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15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 要 文章通過在培養基中添加不同濃度的6-BA和NAA組合,探討激素處理對藥用植物仙鶴草不定芽誘導增殖結果的影響。 結果顯示:腋芽誘導,不定芽最適誘導培養基為MS+2.0mg/L 6-BA+0.5mg/L NAA,誘導率為75%; 不定芽最佳增殖培養基為MS+2.0mg/L 6-BA+2.0mg/L NAA為,增殖倍數為2.2 倍。
關鍵詞 仙鶴草; 不定芽; 誘導; 增殖
仙鶴草(AgrimoniapilosaL.),又名鶴草芽、龍牙草、施州龍牙草等[1]。 薔薇科,多年生木本植物,主要產地在江蘇、浙江、湖北等,仙鶴草是一種較常見的中藥材,藥性平和,味道略苦澀; 具有歸心、肝經、止瀉止痢、解毒截瘧之功,對治療脫力勞傷有大作用,同時仙鶴草亦可抑制直腸癌、膀胱癌、宮頸癌細胞活性,同時具有明顯的止血鎮靜作用[2]。 隨著仙鶴草研究的不斷深入,仙鶴草的藥用、食用、觀賞及飼用價值不斷被開發[3,4],采摘量逐年遞增,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得到遺傳性狀良好的育種苗,經過大棚種植,可以獲取到大量的仙鶴草,為藥物加工和生產提供充足原料[5]。
醫學論文投稿刊物:《食品與藥品》(雙月刊)曾用刊名:(山東食品科技;山東肉類科技)1991年創刊,是一本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科普類雜志,于2005年初正式創刊。它集科學性、時尚性、權威性于一身,是指導知性人士,合理膳食,正確用藥,減輕身心壓力,調整兩性關系,增強健康意識,提高生活品質的實用指導性雜志。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產于四川宜賓的野生仙鶴草幼嫩莖段。
1.2 方法
1.2.1 不定芽誘導試驗
采取野生仙鶴草的幼嫩莖段為外植體,先用75%酒精消毒20 s,再用0.1%氯化汞消毒5 min,接種到含有不同6-BA(1.0 mg/L,2.0 mg/L,3.0 mg/L)和NAA(0 mg/L,0.5 mg/L,1.0 mg/L)的MS誘導培養基上培養,20 d后統計腋芽的萌發率。
1.2.2 不定芽增殖試驗
當誘導得到的不定芽長至2.0~3.0 cm時,用無菌手術的或無菌剪刀將其切成含頂芽或一個側芽的1.0 cm左右的莖段,接種到含有不同6-BA(1.0 mg/L,2.0 mg/L,3.0 mg/L)和NAA(1.0 mg/L,2.0 mg/L,3.0 mg/L)的增殖培養基上培養,培養過程中觀察并記錄腋芽的生長情況,20 d后統計腋芽的增殖倍數及苗的狀態。
1.3 培養條件
以MS3%蔗糖0.7%瓊脂為基本培養基,激素處理為不同濃度的6-BA與 NAA組合。 培養室溫度白天24 ±2 ℃,夜晚20 ±2 ℃,光照時長12 h/d,光照強度2 000 ±50 lx,濕度70%。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定芽誘導結果
植物激素6-BA對于仙鶴草腋芽誘導影響極顯著,NAA對于仙鶴草腋芽誘導影響顯著,所以兩種激素對于腋芽誘導的影響力為 6-BA﹥NAA,而6-BA與NAA的交互作用對于腋芽誘導無顯著差異影響。 當兩種激素作用于外植體時,誘導率隨著激素濃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而當6-BA濃度為2.0 mg/L、NAA濃度為0.5 mg/L時,誘導率最高,分別為65.28%和54.17%。 而且當激素組合為2.0 mg/L 6-BA +0.5 mg/L NAA,誘導率為75%,是最高的,且苗的生長情況最好,外植體誘導芽個數均值最多(4~5個),同時苗的長度和狀態也是最好的(苗呈綠色,長3~4 cm)。 所以培養基MS+2.0 mg/L 6-BA+0.5 mg/L NAA的處理組合為仙鶴草帶腋芽的莖段誘導的最適培養基。
2.2 不定芽增殖結果
使用不同濃度6-BA對腋芽增殖影響存在差異,6-BA濃度為1.0 mg/L時處理效果不明顯,而6-BA濃度為3.0 mg/L時則會抑制腋芽增殖,6-BA為2.0 mg/L時腋芽增殖倍數遠高于其余兩組,增殖倍數為1.57 倍; 不同濃度的NAA對腋芽增殖影響存在顯著差異,當NAA濃度為2.0 mg/L時,增殖倍數最高,為1.57 倍,而NAA濃度為1.0 mg/L和3.0 mg/L時分別為1.22 和1.01 倍,說明NAA濃度過低影響腋芽增殖,過高的NAA濃度則對腋芽增殖不利,比較適宜的NAA濃度應為2.0 mg/L。 同時通過對表的數據分析,可知培養基MS+2.0 mg/L 6-BA+2.0 mg/L NAA與其他處理組組間差異顯著,增殖倍數均值為2.2倍,遠高于其他組。 進一步觀察小苗的長勢,該組合增殖苗比較強壯,顏色深綠色,分支較多,葉片呈7~8片。
3 小結與討論
通過試驗現象和數據處理結果發現,以仙鶴草帶腋芽的莖段為外植體,最合適的消毒方法是75%酒精浸泡莖段30 s,0.1%氯化汞溶液浸泡消毒3 min(期間震蕩幾次); 腋芽誘導最適培養基配方是MS+2.0 mg/L 6-BA+0.5 mg/L NAA,誘導率75%; 腋芽增殖最適培養基配方是MS+2.0 mg/L 6-BA+2.0 mg/L NAA,增殖倍數2.2倍。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腋芽誘導過程中作用十分重要,因為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雙面性,對于其濃度的把控十分重要,而本實驗參考了羅常榮的三葉青莖段帶腋芽誘導過程中激素的配比濃度,使用的植物外植體的部位一致,所研究的植物材料同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部分相似性,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NAA和6-BA對于腋芽的誘導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特別是6-BA*NAA的交互作用在適宜的濃度下要比NAA、6-BA單獨使用時效果要好。 當6-BA濃度不發生變化時,NAA濃度往上增加時,誘導率減少。 在不定芽的增殖方面,NAA、6-BA、NAA*6-BA的交互作用對增殖都有明顯影響,其中影響依次為NAA>6-BA>NAA*6-BA。
參考文獻
[1]陽向波,仙鶴草的現代藥理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03(12):1008-1080.
[2]盛華剛.正交實驗法優選仙鶴草的提取工藝[J].食品與藥品,2012,14(5):165-168.
[3]羅常榮.藥用植物三葉青快繁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7.
[4]何宣鵬.仙鶴草中化學成分研究進展[D].蒙自:紅河學院,2014.
[5]隨新.四種忍冬屬植物組織培養及快速繁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作者:方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