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9月09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以東蘭縣誠信富硒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例,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技術在廣西東蘭芒果上的要求,從組建技術團隊、制定技術標準、關注技術發展、加強技術培訓、強化過程管理、創建示范基地等方面提出了應用策略,以期為促進東蘭芒果產業持續穩定地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東蘭芒果;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應用策略;東蘭縣誠信富硒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廣西
東蘭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屬芒果生產的北緣地帶,紅水河貫穿全境。2016年,東蘭縣誠信富硒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陸續種植芒果,2020年芒果種植面積為180hm2,部分掛果,產值達240萬元(單價為10元/kg),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
東蘭芒果雖然毗鄰廣西百色8萬hm2的自治區級芒果特優區,但是由于成熟期稍晚,避開了主產區的強大沖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預計到2022年全部投產,年產值達3000萬元以上,發展前景良好。目前,綠色食品生產的技術要求趨于嚴格[1-2],現有的芒果生產技術特別是農藥與肥料的選擇與使用[3]必須進行完善,才能確保綠色食品芒果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食品論文范例: 綠色食品全程質量控制體系下的理論探索及實踐
1組建技術團隊
根據河池市的具體情況與工作需要,組建了由市、縣、社相關人員參加的技術團隊,全面負責東蘭芒果基地的技術工作,包括技術標準的制(修)定、技術培訓與指導、投入品的開發與選擇、果品質量的檢測與監控等。
2制定技術標準
技術團隊根據現行技術標準與東蘭芒果生產情況,制定了合作社團體標準,即《綠色食品東蘭芒果生產技術規程》(T/DLCX01—2021),并依據具體農用 投入品編制配套的《果園生產技術操作程序》。
2.1園地選擇
年平均溫度20℃左右、冬季氣溫極少為-1℃以下、年日照時數1500h以上、紅水河沿岸海拔300m以下范圍內的區域適宜種植東蘭芒果。其他相似區域可參照執行。
2.2栽植模式實行高壟栽培模式。多雨季節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園,配套建立與疏通排灌系統,以利于及時排除積水。
2.3肥料管理施肥應充分滿足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盡量選用有機肥代替化肥等。所選肥料應符合《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394—2013)的要求。
2.4花果管理
一是控梢促花。調節營養供應,確保芒果末級梢于12月完全老熟,或葉面噴施烯效唑等促進枝梢老熟。二是抹梢保果。抹除春梢。三是搖花。在開花期間,每天搖動大枝1次,以振落花瓣及花絲,必要時,應進行手工清除。四是保花保果。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保花保果。選用赤霉素、蕓苔素內酯等,并加入硼、鎂、鋅、鉬等微量元素。調節營養供應,控制夏梢萌發。須摘除已萌發的夏梢,必要時可葉面噴施烯效唑等控梢。五是果實套袋。花后45~50d進行套袋護果,選擇專用無紡布袋或紙袋。套袋前先剔除小果和畸形果,再噴殺蟲殺菌混合劑。六是改善果實品質。如選用磷酸二氫鉀等。
2.5樹體管理
選擇適宜的樹型,一般選擇自然開心形或開心圓頭形,即干高40~50cm,無明顯中心干,主枝3~4個,分布錯落有致,分枝角度40°~50°,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3個。幼樹期抹除主干20cm以下的萌芽,粗壯直立枝拉斜至45°左右。輕度短截,促進分枝。采果后至秋梢萌發前,疏剪樹冠的直立枝、徒長枝、交叉枝和過密枝(適宜拉枝者除外),適當回縮過長枝。盛果期按照自然開心形或開心圓頭形的樹型結構進行整形。
