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23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在當代社會迅速發展的新時期,我國的經濟建設一直都將三農問題擺在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特別是近些年對新農村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它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業技術,改善農民生活質量。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
1農業經濟管理概述農業經濟管理其實就是對農業的生產活動按照市場的需求和規律進行管理的過程。在農村的經濟發展中由于受到自然條件及地形地勢,甚至是一些經濟政策的影響,在發展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進行農業經濟管理能夠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并且解決這些問題。
2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面臨的問題
2.1農業生產技術缺乏創新一直以來農業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由于我國地大物博,農業建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對國家和政府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此農業資金投入的不足會導致農業生產技術落后,同時也引起我國農業生產效率的低下。
2.2農業生產的金融體系不完善國家全面小康的實現離不開農村經濟的發展,只有農民實現小康了國家才能實現小康。因此,國家非常重視對于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并且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但是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農業生產模式發生了轉變,不再是以前那種粗放式的經濟模式,不僅僅是依靠勞動力和自然吃飯。而是逐漸向農業產業化的經濟模式轉變。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進行機器的購買及產業化的建設。
2.3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建設相對落后一直是小農經濟經營發展的農村,相對應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沒有得到合理的建設,導致我國農村大量青壯年進城務工,而農村勞動力大多為婦女及老人,這些農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專業技術水平也有限。對于這些強壯勞動力的減少,農村要實現大規模作業化的生產中存在一定的人員緊缺,對新農村的建設也有了很大影響。
2.4缺乏有專業水平的經濟管理人員農業經濟管理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需要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對農村的發展熟悉,對于農作物及氣候等有研究,這樣管理人員在經驗上和技術上都有專業性。這些人能夠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實際情況,為農村經濟出謀劃策。
3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策略
3.1健全農業發展機制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業經濟,我們應該健全農業發展機制,要用科學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這就需要經濟管理人員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行一定的了解,對農業經濟進行指導和安排,這樣才能夠因地制宜地促進農村農業經濟發展。
3.2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促進產品升級目前農村經濟的結構比較單一,農產品單一化導致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限制。這是因為農民對當前市場需求不夠了解,按照自己的經驗種植和生產農產品,導致農產品滯銷,為農業的發展帶來阻礙。因此應該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發展綠色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產業結構優化時,應該發揮各個政府的作用,擴大農業資源的規模化經營,注重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的發展,形成產銷一體化的農業經濟發展道路,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農民的收入,保障農民的經濟利益。
3.3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比較落后,還是采用傳統的種植方式,利用比較落后的生產工具,這樣農業生產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同時也形不成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營。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因此在農業經濟發現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不斷改善農村的生產工具,以及農業生產技術,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這樣農業發展才會取得進步,農村的發展才能快馬加鞭,蒸蒸日上。
4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的作用
4.1有利于構建現代化的經濟制度體系農業經濟的有效管理能夠使得農村的經濟發展不再是個人獨立的分散的發展,而是形成了一個規模化的、專業化的發展。
4.2有助于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支持農民很多都是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因此在種植上依靠的是祖輩留下來的經驗,也很少有農民對專業的農業種植技術和農產品的銷售進行研究。這就非常容易導致農民的經濟來源極不穩定。有可能收成不好或者是直銷,這對于農民的經濟收入都是一個不好的影響。因此需要現代化的技術來幫忙。通過對農民進行宣傳和教導,農民能夠運用現代化的先進技術和理念來提高生產種植技能,也能在產品的售賣上學會技巧,增加收入。
4.3有利于清除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我國的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雖然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但是依然在發展中存在著一定的阻礙。農村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與新農村的建設目標和要求新農村不相符。我國的國土面積也大,地形比較復雜,很多地方不適合農業生產,有關部門管理不嚴,農用土地逐漸減少,嚴重影響農民的生產利益。農業經濟管理以統籌安排角度對土地進行分配管理,提升土地利用率,減少生產成本,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平衡,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5新農村建設環境下提供農業經濟管理的路徑
5.1培養優秀人才,打造農業技術隊伍農村經濟發展離不開“人才”,倡導政府通過多種渠道進行人才招聘和選用,對初入職的人員要通過培訓和學習,讓他們在理論上有著豐富的知識,并且能夠在農業生產的實踐中得到檢驗,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5.2完善經濟管理體系,提升經濟管理效能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機制的約束指導,只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促進現代農業的轉型和發展。我國經濟整體上都在改革和優化,農業經濟也不能落后,要緊跟國家的發展步伐和政策向導,建立全新的管理體制。通過體系的完善和管理,能夠對農民進行系統地倡導和影響,在不斷的宣傳中農民也可以認識到改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及怎么改,從而實現農村經濟的新發展。
農業論文投稿刊物:農家參謀雜志社是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直屬正處級事業單位。《農家參謀》是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主辦的農業科普期刊,創刊于1983年,國內統一刊號CN41—1229/N,全國公開發行。
5.3建立健全融資渠道
農業生產和發展要想實現現代化,就必須依靠大量的資金支持。但是國家的財政投入畢竟是有限的,因此農村的金融結構應該充分利用和發展社會資源,引進社會投資,使得農村金融的融資渠道不斷拓展。并且要多些惠農政策,這樣農民的儲蓄和貸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得到很好的發展。總之,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國家非常重視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的發展關系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韓耀輝,2017.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農家參謀年568(24):19.
毛志婧,2020.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張業,2018.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5):25-26.
作者:李楠