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4月26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的科技人員利用多倍體育種技術(化學誘導劑誘導),培育出了優質、高產、耐熱的四倍體南通矮白菜新品種。四倍體南通矮白菜生長速度快,質嫩纖維少,口感鮮美,在南通地區主要作夏季耐熱小白菜栽培,深受南通城鄉居民的喜愛。為了降低良種生產成本,加快四倍體南通矮白菜的推廣應用,作者開展了四倍體南通矮白菜良種生產技術研究,獲得了較好的成效,每667m2產種量達90kg。該文從培育壯苗、定植、肥水管理、去雜去劣、病蟲害防治、采種等方面介紹了四倍體南通矮白菜的制種技術。
關鍵詞:四倍體南通矮白菜;制種技術
南通矮白菜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小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L).chinensisMakino)品種。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的科技人員利用多倍體育種技術(化學誘導劑誘導),成功培育出了優質、高產、耐熱的四倍體南通矮白菜新品種。四倍體南通矮白菜生長速度快,質嫩纖維含量少,水分多,營養豐富,煮后酥爛,口感鮮美,在南通地區主要作夏季耐熱小白菜栽培,深受南通城鄉居民的喜愛。但人工誘變的同源四倍體作物在保持原品種優良經濟性狀的同時,普遍存在稔性低、分枝力弱、孕性低等缺陷,直接表現為種子產量低,阻礙了同源四倍體作物的推廣和應用。為了降低良種生產成本,加快四倍體南通矮白菜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我們開展了四倍體南通矮白菜良種生產技術研究,獲得了較好的成效,每667m2產種量達90kg。現將四倍體南通矮白菜良種生產技術介紹如下。
1培育壯苗
9月底10月初,采用128孔穴盤育苗。穴盤裝滿商品基質后,壓孔深1cm,澆透水,每穴播1粒種子,隨后覆蓋基質并刮平盤面,噴水,加蓋遮陽網,出苗前保持基質濕潤。播種后3~4d即可出苗,齊苗后及時揭除遮陽網。出苗后應輕澆、勤澆水,保持基質濕潤,定植前4~5d適當控水煉苗。育苗期間及時防治病蟲害。苗齡35~40d即可定植。
2深耕筑畦
應選擇2年內未種植過十字花科作物、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質疏松肥沃,且周邊2000m內沒有四倍體白菜類蔬菜留種的地塊作制種地。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3000kg、45%三元復合肥30kg、尿素10kg作基肥,翻耕均勻,筑畦寬(連溝)2m、溝深20cm,每隔20m開1條40cm深的腰溝,做到排水通暢。
3定植
帶土移栽,定植行距40cm、株距30~35cm,使苗坨表面與畦面持平。定植后及時澆活棵水,天氣干旱再澆1~2次定根水。
4肥水管理
定植成活后20d,每667m2根外追施尿素5kg,促進小白菜營養體生長;抽薹開花前,適當控水,引根向下深扎,防止植株倒伏,土壤過干可澆1次水;初花期,每667m2施45%復合肥10kg,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0.1%硼砂混合液;盛花期,每667m2施45%復合肥15kg,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0.1%硼砂混合液2~3次,加大澆水量,保持土壤濕潤;結莢期,一般不施肥,減少灌水次數,保持田間見干見濕,如頂莢發黃變硬應停止澆水,避免種子在莢內發芽,葉面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提高種子千粒重。
5去雜去劣
去雜應堅持寧可錯“去”、不可漏“去”的原則,及時拔除雜株、病株、劣株、疑似株。苗期及定植后的營養生長期,根據植株葉脈和葉柄的顏色、葉片的形狀和顏色、株型等去除雜株;抽薹開花期,根據植株高矮、葉片大小、株型、開花日期、花色等,及時拔除不符合品種典型性狀的植株。
6摘心
四倍體南通矮白菜主枝結莢少,結莢產種主要集中在一、二級分枝。因此,現蕾抽薹后應及時摘心以增加一、二級分枝數量,提高種子產量。
7蜜蜂授粉
花期禁止噴施殺蟲劑,以保證蜂源充足,提高結莢率,增加種子產量。盛花期如自然蜂源不足,每0.2~0.33hm2可放置1箱蜜蜂進行輔助授粉。
8病蟲害防治
四倍體南通矮白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小菜蛾、菜青蟲等。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菌核病可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3%啶蟲脒微乳劑1000倍液防治,小菜蛾、菜青蟲等可用2.5%多殺霉素(菜喜)懸浮劑1000倍液或10%蟲螨腈(除盡)懸浮劑1000倍液防治。
9采種
種株莢進入黃熟期后,待80%角果呈黃色、籽粒轉為紅棕褐色或黑褐色時,在清晨露水未干時收割種株。種子脫粒、曬干、揚凈、檢驗合格后入庫保存,嚴防與其他同類種子混雜。
蔬菜方向論文投稿刊物:上海蔬菜是一本集農、林、牧、副、漁各業的綜合性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紹上海郊區及長江三角洲農村實行科學種田的新技術、新經驗,同時,介紹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動態和基本知識。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出版社編輯出版。創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與上海蔬菜經濟研究會聯合主辦。主編陳恩平。該雜志報道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蔬菜科技和生產流通領域的新經驗和新成果,指導蔬菜生產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