把樹冠控制在3m左右,且株行間枝條不交接為宜。疏除中心直立枝、密生枝、徒長枝、病蟲枝、枯枝及重疊枝,回縮冠間交叉枝、衰弱枝及延長枝,剪除過于低垂的枝條。直立枝有空間者,通過拉枝等方法加大分枝角度,以填補空間。回縮或間伐加密樹,以保證永久樹的正常生長,最終保留300~450株/hm2。
2.6病蟲害防治
藥劑防治應符合《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3—2020)的相關規定。主要病蟲害防治要點:一是炭疽病。新梢萌動抽生時,選用甲基硫菌靈、嘧菌酯等噴霧防治,7~10d噴1次,連噴2~3次。二是白粉病。發現嫩葉、花序上出現病癥時,選用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等防治;摘除病葉病花,集中銷毀。三是細菌性黑斑病。在暴風雨或強風后噴施藥劑預防,可選用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氫氧化銅等。四是橫線尾夜蛾。清除樹干上的枯枝及殘樁;在葉、花芽綻放時,選用吡蟲啉、滅幼脲等噴霧防治。五是薊馬。選用吡蟲啉、印楝素等噴霧防治。六是紅蜘蛛。選用虱螨脲、噻螨酮等噴霧防治。七是蚜蟲。選用抗蚜威、吡蟲啉等噴霧防治。八是介殼蟲。選用啶蟲脒、吡蟲·噻嗪酮等噴霧防治。
3關注技術發展
技術團隊不僅要密切關注廣西地區及其以外地區芒果栽培技術的發展動態,還要關注亞熱帶水果乃至全部水果栽培技術的進展[4],并及時調整東蘭芒果的栽培技術操作,以保障基地實施的技術能夠達到先進、簡化、高效的要求。包括《柑橘化肥農藥減施技術規程》(DB5304/T037—2020)和我國2021年4月1日施行的《芒果栽培技術規程》(NY/T880—2020)。
4加強技術培訓
為增強合作社社員綠色食品生產的理念、提高其技術操作水平。技術團隊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為時間節點進行技術培訓與指導。如采用微信發布技術材料(包括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室內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同時,在基地園區內以宣傳墻、宣傳欄、宣傳板等形式,大力普及綠色食品東蘭芒果生產技術及管理措施。
5強化過程監管
為避免目前普遍存在的綠色食品管理工作中“重認證輕管理”現象的發生,確保東蘭芒果產品符合《綠色食品熱帶、亞熱帶水果》(NY/T750—2020)的要求,體現綠色食品的真實性和品牌效應。根據相關規定,積極構建綠色食品東蘭芒果生產全程管控技術體系。
5.1投入品管理
嚴格執行《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3—2020)和《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394—2013)的規定。編制《果園生產投入品選用清單及使用方法》,堅決廢除當前普遍使用且效果良好但新標準已剔除使用清單的植物生長延緩劑多效唑;積極開發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要求且當地盛產的投入品資源,如茶麩、有機肥及殺蟲劑等,選用時遵循安全性、易得性、高效性等主要原則。必要時,向上級主管部門或業務單位咨詢請示。
5.2檔案管理
建立綠色食品東蘭芒果生產檔案,做到產品生產可追溯。例如,基地地形圖、種植分布圖、相關技術標準和參考文獻、合作社相關資料、各級領導與專家調研或檢查時的相關意見或建議、合作社人員學習與工作情況以及《肥料使用情況登記表》《病蟲草害發生和防治情況登記表》《采收及采后處理情況登記表》等。生產檔案配備專人專柜予以保管,保存期至少3年。
6創建示范基地
積極開展市級綠色食品生產示范基地創建活動。結合相關紅水河沿岸景觀建設、長壽生態康養區建設和紅色革命圣地建設等規劃,依托廣西百色芒果產業集群的優勢,打造具有休閑公園、兒童游樂園、文化活動廣場等休閑娛樂場所,集文化活動、休閑旅游、科普教育、紅色教育于一體的農旅示范基地。
7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3—2020[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394—2013[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
[3]石金,趙興東,楊麗華,等.芒果栽培技術管理技術[J].中國果蔬,2019,39(11):96-99.
[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熱帶、亞熱帶水果:NY/T750—2020[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21.
作者:管相全1韋信成2黃宏業3覃志成4梁和平5黃雪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