意見和建議。針對江蘇大學的在校本科生,覆蓋范圍盡量做到可以反映出全校各年級各專業學生的意見。問卷采取無記名的方式進行,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91份,有效問卷282份,回收率97%,有效率94%。2.調查數據分析⑴描述性統計分析。該問卷的內容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學生的基本情況。本次調查的學生中,男女生各占一半,雖然樣本數量不是很多,但是盡量涵蓋到每一個年級,力求獲得數據的全面性。目前,根據《意見》,鎮江市把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保體系,因此,被調查的大學生都是參加醫療保險的。在調查過程中回收的問卷顯示有將近9%的學生認為自己是沒有參加大學生醫保的,這說明學校在宣傳大學生醫保方面的工作做得還不是很完善,學生尚不知道自己已經參加了大學生醫療保險。第二部分是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認知情況。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282名大學生中,只有40%的大學生知道江蘇省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這一措施。另外,有10%的大學生不知道大學生醫保的任何事項(包括繳費水平、報銷比例、報銷病種、報銷程序等)。大學生對報銷比例繳費水平的認識較為普遍,因此應該加強學生對報銷程序和報銷病種的了解。有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沒必要參加大學生醫療保險,有7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必要參加大學生醫療保險,而剩下的18%的大學生認為無所謂。第三部分是大學生對大學生醫保的滿意度情況。參保的人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大學生使用過學校的醫保,且有76%的大學生對現有的大學生醫療保險感到滿意。總體來說,江蘇大學的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調查中有55%的人認為學校的宣傳力度不夠,大學生對相關政策不了解。這是大學生們認為大學生醫保存在的最普遍的一個問題。在調查過程中,關于大學生認為完善大學生醫保的主要途徑,加強大學生對醫療保險的意識和政府加強財政的投入相對占比較大。⑵logistic回歸分析。運用軟件SPSSforwindows16.0及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各因素的特征值見表1.將上述各種假設的影響因子進入二元因變量的logistic回歸模型,采用enter法,所有變量一次全部進入方程,得出的回歸結果見表2。從回歸結果看,年級、了解事項(主要指繳費水平、報銷比例、報銷病種、報銷程序)、可接受保費額度是主要的影響因素,P值分別為0.004、0.002、0.002,具有統計學意義(此次分析設定的顯著性水平為0.05)。其他因素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的影響不顯著。因此logistic回歸方程為:Logi(P)=-0.945-0.217×年級+0.485×了解事項+0.674×可接受保費額度通過對本次調查數據進入logistic模型分析發現,大學生的性別、家鄉、健康狀況這些個人因素對大學生醫保滿意度的影響并不顯著。但是大學生年級對大學生醫保的滿意度的影響呈顯著性(P值為0.004<0.05)。以大四為基礎,和大一、大二、大三比,比較的是不滿意的情況。其中(X2=1)對累積模型的貢獻無統計學意義(P=0.097>0.05)。大二、大三的Exp(β)值(OR值)分別為0.304、0.488,見表3。可知反應不滿意的部分在增加,也可認為滿意度在減少。這說明對大學生基本醫療保險的滿意度隨著年級的增高而降低的概率較大。這可能是由于年級越高的學生,在校時間越長,生病就診的概率也越大,但由于學校沒有組織開展有效的宣傳教育,學生對醫療保險的具體細節,如門診就診流程、住院就診流程等都不是很清楚,因此沒能有效地使用到醫療保險,從而導致滿意度降低。(見表3)通過logistic模型的運算,結果表明大學生的可接受保費額度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的影響是顯著的(P值為0.002<0.05)。在問卷的統計中,發現“繳費水平不合理”的比例較低。這就說明當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繳費額度并不算高,相對比較適中,這對于大多數學生群體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通過多項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以X9=4為比較基礎,與其他三項比較,比較不滿意的情況。X9=1、X9=2、X9=3的Exp(β)值分別為11.278、3.180、1.657,見表4。倍數從11變化到1,反應不滿意的部分在減少,也可認為滿意度在增加。其中說明大學生醫療保險隨著繳費額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幾率越大。雖然在問卷中“繳費水平不合理”的比例較低,但是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還是隨著保險額度的變化而變化。logistic模型的運算結果還表明,了解事項對大學生醫保滿意度的影響呈顯著性(P值為0.002<0.05)。通過多項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可知大學生對學校醫保的滿意度隨著了解程度的降低而增高的概率較大,見表5。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了解程度較低的學生中可能大部分未參保或是已經參保但實際還未曾生病就醫,但總體上還是知道這是政府層面實施的為了保障大學生就醫權益,解決大學生“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而出臺的新政策。
二、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和總結
通過對大學生醫療保險滿意度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當前大學生醫保工作在實施過程中確實面臨著一些問題。1.大學生對醫療保險的認知度較低大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認知度較低,在調查的人中,有60%的人并不知道江蘇省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這一措施,不少學生即使參保了,也對大學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相關政策措施不是很了解,成為不知情的參保者。宣傳工作的不到位是學生對醫保險認知度低的主要原因,這種低認知度又導致了學生在參保問題上的低積極性。對于自身不了解的事物會產生強烈的排斥感,這屬于大多數人的正常心理。因此,當前政府和學校有關部門如何在制度參與者理性決策的前提下,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及增加對該制度的認同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大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贊同與質疑并存調查結果顯示相當多的大學生認為自己還是有必要參加大學生醫療保險的,他們對于政府出資舉辦的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有一定程度的選擇傾向,并且還希望政府對其給予更多的投入,這也反映了大學生對政府抱著一種信任的態度。大學生對大學生醫保存在的質疑和不滿,在訪談中也體現了出來,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在實施大學生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許多方面存在著不足。部分學生在訪談的過程中表示發下來的醫保卡基本沒什么用,認為這是校方在浪費學生的錢。更多的受訪者表示政府應該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認為政府對此不夠重視。
