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5月29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 要:2019年,教育部成立教材局并連續發文,對教材的編寫、使用等進行了規范。這些文件的發布和適用單位,主體都是教育部門——教育管理部門和各類學校,它們是教材的用戶,是教材產品的市場方。而對應的教材生產方——出版物管理部門和各類出版社,應該及時捕捉市場的變化,從自身做調整,積極適應市場需求。
關鍵詞:編輯;教材質量;建設
教材在我國出版物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無論是出版物管理部門,還是出版學和編輯學的學科領域,對教材的專門性研究和管理卻相對較少。本文從教材編輯工作實踐研究出發,明確教材編輯所需具備的知識結構,以期為提升教材質量提供參考。
教材出版知識:繪畫教材出版找哪個出版社
一、教材類圖書的現狀
(一)教材出版物市場份額較大在我國各類出版機構中,大學出版社的占比在2017年底已經達到20%,教材的銷售規模更是占到出版物總銷量的30%,并且最近幾年占比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大學出版社的從業人員占全國圖書出版從業人員的25%左右。[1]由此可見,教材在我國出版物市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在國家出版業中的地位來看,大學出版社已從原來的補充地位逐步地轉向主體地位。[2]
(二)教材相關制度和培訓較少縱觀與教材管理相關的制度文件,發文主體都是各類教育管理部門。出版行業將教材作為一個專門的門類進行研究和管理的制度、文件相對都較為匱乏。在知網檢索可以發現,與教材管理相關的論文,大多是高等院校教師撰文,發表媒體也以教育類期刊為主。
這說明,在我國,教材管理的主體為教育部門。通過對教材的生產和流通過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教材的作者通常為高校教師,教材的使用者也是高校。因此,對教材的管理抓兩頭,有其必要性和科學性。但教材的生產過程在出版單位,對于生產過程的管理仍然需要出版業界貢獻行業智慧。在編輯培訓方面,令人欣喜的是,在全國宣傳干部培訓網站上,有專門的關于教材類出版物的編輯培訓課程。全國宣傳干部學院承擔了大量的注冊編輯的繼續教育工作,其設置教材類的業務培訓內容,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出版行業對教材編審校、發行和管理方面的知識需求。
二、教材編輯的知識結構
圖書編輯隊伍需要具有正確的政治站位,具備出版專業知識和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而教材編輯,在政治站位、專業知識和學科知識方面的要求更高。
(一)正確的思想政治覺悟
編輯是精神文化產品的“把關人”,是人民群眾聲音的收集者,是黨的方針政策的傳達者。在這個過程中,編輯的政治覺悟非常重要。因此,在編輯的職業素養中,思想政治覺悟始終居于首位。塑造編輯的知識結構,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素養的過程,要從思想政治素養上堅定職業信念,真正深刻認識到編輯思想政治素養提升的重要意義。對于教材編輯來說,思想政治覺悟的重要性具有更為突出的表現。一方面,無論是中小學教材還是大學教材,教材編輯面對的讀者都是正在構建自身人生觀、價值觀的青少年,教材當中傳遞的思想政治導向就顯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教材的編寫者都是各院校當中的教授、講師,近年來高校中有一部分教師在思想政治方面犯錯誤的情況并不少見。因此,教材編輯需要在兩方面對教材的思想政治把關。
(1)謹慎選擇作者。編輯需要對作者進行嚴格的審查,有條件的情況下要對作者以往發表的論文、著作進行抽查,及時發現作者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尤其是在當前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方面,很多地區和學校對于在教材當中融入思政相關內容的熱情度很高,但很多作者在這方面是缺乏把握度的,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編輯注重鑒別和遴選,避免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
(2)認真審讀內容。在與法律、農村建設、扶貧工作、中外歷史、科技著作等相關的選題中,特別容易出現政治上的偏差。如果作者本身的政治意識不夠敏銳,就容易引發一些錯誤,這方面尤其要關注的是案例部分的寫作。要對于案例的出處一一進行鑒別。涉及引用網站內容的時候,需要注意,避免使用未經認證的網站、私人博客、論壇上的內容。
一方面,網站發表和出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網站發表出來的東西,帶有較強的個人色彩,未經編輯加工處理,存在一定的隱患。另一方面,網站內容是可以隨時刪改的,有些圖書當中給出了未經認證的網站的網址,甚至生成了二維碼。版權方面的隱患放在一邊不說,出版單位對于網站的內容是沒有控制權的,一旦后期網站內容發生篡改,將是出版物的重大失誤。因此,編輯在遵守相關出版方面規定的前提下,要格外注意篩選網站資源。
(二)專業知識
我國實行責任編輯注冊制度,編輯在上崗之前都 會經過崗前培訓,因此,對于出版基礎知識、編輯實務、相關法律等,每位圖書編輯都熟記于心。教材也是一種圖書,但是教材具有不同于一般讀書的特點,對應的需要編輯掌握的專業知識會更多、更廣泛。
(1)教材強調內容的統一性,需要編輯在一致性方面下細工夫。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其在編寫上注重前后文內容的邏輯一致、體例一致。例如,對概念、學術名詞、計量單位等前后一致。由于教材篇幅較長,各章節之間相對獨立,所以教材編寫工作常常需要多人完成,前后不統一是很多教材中經常出現的錯誤。編輯在審讀教材的時候,應當對于一致性予以特別的關注。
