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8月23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在很多方面都會用到設計,服裝設計,廣告設計,建筑設計等,很多設計中都會融入一些文化的元素,民族文化也是設計中常用的一種,不論是服裝設計還是包裝設計,都會用到一些民族文化的元素。本文是一篇包裝設計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民族文化在產品包裝設計中的價值。
【摘要】現代設計對于中國來說,從校內教育理念到校外社會實踐大多是照搬西方經驗,這使得我國產品設計明顯缺少本民族文化內涵。本文通過分析國內產品設計文化現狀,闡述了民族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現代產品設計的重要價值。現代產品設計與傳統民族文化結合,二者相輔相成,在保護與傳承民族文化的獨特性使其能夠健康發展的同時,也能夠有效提高我國設計文化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民族文化,現代產品設計,創新能力
現代設計源起于西方,全球設計文化呈現出一種夾雜著西方文化觀念向其他國家與地區擴散的趨勢,也使得其他民族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1]。設計文化的全球化發展一方面給我國的設計文化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面也為不同設計文化的交流互動提供了可能,為我國的設計文化創新發展帶來了機遇[1]。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機會,將民族文化與現代設計文化相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文化,并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影響,使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仍能夠不斷傳承與發展下去。
1國內產品設計現狀
1.1設計文化特色性缺失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信息傳播速度的不斷提高,科技已經開始出現同質化的趨勢,但是科技可以同質化,文化卻不能。如何保存自己文化的獨特性使其能夠健康發展而不被其他種族文化淹沒,是我們不得不要討論的問題。雖然“國際化”的設計風格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設計語言,但是通過將全球設計水平較高的一些國家或地區進行比較,我們可以透過諸如美國、德國、日本以及一些北歐國家的設計文化風格發現它們背后潛藏著的民族文化背景。對于設計風格,提到美國,我們會想到熱情、大膽,提到德國,我們會想到嚴謹、科學,提到日本,我們會想到精致、細膩等不同的文化特點[2]。但是提到中國的設計文化,人們會想到什么呢?作為一個現代設計起步較晚的國家,到目前為止,我們似乎仍沒有給世人展現出足夠的具有我國特色的設計文化。因此,我們有必要在今后的設計發展中形成獨特的設計文化理念,讓更多的人們認識了解并且記住中國設計。
1.2設計文化與民族文化脫節
20世紀50年代,在我國如四川美院、中央工藝美院、中央美院等高校,都很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在當時的課堂中紛紛邀請了民間藝人到教室傳授民間藝術,如泥人張、面人郎、竹雕藝人陳松柏等,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3]。但是近年來這種教學形式已經在高校中很少見了。由于現今的高校對于設計專業學生的教育更趨于設計技能方向,反而忽視了對于民族文化的教育。設計文化與民族文化嚴重脫節,不僅民族文化得不到傳承,而且新興的設計文化也成了無本之木,缺少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一味地追逐西方的設計腳步,沒有自己的方向,只能在模仿的道路上疲于奔命。
2民族文化與現代產品設計融合的價值體現
2.1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民族文化同時具有重要的物質價值與精神價值,作為文化傳承的平臺,對于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每一個設計從業者義不容辭的責任[4]。我國有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它們能夠為設計文化建設提供豐富的理論基礎。例如《論語》中記載“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里的“淫”即指過分而到了不恰當的地步。運用到產品設計理念上,則可以理解為在設計過程中,產品的功能和裝飾都要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又如《園冶圖說》一書中記載的園林設計理念——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句話雖然時隔久遠,并且在當時是針對園林景觀設計,但是對于其他設計方向也都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因此,將民族文化融入現代產品設計當中,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2.2提高文化創新能力
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民族文化的注入能夠為產品帶來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產品最終呈現效果同時也需要具有時代特征性,時代感不能太過遙遠以至于無法引起用戶的共鳴。以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為例,雖然這部風靡全球的電影中音樂、景觀、服裝等大部分元素均出自于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但是制作團隊并沒有照搬全抄,而是大膽地進行創新,在結合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使其更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這種針對民族文化的創新模式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鑒。
結語
現代中國產品設計只有立足于民族文化,全方位的理解傳統文化的精神實質及其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夠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文化理念,讓人們提到中國制造才不會想到山寨,不會想到廉價,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并且喜愛上來自中國的產品。
參考文獻
[1]朱喆.陳新華.以和合思想發展中國設計文化[J].江蘇大學學報,2006,8(1):82-84.
[2]設計文化的現實意義[J].探索廣角:129.[3]申健.對中國設計教育現狀的思考[J].四川戲劇,2011,5:127-128.
[4]劉健,李艾.滿族剪紙文化的教育傳承與保護研究[J].設計,2015,7:100-101.
包裝設計論文投稿期刊推薦:《中國包裝》(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中國包裝聯合會主辦。雜志內容豐富、取材廣泛、印刷精美(部分彩色印刷)。開設的主要欄目有包裝論壇、綠色浪潮、海外來風、包裝印刷、行業聚焦、市場縱橫、會展傳真、資訊快遞等。內容刊載國內外最新包裝技術、包裝印刷、包裝機械、包裝人物、包裝企業、包裝標準、包裝裝潢及科研、管理、教育等文章、圖片,是我國包裝行業對外公開發行的權威性期刊。是全國工商企業、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及廣大從事包裝工作的科研、裝潢、設計、印刷、機械、教育、管理干部及包裝工作愛好者的必備刊物。同時,也是中國包裝聯合會向其會員贈閱的惟一刊物。榮獲中文核心期刊(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