三、提高大學生醫療保險認知度和滿意度的建議
大學生醫療保險作為一種準公共產品,在提高其滿意度方面離不開政府、學校和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因此,本文從政府、學校、學生三個角度來闡述。1.政府:完善醫療保險相關政策首先,政府應該建立健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相關政策。在問卷填寫的過程中,不少學生認為政府投入的資金過少。政府作為當家人,其管理者的責任不可推卸。并且政府既然已經制定推行了針對大學生群體的醫保制度,就應該不斷地去建立健全醫保政策,注重完善醫保政策中保費額度以及相關的其他政策。同時,落實政府出資者的責任也很重要。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社會保障仍舊處在成長階段,政府仍有必要加大對其的投入以擴大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提高我國居民的保障水平。并且大學生在經濟上尚不能完全獨立,日常的消費支出大都來源于家庭,從而他們對費用的負擔方式比較重視,因此政府應該增加對醫療保險的財政投入力度,確保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能夠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經濟壓力。最后,積極扶持商業醫療保險的發展,并著重規范商業醫療保險市場。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障體系主要由社會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共同構筑而成,商業醫療保險是社會保險強有力的補充,可以提供差異化的保險保障服務,能夠為那些有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全面的保障需求。但商業醫療保險屬于商業險,必然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因此商業醫療保險就會存在著繳費較高而保障面狹窄且單一等特點。若想要提高廣大學生的保險保障水平,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好商業醫療保險的優勢;另一方面,政府也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規范商業保險市場,為其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使商業醫療保險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2.學校:加大宣傳教育,增強自身服務意識和學生保險意識學校要積極轉變學校角色,增強學校服務意識。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學校相關醫療部門應重塑自身的角色定位,切實考慮學生利益,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積極地提高學校提供給大學生的醫療服務水平;另外,學校還應積極進行宣傳和教育工作。高校作為教育機構,不僅僅是傳授文化知識,而且更要注重學生的疾病預防和健康教育工作,使廣大學生清楚地意識到疾病預防的重要性。由于大學生所處的環境特殊以及其世界觀還沒完全定型,加上學習能力較強,對待新事物持較開放的態度,其觀念和表現出的行為方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自身的價值觀和社會環境因素。因此,大學生對醫療健康的投資消費理念的可塑性很強,這就要求學校必須給予正確的引導。3.大學生:提高自身認識水平第一,大學生要重視事前預防控制,積極主動地提高預防保健意識,特別注意日常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對未來進行適當的“儲備”,并進行必要的醫療健康投資。此外,還要重視疾病的事前預防工作。第二,大學生必須高度重視自身制度參與者的角色,而非被動地去接受醫療保險制度。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必須主動去了解醫保的相關政策,明確索賠的相關條件,維護自己在保險期間的各項合法權益。第三,大學生要提高風險意識,樹立科學的保險觀念。從調查中得到的商業參保率來看,大學生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商業醫療保險。要逐步健全自身的保險保障體系,全力打造一個以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為基礎,商業醫療保險為補充的醫療保障體系,這樣才能確保大學生自身有足夠的能力去對抗健康風險,并減輕國家、社會以及家庭的負擔。
四、結論
一項制度要保持良好的運行,離不開各方的積極配合。大學生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要保持穩定合理的運作,不僅依賴于制度科學的設計,更依賴于各參與方對制度的認同。若要提升大學生對大學生醫保的滿意度,提高大學生醫療保險的運作質量,需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是完善相應制度環境。二是理清各方參與者的權利與義務,調動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政府最重要的就是立法、監督以及在財政方面的支持;學校作為執行者,在開展各項工作和執行政策的過程中要保護學生的利益;學生也應該更多去關注自身的健康,提高自身的保險意識。
參考文獻
[1]MarionCasperMerk.Germany:Characteristics,ProblemsandResolutions[J].社會保障研究,2006(2):106-112.
[2]呂春,黃顯官.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實踐與思考[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2,9(03):67-72.
[3]吳明.醫療保障原理與政策[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4]德里克•艾倫,特尼魯•拉奧.陶峻,等,譯.客戶滿意度數據分析[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5]夏菁.南京大學本科生學習經歷滿意度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3:4-5.
[6]劉俊學,李正輝.大學生求學滿意度影響因素及其程度的實證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91-97.
[7]張文彤.SPSS統計分析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劉玉照,田青.新制度是如何落實的?—作為制度變遷新機制的“通變”[J].社會學研究,2009(4):133-156.
[9]吉瑩,周綠林.江蘇省大學生健康狀況與醫療保障需求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05):591-593.
作者:徐倩 劉晨晨
推薦期刊:《長治醫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山西省教育廳主管、長治醫學院主辦的學術性期刊。在學術內容上以“科學、真實、新穎、嚴謹”為特色,可供中、高等醫藥院校師生和臨床醫護工作人員閱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