(2)教材要求標題層級清晰,需要編輯對內容具備一定的提煉和總結能力。層級清晰、重點突出是教材編輯的一大特點。我們每位編輯都曾經是學生,都知道標題對于教材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的編輯過程中,標題過多或者過少、標題序號混亂、標題與正文不相關等問題屢見不鮮。因此,編輯在處理教材稿件時,對于較長的段落,如連續兩頁未分段等情況,應主動站在讀者的立場進行審視,然后回到編輯的站位,建議作者進行科學的分段、提煉段落主旨。
(3)教材的版面設計較為復雜,需要編輯具備版面設計方面的知識。與大眾圖書的灌版不同,教材的版面大多數情況下是需要精心設計的。因為教材當中包含的版塊較多,如每章開篇的導學內容、章節當中的案例、提示、設問等,以及每章結束后的回顧和總結,近年來還出現活頁教材的形式。版面的設計也是教學 設計的一部分。學術界對于職業教材和遠程教材的版面設計有過不少論述,認為教材當中蘊含著教學的理念,甚至教材的版面體現著輔導教師的作用(tutorinprint)。
遺憾的是,關于教材形式的討論始終停留在教育學界,出版行業對此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和探討。實際上,版面設計是教材生產中的重要環節,是教材編輯發揮自己專業性,協助作者實現教學設計思想的重要過程。如前所述,我國出版行業中,大學出版社的從業人員占到整個行業的25%,而這其中編輯人員又占到60%以上,大學出版社完全有能力開展相關研究,為提升出版物質量做好知識方面的儲備。
(三)學科知識
教材的分科較多,不同專業學科背景的編輯專攻某一學科的教材出版。以各大學類出版社在學科分工上的不同為例,可以看出在教材出版上,越來越呈現出“術業有專攻”的趨勢:北京師范大學以文化教育類選題為主,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側重于經濟和法律方面的選題,高等教育出版社則在教育、經濟、工業技術方面優勢突出。[3]然而對于教材編輯來說,除了具有相應的學科背景以外,還需要具備教育學的背景知識。
教材是教學環節的組成部分。在以遠程教育、成人教育等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形式當中,教學是以教材為中心組織的。因此,教材的設計過程就是教學設計的一個環節,教材編輯不自覺地參與了教學設計。教材編輯在與作者溝通書稿的過程中,除了稿件本身的知識內容問題、編校問題以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學組織。近年來,教育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教材中融入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對于廣大教材編輯來說,更要學習一些與教育技術相關的教育學知識,以提高教材的適用性。
三、教材編輯的創新實踐
(一)遠程開放教育教材
通過對知網數據庫的檢索發現,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在教材的編寫和設計方面有過一系列探討,并且發表相關的論文、著作較多。如論文《遠程教育中印刷教材編寫模板的設計研究》(劉臣、陳麗),《美國馬里蘭學院大學遠程教材的研發模式及啟示》(張暾),《芻議遠程教材開發課程組制》(韋鵬),其作者都是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的相關編輯和管理人員。
該社設立遠程教材出版研究部門,每年開設相關科研課題,并鼓勵全體編輯和相關管理人員共同參與。長期不懈的理論研究,也為該社孕育出實踐成果。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在20世紀末出版的《開放英語》和21世紀初出版的“茶文化”系列教材,當中都滲透著遠程教材編寫和設計的理念,深受讀者好評,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優秀的教材助力精品課程,上述兩門課程以紙質教材為依據,開發出系列課程,在國家和相關部委的評比中屢次獲得“精品課程”的稱號。
(二)職業教育教材
近年來,職業教育教材從遠程教材的編寫中吸取經驗,涌現出一批制作精良的教材。這些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教材,及其背后滲透的設計理念,值得教材編輯和教材類出版社的從業人員深入研究。
四、總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出版領域。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出版物品種和碼洋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底出版物總品種數已經達到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的33.2倍。[4]面對琳瑯滿目的圖書商品,廣大讀者對圖書的內容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出版高質量的圖書成為擺在每一位編輯面前的重要課題。對于教材出版來說更是如此,在高校全面擴招尤其是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教材質量與教學需要之間的不平衡越來越突出。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門抓源頭抓選用,另一方面需要出版單位抓研發抓生產。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抓選用”的過程中占得先機。
參考文獻:
[1]出版大數據課題組,杜大力,呂建生,趙玉山.我國大學出版圖書選題結構研究報告——基于2015-2017年CIP數據的分析[J].現代出版,2019(02):5-15.
[2]胡鴻雁.我國大學出版社發展的管理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3]程順祺,徐玲琳.近十年我國圖書市場發展時空格局及演變[J].中國出版,2020(14):32-35.
[4]王曦.改革開放40年的圖書出版[J].科技與出版,2018(12):13-24.
作者:許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